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心血管病学》

    复方丹参滴丸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冠脉微循环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0-11-05  浏览次数:522次

      作者:裴非 范宝晶 赵学忠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吉林 长春 130021

      【摘要】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滴丸对心肌缺血再灌注(IR)大鼠冠脉微循环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实验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IR模型组和IR+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组。观察各组心肌毛细血管墨汁灌流数。结果 (1)与假手术组比较,IR模型组大鼠原缺血部位心肌毛细血管墨汁灌流数明显减少(P<0.01)。(2)与IR模型组比较,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组大鼠原缺血部位心肌毛细血管墨汁灌流数明显增加(P<0.01)。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能有效地改善IR冠脉微循环障碍,对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关键词】 复方丹参滴丸;缺血再灌注;冠脉微循环

      近年来经皮冠脉介入术(PCI)作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有效方法已得到共识。然而,由于微循环障碍的发生,使得已经开通的罪犯血管所支配的心肌仍然达不到组织水平真正意义上的再灌注。研究表明,冠脉微循环障碍是决定AMI的独立危险因素〔1〕。因此心肌缺血再灌注(IR)过程中冠脉微循环障碍的研究是临床热点问题之一,是有效防治心肌IR损伤所必须解决的问题〔2〕。复方丹参滴丸通过其活血化瘀作用,临床广泛用于治疗冠心病,但能否改善IR冠脉微循环关注很少。本文观察复方丹参滴丸用于IR大鼠后冠脉微循环变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模型制备与分组

      Wistar大鼠24只,体重180~220 g,雌雄各半,由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提供。随机分为3组:即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IR)模型组及IR+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组。参照文献〔3〕方法制作大鼠心肌IR损伤模型。将IR模型组及IR+复方丹参滴丸组大鼠乙醚吸入麻醉后,仰卧固定于手术台,剪去胸前鼠毛,先用缝线在开胸部位做一荷包,自左侧3~4肋间开胸,暴露心脏,于肺动脉圆锥及左心房间找到冠脉左前降支,于左心耳下2~3 mm处用0号缝线结扎冠脉,将心脏送回胸腔,打开时间不超过30 s。于结扎6 h后再次开胸剪断丝线再灌流,复制成大鼠IR模型。假手术组大鼠仅置缝线而不结扎冠脉。

      1.2 给药方法

      各组用药剂量均参照人与大鼠体表面积换算〔4〕。复方丹参滴丸组:81 mg/kg,配成浓度为0.81%的药液,每天灌胃给药1次,1 ml/100 g,连续5 w(复方丹参滴丸由天津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批号:20051115)。假手术组、IR模型组均灌胃等量生理盐水注射液,给予时间及途径同上(生理盐水注射液,长春天诚药业有限公司,批号:20070222)。

      1.3 冠脉微循环观察

      取IR模型组、复方丹参滴丸组和假手术组大鼠各8只,采用墨汁灌注法〔5〕,进行冠脉微循环的观察。由心尖偏左进针,穿入左心室,在不超过90~110 mmHg压力下灌注生理盐水,剪开一叶肺脏,观察流出液。待流出液呈无色透明时停止冲洗,再改灌墨汁灌注液(由北京牌一得阁墨汁与低分子右旋糖酐7∶3的比例配制而成),直至全身逐渐显示均匀暗灰色。然后结扎进出心脏的主要动静脉,解剖取出心脏,置10%福尔马林中固定,在与心肌纤维走行相平行的方向切取左心室心肌,制作透明切片。每只大鼠随机选3张病理切片,使用显微镜(200倍)视野下显微摄取系统,采集并储存病理切片图像。每张切片图像分别造3个视野以ImagePro Plus图像分析软件计毛细血管的数目(镜下呈黑色点状或条索状)。分左室前壁外层,左室前壁中内层,室间隔前2/3等3个部位分别观察计数。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1.0软件包对各计量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实验数据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内比较采用LSD法。

      2 结 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IR模型组左室前壁全层,室间隔等原缺血部位毛细血管灌流数明显减少(P<0.01),镜下可见广泛无复流现象,且毛细血管管径变细小。与IR模型组比较,复方丹参滴丸组原缺血部位毛细血管墨汁灌流数明显增加(P<0.01)。复方丹参滴丸组与假手术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图1。表1 3组大鼠心肌毛细血管墨汁灌流数比较(略)

      3 讨论

      随着介入技术的普及,开通梗死相关血管作为治疗AMI的首选方法已得到共识。然而,由于微循环障碍的发生,减弱了介入治疗的效果〔6〕。国外研究表明,冠脉造影达TIMI Ⅲ级血流的患者中,有超过25%的人心外膜冠脉虽已再通,但并未达到满意的微循环灌注。因此目前人们对AMI的再灌注治疗要求也从追求心外膜大血管的有效开通到当今的心肌微循环障碍的改善。本实验采用墨汁灌流法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心肌IR大鼠冠脉微循环的改变。

      复方丹参滴丸是以丹参和三七为主药制成的新型复方药物,有明显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之功效,广泛应用于临床。有研究报道,复方丹参滴丸能有效改善鼠、犬肠系膜微循环。但对心肌组织微循环影响尚未报道。本项研究显示,复方丹参滴丸组与IR模型组大鼠比较,原缺血部位心肌毛细血管墨汁灌流数明显增加,说明此药能提高全身血液循环功能,有效改善IR冠脉微循环缺血部位的血液灌流。

      通过对IR大鼠微循环影响的实验表明既可以通过抑制过氧化物,抑制和解离白细胞与血管内皮黏附从血管内保护和恢复血管损伤,又可以通过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保护血管免受外来的攻击。通过实验揭示了复方丹参滴丸具有抗氧化、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抗炎、抑制白蛋白渗出、降低血液高黏滞性等多靶点改善微循环障碍的作用,是预防和治疗微循环障碍相关疾病理想的中药复方制剂。这些检测结果表明,复方丹参滴丸能有效地改善IR冠脉微循环,并与抗自由基生成、调整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等多种机制有关。同时对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它为临床冠脉微循环障碍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 Gibson CM.Has my patient achieved adequate myocardial reperfusion〔J〕? Circulation,2003;108(5):5047.

      2 Derek MY,Gary FB,GaradoDorado D,et al.Ischaemic preconditioning:present position and future directions 〔J〕.Cardiovasc Res,1998;37:2133.

      3 睢大员,曲绍春,于小凤,等.刺五加叶皂苷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国中药杂志,2004;29(1):713.

      4 苗明三.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技术〔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1425.

      5 田 牛.微循环形态学研究方法.见:田牛.微循环〔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89

      6 Ito H,Maruyama A,Iwakura K,et al.Clinical implications of the “noreflow” phenomenon:a predictor of complications and left ventricular remodeling in reperfused anterior wall myocardial infarction〔J〕.Circulation,1996;93:2238.

      7 睢大员,曲绍春,于小凤,等.刺五加叶皂苷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30(4):569.

      8 柴伟栋,陈家伟,沈 捷,等.葡萄糖、胰岛素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J〕.中国微循环,2003;7(4):2047.

      9 滕志涛,蔡尚郎,沃金善,等.Abciximab对动脉损伤后血清一氧化氮和内皮素水平的影响〔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04;12(1):512.

      10 戚本玲,管思明,柯琴梅,等.培哚普利对血压正常老年冠心病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J〕.中国微循环,2004;8(2):958.

      11 Badimon L,Baadimon JJ,Vilahur G,et al.Pathogenesis of the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and therapeutic implications〔J〕.Pathophysiol Haemost Thromb,2002;32:22531.

    ↑上一篇:消融线上点消融治疗房扑22例
    ↓下一篇:瑞舒伐他汀对老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炎症因子和内皮素的影响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