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分泌代谢病学》

    老年糖尿病足溃疡

    发表时间:2012-08-28  浏览次数:735次

      作者:王颖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1

      【摘要】糖尿病足(DF)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主要由周围血管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及机械或理化损伤、感染等所引起的。足溃疡为老年DF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老年患者因血糖升高使机体免疫力下降,足溃疡形成后感染的概率很高,严重者导致蜂窝组织炎、骨髓炎和败血症等使截肢率大大增加。随着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DF溃疡患者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将从老年DF溃疡发生的相关因素、治疗及预防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

      【关键词】 老年糖尿病足;溃疡;治疗

      DF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在我国约占糖尿病患者总数的0.9%~1.7%,其中老年人占14.5%~20.8%[1],由此可见DF在老年人群中更为多见。足溃疡为老年DF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来自西方国家的报告, DF 溃疡的患病率4%~10% , 而在老年患者中, 患病率则为5%~10%[2]。老年患者因血糖升高使机体免疫力下降,足部溃疡形成后感染的概率很高,严重者导致蜂窝组织炎、骨髓炎和败血症等使截肢率增加。流行病学研究证实,85%的糖尿病患者下肢截肢前有足溃疡,足溃疡不愈合是截肢的首位原因[3]。随着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DF溃疡患者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将从老年DF溃疡发生的相关因素、治疗及预防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

      1 老年DF溃疡发生的相关因素

      引起老年DF溃疡的因素很多,主要是周围血管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及机械或理化损伤、感染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1.1 血管病变

      DF溃疡因单纯缺血所形成的占DF溃疡的10%~15%[4]。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的主要特征是微血管壁内皮、细胞损伤,基底膜增厚,导致微血管狭窄或闭塞,形态改变及功能异常,造成微循环障碍[5],使组织缺血、缺氧,引起溃疡的发生并使已经发生的溃疡长期不愈。

      1.2 周围神经病变

      DF的溃疡因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所形成的占其发生率60%~70%[4]。

      1.2.1 感觉性周围神经病变

      引起保护性感觉损失,导致机体对外界刺激、压力变化的敏感性下降,皮肤出现小的创伤、反复的机械压力不易被察觉,增加了足部溃疡形成机会。

      1.2.2 运动神经病变

      引起肌肉萎缩,导致新的受压迫点或胼胝形成,以及行走步伐的改变,受压迫点或胼胝在血管病变的基础上易形成溃疡[6]。

      1.2.3 自主神经病变

      自主神经的丧失引起皮肤干燥、裂隙、破裂[6]很容易感染形成溃疡。自主神经病变可引起下肢动-静脉短路,足背静脉扩张,足部水肿引起溃疡[7]。

      1.3 其他相关因素

      在周围血管病变及周围神经病变的基础上轻微的创伤、理化刺激都可能引起溃疡的发生而且难以愈合。常见的原因:机械性损伤:足部的异物、足趾甲、鸡眼、胼胝的不当处理;物理性损伤:由于下肢感觉的丧失或减退很容易引起烫伤(如泡脚时水温过高)、冻伤等;化学损伤:一些腐蚀性药物运用不当等。

      2 临床分型

      老年DF溃疡根据发病原因不同可分为以下几型:神经性溃疡,神经病变为主要原因,血液循环良好,足常是温暖的、麻木的、干燥的,痛觉不明显,足部动脉搏动良好;神经-缺血性溃疡,周围神经病变与血管病变同时存在,足部动脉搏动消失,足是凉的,可伴有休息是疼痛,溃疡见于足边缘部[3]。

      3 治疗

      老年DF溃疡一旦发生应及时采取有效的综合治疗措施。

      3.1 全身治疗

      由于老年人的高血糖、高甘油三酯也是足溃疡发生相关因素之一[8],因此治疗老年DF溃疡首先还是要控制血糖、控制血酯,在此基础上,扩张血管,活血化瘀,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下肢血供,营养神经,抗感染。

      3.2 局部治疗

      老年人抵抗力下降,足部溃疡很容易引起感染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局部治疗很重要。首先应仔细检查溃疡,表面有焦痂要去除。怀疑有骨髓炎者,可进行磁共振扫描明确诊断[9]。溃疡面的处理:根据溃疡局部深度、面积大小、渗出多少以及是否合并感染来决定创面局部处理。首先深部脓肿引流,局部应用过氧化氢冲洗,然后清创除去慢性陈旧性肉芽组织[4],此外在不同阶段用不同的敷料换药。

      3.3 外科治疗

      对一些难治性溃疡及内科治疗不佳时进行外科治疗。自体皮瓣转移或移植。血管介入、动脉重建术等方法改善患肢的血液循环,促进溃疡面的愈合。截肢:在上述治疗无效时进行截肢术。

      3.4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

      是一种全新、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20世纪90年代人们发现了干细胞新的生物学特性——可塑性,由于栓塞性血管阻塞在DF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10],也是溃疡形成的原因之一,将动员后的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DF,部分患者进行数字减影下肢动脉造影显示侧支建立丰富,改善了缺血区的血液供应[11],可加速溃疡面愈合。

      4 预防

      老年DF溃疡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而且治疗效果不理想,因此对足部溃疡的预防也很重要。

      4.1 健康教育

      对患者进行DF相关知识的教育,增加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使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疗,积极保护和预防足部溃疡的发生。

      4.2 定期测量血糖,预防并发症

      控制高血糖、高血脂,预防动脉硬化、肢端缺血、神经病变、感染及诱发因素。坚持用药并定期测血糖观察血糖变化。

      4.3 加强足部保护与保健

      4.3.1 保持足部卫生

      注意保暖,泡脚水温度不宜超过患者的体表温度。

      4.3.2 避免足部外伤

      禁止裸脚,不用利器修脚。鞋、袜要合脚、清洁、透气;发现足部有外伤、脚癣、鸡眼等应及时就医采取措施。

      4.4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戒烟等。

      5 小结

      DF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主要由周围血管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及机械或理化损伤、感染等所引起的。足溃疡为其主要表现形式之一。老年患者,由于机体抵抗力差,发生足溃疡后感染的概率很高,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截肢,给患者带来极大的身心伤害并影响其生活质量。因此在足溃疡的发生之前做好预防工作至关重要,积极进行降血糖治疗,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等,此外还要加强足部的保健。发现足部出现溃疡应积极给予有效的综合治疗,尽早应用抗生素,清创等使溃疡早期愈合,减少截肢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张芮,刘雪青,王爱丽.糖尿病足溃疡的家庭治疗[J].青岛医药卫生,2004,5:843.

      [2]俸东升.38例糖尿病足溃疡临床分析[J].华夏医学,2007,2:241.

      [3]王姮,杨永年.糖尿病现代治疗学[M].第1版.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359362.

      [4]孟韬,吴娜,韩庆武.老年糖尿病足的外科综合治疗[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6,11(26):15521553.

      [5]李仕明.糖尿病足与相关并发症的诊治[M].第1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0.

      [6]许曼音.糖尿病学[M].第1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517518.

      [7]蔡永敏,杨辰华,王振涛.糖尿病临床诊疗学[M].第1版.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6:330.

      [8]欧阳芳,马红艳,徐勇.老年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分析[J].实用临床医学,2003,1:7778.

      [9]李华,郭永成.糖尿病足的分型与治疗时机[J].中国临床康复,2003,17:2499.

      [10]何敏,陈运贤.骨髓干细胞的可塑性及其在栓塞性疾病中的应用[J].钟雪云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医学版),2007,2:1419.

      [11]张金池.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7,4:336339.

    ↑上一篇:来得时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17例
    ↓下一篇:调脂治疗对新诊2型糖尿病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