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心血管病学》

    阿托伐他汀与阿司匹林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MPO、SOD影响的研究

    发表时间:2009-10-29  浏览次数:730次

    阿托伐他汀与阿司匹林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MPO、SOD影响的研究作者:倪红,储照虎,刘新亚    作者单位:(温州医学院附属台州医院,浙江临海 317000)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阿司匹林 大鼠 脑缺血再灌注 MPO SOD    他汀类药物具有改善内皮功能、抗血小板聚集、稳定斑块、抗炎作用及诱导细胞凋亡等非调脂作用。Endres M[1]等动物试验结果,发现辛伐他汀还能够降低脑梗死的面积。阿司匹林主要通过抑制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COX_2产生兼有抗血小板和抗炎的双重作用。本试验对大鼠实验性CIR后观察不同时间点的脑组织匀浆髓过氧化物酶(M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的变化,并在不同时间分别给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干预,探讨阿托伐他汀预防作用及其与阿司匹林比较,为脑梗死患者的治疗、预防提供新的思路。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健康雄性SD大鼠110只,鼠龄3~4个月,体重在280~330g,由南京青龙山实验动物养殖中心提供,等级:cl。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立普妥)每片10mg,批号2004CJ22517,由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肠溶阿司匹林(aspirin)每片10mg,批号060411,由南京白敬宇制药有限公司生产。MPO、SOD试剂盒购自南京建成生物研究所。  1.2 MCAO模型的制备:大鼠腹腔内注入戊巴比妥钠(40mg/kg)麻醉后,将其仰卧在手术台上,参照Koizumi J和Zea Longa[2]的方法,制备大鼠MACO模型。MCAO模型制成后,参照Zea Longa[4]标准评分:0分,无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者;1分,不能伸展对侧前爪者;2分,行走时向偏瘫侧转圈;3分,向偏瘫侧倾倒;4分,不能自发行走,意识丧失。其中0分及4分者摒除,每个亚组缺少者补足。  1.3 实验分组及用药方法:按随机化原则将大鼠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ham)(n=5)、脑缺血再灌注组(CIR)(n=25)、阿托伐他汀组(atorvastatin,ATO)(n=40)。CIR组按制作模型后断头时程不同又分为6h、12h、24h、48h、72h共5个亚组(n=5)。阿托伐他汀组按给药时间不同又分为给药四周、两周、三天、造模后即时四个亚组,每个亚组分别于12h、24h断头。阿托伐他汀(20mg/(kg·d)),阿司匹林(10mg/(kg·d))用蒸馏水溶解,每天灌胃1次。各组SD大鼠在达到时程要求后,腹腔给以过量3%戊巴比妥钠深度麻醉,迅速断头取脑,在鼠脑前联合水平相当于脑缺血损害的中心区即鼠脑中线左侧旁开8.2mm前囟后方0.8mm处,在冰块上取约5g左右,用于脑组织匀浆法的测定。将脑组织用0.9%的生理盐水漂洗,除去血液,滤纸拭干,称重后将脑组织置于玻璃匀浆管内,用0.9%的生理盐水作为匀浆介质(是脑组织的9倍),将其下端插入盛有冰水混合物的器皿中,将捣杆垂直插入管中,上下转动研磨数十次(约为3~5min),充分磨碎使脑组织匀浆化,研磨后将匀浆离心15min(3000~4000r/min),取上清液,即为10%脑组织匀浆。-70℃冰箱存储待测。  MPO、SOD活性检测按试盒进行。计算公式:组织匀浆中总SOD活力(U/mg prot)=(对照管吸光度-测定管系光度)÷对照管吸光度÷50%×反应体系的稀释倍数÷组织中蛋白含量(mg/ml)。MPO酶活力单位计算公式:MPO[U/g(湿片)]=(测定管A值-对照管A值)/11.3×取样量(g)  1.4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进行资料处理,多组均数间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均数间的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双变量关系采用直线相关分析,显著性水准均为α=0.05。2 结果  2.1 脑组织匀浆MPO及SOD含量的变化:各CIR组不同时段脑组织匀浆MPO含量均明显高于sham组,见表1,缺血6h已明显增高,24h达高峰,24h以后逐渐减低,至3d接近sham组水平,见表1。CIR各亚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脑组织匀浆SOD含量的变化规律,CIR组不同时段脑组织匀浆SOD含量也明显低于sham组(P<0.01),见表1,缺血6h亚组已明显减少,随时间延长进一步降低,72h下降最为明显(P<0.01),见表1。CIR各亚组之间均有显著差异(P<0.01)。表1 CIR组不同时段脑组织匀浆MPO、SOD含量的变化注:与Sham组比较#P<0.05,CIR组各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  2.2 干预后MPO及SOD含量的变化:以阿托伐他汀干预后,脑组织匀浆MPO含量明显减少(P<0.01)。阿托伐他汀干预组内亚组间两两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与CIR组相应亚组之间两两比较以四周、两周亚组最为显著(P<0.01),三天组有显著性差异,即时组与CIR组之间两两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阿司匹林干预各亚组与CIR组间两两比较,四周组、两周亚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三天、即时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阿托伐他汀与阿司匹林干预组间除即时亚组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他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干预后,脑组织匀浆SOD含量均有增加,阿托伐他汀不同时段与CIR组相应各组之间两两比较除即时组外均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2,阿托伐他汀干预组内又以四周组增加最为显著,四周、两周亚组与三天、即时亚组之间两两比较亦有显著差异(P<0.01)。阿司匹林两周、三天、即时组与CIR相应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阿托伐他汀与阿司匹林组间比较四周组、两周亚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三天亚组、即时亚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表2 脑组织匀浆CIR组与ATO及APC干预组MPO、SOD含量的变注:CIR组与ATO、APC组之间比较⊿P<0.05,P<0.013 讨论  脑组织的缺血再灌注损伤产生大量氧自由基,这些氧自由基主要包括O-2、羟自由基(OH)和过氧化氢(H2O2)等可直接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诱导内皮细胞凋亡,灭活NO、降低NO生物利用度,刺激内皮细胞释放血管细胞黏附因子(ICAM_1)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_1(MCP1)等[3]。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机体内的主要抗氧化酶之一,可有效清除氧自由基。SOD对人体的氧化与抗氧化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损伤。氧自由基的大量产生,可导致脑组织中抗氧化反应的物质如SOD的过量消耗。SOD活性降低,提示存在自由基损伤[4]。有研究[5]显示阿托伐他汀直接激活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使一氧化氮合酶mRNA表达上调增加NO合成,并增加SOD活性,从而降低血管局部ROS含量,提高NO的水平,减轻内皮受损。脑缺血再灌注后较持续性缺血中性粒细胞浸润发生早,程度重,MPO是位于中性粒细胞中嗜苯胺蓝体内的血红素蛋白,MPO活性反映中性粒细胞脑组织中的积聚程度。  本实验中,我们应用组织匀浆法测量鼠脑缺血周围组织和坏死组织中SOD含量和MPO活性,表明缺血周围组织SOD逐渐下降,提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有大量氧自由基产生,导致脑组织中抗氧化反应物质SOD的过量消耗,证实自由基损伤在大鼠脑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Sham组每克湿重几乎测不到MPO活性,CIR组MPO活性增高,提示了脑缺血再灌注后有中性粒细胞浸润,中性粒细胞与再灌注后继发的神经损伤有关。使用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干预处理后,表明阿托伐他汀有清除脑缺血再灌注产生的氧化产物如H2O2、NO2-等和有抑制中性粒细胞浸润等作用,具有脑保护作用。这种作用明显优于阿司匹林,且给药时间越长效果逐渐增加。但由于本实验最长只给药四周,再长给药时间有无累加作用尚待进一步研究。【参考文献】  [1]Endres M, Laufs U, Huang Z, et al. Stroke protection by 3_hydroxy_3_methylglutaryl (HMG)_CoA reductase inhibitors mediated by 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J]. Proc Natl Acad SciUSA, 1998,95(1):8880-8885.  [2]邢成名,张敏,刘学升.缺血性脑血管病[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99.  [3]Hamilton C A, Brosnan M J. Superoxide excess in hypertension and aging:a common cause of endothelial dysfunction[J]. Hypertension, 2001,37(2):529-534.  [4]刘煜敏,徐仁佃,黄怀钧,等.兴奋性氨基酸,氧自由基与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关系的实验观察[J].卒中与神经疾病,2000,7(2):98-100.  [5]Masumoto A, Hirooka Y, Hironaga K, et al. Effect of pravastatin on endothelial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artery disease ( cholesterol2independent effect of pravastatin)[J]. Am J Cardiol,2001,88(11):12912-12913.

    ↑上一篇:尾加压素Ⅱ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研究
    ↓下一篇:中重度高血压降压药物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的疗效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