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内科学其他学科》

    泌尿外科留置双J管术后并发症及处理

    发表时间:2011-06-21  浏览次数:1375次

       作者:吴江平 郭宇明 严文兵 广东省广州市中医医院泌尿外科 广州510130

      【摘要】目的探讨泌尿外科应用双J导管出现的并发症和处理对策。方法对628例留置双J导管术后发生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对置管后出现的各种并发症345例,主要并发症为有腰痛、肉眼血尿、管腔结石梗阻、膀胱刺激症状、双J导管移位及尿路感染。结论 双J导管在泌尿外科应用过程中可出现各种并发症,应定期观察和及早进行相应处理。

      随着泌尿外科的日益发展,解除尿路梗阻的双J导管作为支架和内引流双重作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在缓解输尿管梗阻,防止输尿管术后、防止术后漏尿和粘连狭窄,降低输尿管缝合失败率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但是其临床应用中出现的并发症也比较明显。2003年1月~2009年12 月我院进行各类手术置入双J 管628例,345例出现各种并发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本组628例,其中男363例,女265例;年龄28~83岁,平均

      42.6岁。术前诊为肾输尿管结石519例、肾盂输尿管交界狭窄19例、输尿管膀胱再植12例、输尿管狭窄58例、输尿管受压13例、外伤和医源性输尿管损伤6例。术后全部留置双J 管,开放手术置管98例,其中肾手术72例、输尿管手术26例。输尿管镜置管489例,膀胱镜置管41 例。留管时间2周~4个月,平均2个月。

      1.2置管方法

      开放手术中置管共98例,其中通过输尿管切口顺行置管26例,肾盂输尿管切开取石术中72例,方法是大约计算输尿管长度、计算输尿管切口至输尿管膀胱开口的距离、选用优质的双J管,如邦拓F4-6,术中直视下置入导丝顺行进入膀胱,选用如斑马、coke导丝,然后将双J导管通过导丝送入膀胱,入膀胱后拔出导丝,再将另一端置于肾盂内。

      经膀胱镜(或输尿管镜)逆行插管41 例:输尿管受盆腔肿压13例,肾后性肾衰作内支架引流13 例,上尿路结石行ESWL 辅助治疗15 例,经膀胱镜置管法膀胱镜下将斑马导丝置入输尿管,双J管套入斑马导丝由其引导置入输尿管,再将顶管管套入斑马导丝,顶住双J 管尾部将其向输尿管腔推入,膀胱镜退至输尿管口处观察见双J 管末端后向外退出导丝,使双J管尾盘一圈于膀胱内。经输尿管镜逆行置管,输尿管镜经输尿管进至肾盂,插入斑马导丝后,双J管及推管套入斑马导丝,见双J管前端达到肾盂后顶管顶住双J 管尾部边推进边缓慢退镜,退出输尿管口后,窥见双J 管末端后向外缓慢拔出导丝,使双J 管尾盘一圈于膀胱。术后留置尿管 2-5天,术后一般处理包括: 多饮水、休息、减少剧烈活动、应用抗菌素1-2周、适当使用止血药、口服中药(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等)、定期复查、了解肾功能、对症处理等;置管时间2周 -4个月,平均2个月。

      2 结果

      628 例双J 管的拔出方式为:535条经膀胱镜取出,35条通过输尿管镜取出,5条自行排出,2 条通过开放手术取出,1条通过腹腔镜取出。

      本组628例出现至少发生一种明显并发症的有345 例(54.9%),并发症中腰部胀痛107例(31% );肉眼血尿132例(38.3% );膀胱刺激症状118例(34.2% );管腔堵塞51例( 14.8% );双J导管移位53例(15.3% );其中双J管远端上移至输尿管腔内35例(0.8%),下移18例(5.2%),上移至肾内2例(0.5%),移至腹腔1例;泌尿系感染15例(4.3% )。

      3 讨论

      双J 管具有良好的内引流及支架作用[2],但它也有潜在的并发症。置管术后可能与支架管对组织的轻微摩擦,出现粘膜充血水肿、上皮细胞增生或萎缩,双J管内引流的常见并发症有膀胱刺激征、肉眼血尿、腰部胀痛、双J管移位、尿盐结垢阻塞管腔、尿路感染等。罕见并发症有尿漏、肾盏肾盂闭锁、肾功能损害、甚至严重的泌尿系感染等。及时有效处理这些并发症,解决并发症的发生因素对得到预期良好的治疗效果有重要作用。

      3.1 肉眼血尿:最常见,主要是由于双J 管对肾盂、输尿管及膀胱的刺激导致粘膜损伤有关,感染、运动可加剧血尿的发生和出血程度,但很少出现大量出血、血凝块堵塞双J管的情况。所以术后尽量减少剧烈活动、多饮水、注意休息,及时控制感染,若出血量较多可口服止血药, 经休息、多饮水、大部分患者血尿消失,如血尿量较大且不能控制,应尽早拔除双J管。

      3.2 腰痛:多见胀痛或隐痛,严重时有肾绞痛,一般症状轻微,多能忍受,以活动及排尿时显著,是有由于双J管刺激输尿管引起输尿管痉挛、膀胱尿液返流有关,亦可发生在管腔堵塞的情况下。预防措施为: 手术中选用较柔软的进口材料双J管以减轻症状,术后常规留置导尿2~5 天,尤其对开放手术后放置双J导管者,为减少反流导致尿外渗,宜留置导尿5-7天,拔尿管后应增加排尿次数,减少活动量和强度和积极处理可能诱发腹内压增高的便秘、慢性咳嗽等疾病[3]引起的尿液返流,此外, 出现症状可适当应用解痉药、留置尿管等,对并发有下尿路感染的患者需积极控制感染,以防引起肾盂肾炎。

      3.3 膀胱刺激症: 比较常见, 患者症状轻重不一,轻者略觉尿频、尿急、排尿末出现尿痛和肉眼血尿,严重者症状难以忍受,主要双J管过长、位置不佳或双J管下移使膀胱内过长,刺激膀胱三角区或后尿道引起。置管前选用与患者相应长度的双J管,双J管在膀胱内的长度适宜,有利于减少术后膀胱刺激症的发生,计算输尿管长度方法:输尿管长度= 0.125 ×身高+0.5cm或腹部平片上第二腰椎至耻骨联合上缘2.0cm的垂直距离或直接在IVP上测量[4],多数症状较轻,通过多饮水、改变体位、服用解痉剂如M受体阻滞剂缓解可缓解,症状明显者,可使用膀胱镜或输尿管镜调整双J管位置,症状较重者,可提前拔管。

      3.4 管腔堵塞:输尿管管腔梗阻早期可由于置双J 管术后肾、输尿管出血过程中血块形成而堵塞管腔,而后期则由于管腔结石或双J 导管表面壳皮的形成而堵塞。双J 导管放置时间过长可能导致管腔结石或表面壳皮形成, 结石形成也与术后饮水少、感染有关,一般在置管3个月即可出现, 另外国产双J 管有较严重的长结石的倾向,进口双J管的输尿管反应性变化较重,但有较小长结石倾向,比较适合于长期置管[5], Yeniyol等[6]报道3l例输尿管支架管的并发症,其中22例支架管留存超过6个月形成结石石壳,可加速结石形成。尤以膀胱段更为明显结石形成与术后饮水少、留管时间过长、感染有关,多饮水、酸化尿液、控制感染、定期复查KUB和及时更换或拔除双J 导管,是解决管腔堵塞的关键。对难以处理的继发结石或表面壳皮,本组10例留置了国产F5-6双J导管1-2月出现较明显的管腔内结石位于输尿管中下段,导致双J导管难以拔出,后来在硬外麻醉下通过输尿管镜行气压弹道碎石术,将输尿管内附着于双J导管的结石击碎,松动双J 导管后再将双J导管取出。最后再重新放置新的进口双J导管。

      3.5 双J导管移位:双J管放置位置正确,一般发生移位的可能性很小,本组病人向上移位比向下移位多见。主要原因是双J 导管下端在膀胱内卷曲不到180°或肾上端盘曲在肾中上盏或肾盂盘曲过多;手术中双J导管下段未置入膀胱或置入膀胱部分过短,随着呼吸和身体的活动,可使双J 导管回缩至输尿管内;输尿管较长的患者;可能出现双J 导管相对较短;均可发生向上移位。相反,则发生向下移位。因此放置双J 管前要通过影像学资料来估计双J 管的型号及切口两端的长度,选用不透X 光的双J管和术后KUB随诊可以早期发现双J 管移位而积极处理。逆行置管时尽量保证膀胱端卷曲长度足够。本组发生双J 管移位55例,37例上移,35例通过输尿管镜取出;2 例通过开放手术取出;1例经输尿管切口移位至腹腔,经腹腔镜取出。向下移位或双J管脱出以女性常见,其中5 例自行排出,。

      3.6 泌尿系感染:本组15例感染术后出现高热、腰部疼痛,体温在39℃左右,多是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患者,弹道碎石本身可致输尿管损伤,结石附近管壁原有炎症因手术而诱发[7],双J 管的存在使膀胱输尿管内尿液返流率增高,从而增加肾脏的逆行感染机会,另外,感染性结石经碎石后,病原菌释放也可导致感染,同时也与双J 管脱出、位置不当造成返流、异物反应或管腔阻塞有关[8] ,发生感染时应使用抗菌素控制感染,可适当使用皮质激素。严重时拔管或更换双J管。

      总之,对于留置双J管的病人, 要选用适当长度和较好材料的双J 管;正确的放置;术后仔细观察其并发症并及时治疗;定期随访;积极控制感染,就能较好达到疗效。

      [1]刘军,沈明顺,苏江浩,等. 双J 管内引流在尿路手术中的应 用[J].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96,17(9):551.

      [2]任吉忠,闵志廉,朱有华,等,双J管的应用与随访,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1996, 17∶758 – 759

      [3]屠民琦,施国伟,何家扬,等. 双J管临床应用的并发症.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6,1:71-72.

      [4]Gerald LA,Bettmenn MA,Garnick MB,et al1 Indwelling double- J ureteral stents for temporary and permanent urinary drainage:experience with 87 patients1 J Urol, 1984, 131∶239 – 241

      [5] 蒋宏毅,赵晓昆,刘任,等.不同材料双J管对兔输尿管的影 响[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1,11(5):66- 67.

      [6]Yeniyol CO,TunaA,YenerH, et al. Bacterial col-onization ofdouble J stents and bacteriuria frequency.IntUrolNephrol, 2002, 34(2) :199-202.

      [7] 路继儒,郑汝强,张峰彬,等. 双J 导管留置时间对输尿管功能的影响[J].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0,21(4):201.

      [8] 李斌,李波涌,文定军,等,上尿路手术后内置双J管致发热分析,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5,15∶408 - 409

       

    ↑上一篇:排石茶治疗泌尿系结石临床疗效分析
    ↓下一篇:455例泌尿生殖道感染者支原体检测与药敏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