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心血管病学》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对急性心肌梗塞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发表时间:2009-06-20  浏览次数:1017次

    作者:赵晓辉,牟春平

    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2        【摘要】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对急性心肌梗塞(AMI)心率变异(HRV)的影响。方法:50例AMI患者被随机分成安搏维治疗组和对照组,6个月后两组复查24 h动态心电图,获取心率变异性指标的时域参数,对心率变异性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较照组心率变异性 SDNN、SDANN和PNN50显著增加(P<001),而rMSSD在两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安搏维治疗,能使急性心肌梗塞患者HRV各项指标显著提高。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 性心肌梗塞 心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AMI患者均为2004年1月至2005年8月我院住院患者,均在发病24 h内就诊,其诊断标准符合WHO诊断标准;同时符合下列标准:(1)所有病例无陈旧性心肌梗塞病史;(2)无植物神经系统疾病及糖尿病史;(3)无难以控制的高血压病史及脑血管意外病史;(4)发病前未使用AngⅡ受体拮抗剂及转化酶抑制剂及β受体阻滞剂,且无ARB禁忌症,亦未使用其它抗心律失常药;共50例,被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男14例,女11例,平均年龄(594±98)岁。对照组男13例,女12例,平均年龄(615±84)岁。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予AMI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杭州赛诺菲圣德拉堡民生制药公司引进的ARB安博维375 mg,1次/d,口服,共6个月。6个月内跟踪随访,监督用药。如治疗期间出现低血压,即退出试验。 6个月后两组复查24 h动态心电图,获取心率变异性指标的时域参数:24 h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全程记录中每5 min正常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全程记录中相邻间期差值大于50 ms的个数(PNN50)和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检测中均卧床休息。

        13 统计学处理计量指标以(±s)表示,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 果

      较之对照组,治疗组的SDNN、SDANN和PNN50显著增加(P<001),而rMSSD在两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表1 急性心肌梗塞两组心率变异性比较注:两组比较△△P<001。SDNN、SDANN、PNN50、rMSSD含义见正文21项。

      3 讨 论

      心肌电稳定依赖于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间的相互平衡,一旦迷走神经活动降低,减弱对交感神经活动的对抗作用,使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可导致严重心脏事件的发生。1978年,Walt等首先发现AMI后心率变异性降低与严重心律失常和病死率有密切关系[2]。经大量研究证实,随着HRV降低,猝死发生率逐渐上升[3,4],因此HRV分析可以预测心源性猝死。AMI患者常有自主神经功能异常,表现为交感神经张力增高和副交感神经功能受损,从而降低室颤的阈值,可引起致命性心律失常而猝死。AMI时HRV降低的机理仍未阐明,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急性缺血分别刺激了交感与迷走神经,它与二者传入反射同时增强有关[5,6],同时冠脉缺血可能也参与了对自主神经的损害。心肌缺血对室壁的机械和化学感受器是一种强有力的刺激,通过心-心反射活动改变心脏自主神经调节的均衡性[7]。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已广泛地应用于高血压,冠心病和心力衰竭的治疗,本组心肌梗塞后病人应用ARB安博维后,提高了心率变异性的指标,可能机制如下:(1)AMI患者交感神经系统张力增高,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被激活,RAS通过血管紧张素1(AT1)受体的介导进一步促进了交感神经中枢的兴奋和儿茶酚胺的释放,使血中儿茶酚胺浓度增高,从而抑制迷走神经,使HRV降低[8,9]。同时RAS激活后,通过血管紧张素和醛固酮的作用,使心肌细胞肥大,间质胶原沉积、增生、纤维化,导致心肌重塑,心功能不全或心力衰竭。ARB能阻滞RAS通过AT1受体介导的交感神经激活和儿茶酚胺释放,增加压力反射的敏感性,从而提高迷走神经张力,使HRV明显提高,并逆转心肌重塑,遏制心肌病变的进行性恶化,使血流动力学变化得到改善,有益于HRV的提高;(2)应用ARB后可明显降低组织血管紧张素的水平。而血管紧张素通过增加基因的表达可刺激内皮素1(ET-1)的释放[10]。且ARB可以显著地增加冠状动脉微血管的一氧化氮(NO)产生量。NO具有扩张冠状动脉作用,可使心肌缺血得到改善,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对心脏自主神经刺激和损伤,从而使心率变异性得到改善。本研究表明,安搏维治疗,能使AMI患者HRV各项指标显著提高,即可增强迷走神经功能,促进HRV恢复。

     

    【参考文献】  [1] 孙瑞龙,吴 宁,杨世豪,等.心率变异性检测临床应用的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8,26(4):252.

    [2]Furlan R,Guzzetti S,Criellaro W,et al.Continuous 24 hour assessment of the neural regulation of syatimic artetial pressure and RR variability in ambulant subjects[J]. Circulation, 1990, 81 (2):537.

    [3]孔宪明,高海青.心血管疾病诊断技术[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95 -303.

    [4]钱海燕,李庚山.儿茶酚胺依赖性多形室速的心率变异性及其β受体阻滞剂干预的变化[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4,13(3):218-220.

    [5] 唐丽萍,庄亚纯,刘忠预,等.急性心肌梗塞后心率变异演变和恢复及其相关因素的实验研究[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1999,13(4):227.

    [6] 朱俏萍,李建生,王春莲,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交感神经活性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J].中国综合临床,2003,19(2):117-118.

    [7] 潘志红,吴红宇,王一尘,等.不稳定型心绞痛心率变异性的临床分析[J].中国心血管杂志,1998,3(6):456.

    [8] De Graeff PA, van Gilst WH,Bel K,et al.Concentration-dependent protection by captopril against myocardial damage during ischemia and reperfusion in a closed chest pig model[J].J Cardiovasc Pharmacol,1987,9(Suppl 2):S37.

    [9] Vigne P, Breittmayer JP, Marsault R, et al. Endothelin mobilizes Ca2+ from a caffeine and ryanodine-insensitive intracellular pool in rat atrial cells[J].J Biol Chem,1990,265:6782.

    [10] Chua BH,Chua CC,Diglio CA,et al. Regulation of endothelin-Ⅰ mRNA by angiotensin-Ⅱin rat heart endothetial cell[J].Biochim Biophys Acta,1993,1178(2):201.

    ↑上一篇:超声心动图监测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治疗中残余分流及临床意义
    ↓下一篇:血管闭合器在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术后的应用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