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心血管病学》

    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舒张压≤70 mmHg的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47例

    发表时间:2011-03-08  浏览次数:496次

      作者:曾学寨 刘德平 作者单位:卫生部北京医院心内科,北京 100730

      【关键词】 5单硝酸异山梨酯;血压;老年

      研究表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舒张压(DBP)与其预后呈负相关,提示DBP不宜降至70 mmHg以下〔1〕。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主要由大动脉硬化,血管的顺应性及弹性降低引起〔2,3〕,老年ISH患者在降压治疗时可能DBP的过度下降。研究显示,硝酸酯类药物可选择性作用于大动脉,改善动脉弹性,降低脉压〔4〕。本研究旨在观察单硝酸异山梨酯(ISMN)对规律服用降压药,DBP≤70 mmHg,但收缩压(SBP)≥140 mmHg的老年ISH患者血压的作用。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门诊就诊年龄≥60岁,规律服用传统降压药1个月以上,SBP≥140 mmHg,DBP≤70 mmHg的ISH患者。排除心动过速、严重心脏瓣膜病、青光眼、严重肝肾疾病、恶性肿瘤及已服用硝酸酯类药物的患者。符合入选标准的老年高血压患者47例,高血压病程7~45(19.7±8.9)年,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男25例,女7例,平均年龄(76.4±5.2)岁,其中服用钙拮抗剂5例,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3例,联合用药24例;对照组15例,男11例,女4例,平均年龄(78.6±4.7)岁,其中服用钙拮抗剂3例,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1例,联合用药11例。二组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程、既往降压药等无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在继续服用原降压药物基础上服用ISMN(瑞德明,德国默克)40 mg,每日1次,对照组继续服用原降压药物,疗程4 w。

      1.3 观察指标

      血压、心率;并记录有无头痛、心悸等不良反应。血压测量基线和随访均在上午8:00~11:00进行,静息5 min后,采用标准袖带水银血压计测量右上臂坐位血压,Korotkoff第Ⅰ音和第Ⅴ音分别为SBP和DBP,柯氏音不消失者,以柯氏音第Ⅳ时相为DBP,间隔2 min测量一次,测3次取均值,脉压(PP)=SBP-DBP。

      1.4 统计分析

      所有资料采用SPSS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

      2 结 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间基线血压、心率无差别,治疗组ISMN治疗4 w后,SBP、PP显著下降,DBP、HR无显著变化,对照组SBP、DBP、PP、HR无显著变化,排除安慰剂效应后,治疗组SBP仍有显著降低,PP虽有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表1)。治疗组有4例患者发生轻度头痛,但均能耐受,未停药,1~2 w症状渐减轻消失。表1 治疗前后血压、脉压、心率变化(略)

      3 讨论

      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证明,SBP及PP是心血管事件及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SystChina等研究发现,老年人基线PP与总死亡、心血管死亡、脑卒中和冠心病发病均呈显著正相关,控制SBP可显著减少心脑血管事件,但老年ISH患者在降压治疗时可能面临SBP下降伴随DBP的过度下降,显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DBP与其预后呈负相关,DBP下降过低,可能导致心脑血管事件增加。Hanson〔1〕报道,ISH患者DBP下降5 mmHg,心血管事件上升10%,若DBP降到55 mmHg以下,心血管事件增加99%。因此,老年ISH患者在降压治疗时SBP降低的同时,DBP也降低,当DBP低于维持重要器官的灌注所需水平时,心血管事件增加,呈J型曲线现象,提示DBP不宜低于70 mmHg。但临床实践中常常见到DBP已降至70 mmHg甚至更低,而SBP仍未达标甚至处于较高水平,因此针对此类患者抗高血压药能更具选择性,即降低升高的SBP而不降低DBP。

      ISH主要由大动脉硬化,血管的顺应性及弹性降低引起,血管僵硬度增加,使得收缩期血液流入时压力更高。更重要的是,动脉硬化引起脉搏波增大和波反射提前到达,反射波落在中心动脉的时相从舒张期提前到收缩期,导致迟发的收缩波峰出现,而中心动脉舒张期压力失去了反射波的协同,衰减加速,DBP下降。因此,老年人常见在SBP增高的同时DBP降低,PP增宽。随着对血管病变的深入了解,认识到血管结构及功能病变与各种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有关。老年ISH的理想治疗不在于降低外周血管阻力,而更重要的是阻止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降低大动脉僵硬度,降低早期波反射。

      研究发现,PP是反映大动脉僵硬度的指标,血管内皮功能与动脉僵硬度密切相关,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以一氧化氮(NO)生物活性下降为特征,NO参与动脉僵硬度的调节,研究发现敲除内皮细胞NO合酶基因的大鼠PP显著升高〔5〕;外源性的NO供体硝酸酯类药物,可发挥其扩血管之外的降低动脉僵硬度的作用〔6〕;临床研究发现硝酸酯类药物通过释放NO改善大动脉顺应性可选择性降低SBP,无论在健康人还是在高血压患者,其降低SBP的作用均比降低DBP更明显,降低PP〔7~10〕。

      本文ISH患者高龄、病程长,PP大,规律服用降压药,DBP已≤70 mmHg,但SBP≥140 mmHg,在继续服用传统降压药的基础上加用ISMN治疗后,ISMN显著降低SBP、PP,而对DBP、HR无显著影响,不良反应少,在排除安慰剂效应后,治疗组SBP仍有显著降低,PP也有降低。提示硝酸酯类这种选择性降低收缩压而不影响舒张压的作用特点,可作为老年ISH患者,尤其是DBP已降至70 mmHg甚至更低,而SBP仍未达标甚至处于较高水平患者的联合用药的选择。然而,硝酸酯类药物的长期疗效,长期治疗过程中的耐药性以及与降压药物如何合理联合使用,均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Hansson L,Zanchetti A,Carruthers SG,et al.Effects of intensive blood pressure lowering and lowdose aspirin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principal results of the Hypertension Optimal Treatment(HOT)randomized trial〔J〕.Lancet,1998;351:175562.

      2 Laurent S,Boutouyrie P,Benetos A.Pathophysiology of hypertension in the elderly〔J〕.Am J Geriat Cardiol,2002;11:349.

      3 Nichols WW,O′Rourke MF,Avolio AP,et al.Effects of age on ventricularvascular coupling〔J〕.Am J Cardiol,1985;55:117984.

      4 丁跃有,张维忠,邱慧丽,等.5单硝酸异山梨醇酯改善高血压患者血压以及血管弹性的临床观察〔J〕.高血压杂志,2003;11:50810.

      5 van Vliet BN,Chafe LL,Montani JP.Characteristics of 24hour telemetered blood pressure in eNOSknockout and C57Bl/6J control mice〔J〕.J Physiol,2003;549:31325.

      6 Wilkinson IB,Qasem A,McEniery CM,et al.Nitric oxide regulates local arterial distensibility in vivo〔J〕.Circulation,2002;105:2137.

      7 Safar ME.Antihypertensive effects of nitrates in chronic human hypertension〔J〕.J Appl Cardiol,1990;5:6981.

      8 Duchier J,Iannascoli F,Safar M.Antihypertensive effect of sustainedrelease isosorbide dinitrate for isolated systolic systemic hypertension in the elderly〔J〕.Am J Cardiol,1987;60:99102.

      9 StarmansKool MJ,Kleinjans HA,Lustermans FA,et al.Treatment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isolated systolic hypertension with isosorbide dinitrate in an asymmetric dosing schedule〔J〕.Hum Hypertens,1998;12:55761.

      10 Stokes GS,Ryan M,Brnabic A,et al.A controlled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isosorbide mononitrate on arterial blood pressure and pulse wave form in systolic hypertension 〔J〕.Hypertens,1999;17:176773.

     

    ↑上一篇:卡托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心衰64例临床观察
    ↓下一篇:胺碘酮治疗79例心房颤动的体会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