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心血管病学》

    胱抑素C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发表时间:2011-06-20  浏览次数:468次

      作者:王丽芬 作者单位:长治市人民医院,山西 长治 046000

      【摘要】 胱抑素C(Cystatin C)是一种低分子量非糖化蛋白质,与肾小球滤过率密切相关,是肾小球滤过功能的一个理想指标。另外,胱抑素C与组织蛋白酶等相互作用,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的病理过程。

      【关键词】胱抑素C 心血管疾病 研究

      胱抑素C(Cystatin C)是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超家族2中的一员,是一种低分子量、碱性非糖基化蛋白质,其基因为看家基因,即在所有有核细胞中恒定持续表达。近来研究表明,胱抑素C可能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有关,本文就该方面的研究进展作如下综述。

      1  胱抑素C生理

      胱抑素C是一种低分子量非糖化蛋白质,有122个氨基酸,分子量为13 KD,呈碱性。所有的有核细胞都能产生胱抑素 C,且不随炎症状况而改变,它是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这一蛋白质超家族2中的成员之一。

      胱抑素C基因位于人类第20号染色体短臂,长约6.5 kb被命名为CST3,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消化以人胱抑素C cDNA杂交的人基因组DNA,制成单链胱抑素C的基因组探针产物模型,发现人基因组上有6个相关序列,一个30 kb限制酶切图覆盖于胱抑素C基因组区,在胱抑素C基因侧区有三个多形性酶切位点。胱抑素C含有3个外显子,2个内显子。人胱抑素C启动子中含有TATA或CAAT盒子,有1.1 kb 5’端侧区和2.0 kb3’端侧区。5’端侧区有3个转录启使位点和3个辅助位点[1]。

      2  胱抑素C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2.1  动脉粥样硬化与动脉瘤

      炎症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与动脉瘤的发生与发展,发病机制涉及细胞外基质降解与血管壁重构,炎症介质的刺激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分泌组织蛋白酶S及K等,使得这类具有促弹性组织离解特性的半胱氨酸蛋白酶在动脉弹力蛋白损伤处过度表达。Shi等人发现动脉粥样斑块与腹主动脉瘤组织中胱抑素C含量较正常血管减少,而组织蛋白酶S及K却过度表达胱抑素C,而且他们还发现动脉粥样斑块中的胱抑素C水平与疾病进程呈负相关。进一步用超声波测定了颈动脉内膜与中膜的比率(IMT)及腹主动脉直径,同时用ELISA法测定血清胱抑素C浓度,发现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腹主动脉直径呈负相关,而与IMT无关,经体表面积校正后,两者仍呈负相关关系。而且所有腹主动脉扩张的病人血清胱抑素C水平很低。所以,胱抑素C的缺失以及蛋白水解酶与其抑制剂在血管壁的失平衡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与动脉瘤的发病机制之一。

      2.2  心脏疾病

      胱抑素C的表达无组织特异性,在人类的许多组织都可发现胱抑素C的表达,研究者们根据以往的研究结果,结合胱抑素C的生物结构和功能特点,推测在心脏可能有少量的胱抑素C表达。Barka等人研究推测在病理状态下,尤其是缺血,胱抑素C被释放出来,并且对从坏死和/或炎症细胞释放出来的组织蛋白酶的活性起到调节作用。胱抑素C及其片段还可能影响粒细胞的吞噬与趋化功能。

      国内孙诠等[2]首先研究了外源性胱抑素C对心肌细胞的作用,他们采用胱抑素C中PI值为5.6的CPICⅡ,按不同的浓度处理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后,CPICⅡ在浓度10 ug/ml~160 ug/ml之间与细胞贴壁速度呈剂量依赖关系,促进心肌细胞DNA合成,且与表皮生长因子ECF和胰岛素有协同作用。这个结果说明了胱抑素C可以促进心心肌细胞的生长,至于是否与胱抑素C的抑制蛋白分解有关,还是在细胞表面存在胱抑素C的受体,而发挥生长因子样的作用,还需进一步研究。

      2.3  胱抑素C的心血管临床研究及应用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胱抑素C的检测技术也不断提高,尤其是快速、自动检测方法的出现,为临床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性。应用兔抗人胱抑素C抗体建立的ELISA技术检测了急性心肌梗塞病人急性期、恢复期及正常对照组的血清胱抑素C水平,发现急性期与恢复期的自身对照并无显著性差异,但有意义的是这两者的胱抑素C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提示胱抑素C的血清浓度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急性心肌梗塞诊断的参考指标[3]。

      Lindholt等人的研究说明抑制细胞外蛋白酶水解可能是胱抑素C参与动脉瘤发病机制之一,并且经进ROC曲线分析发现,得到手术建议的31例瘤体直径大于50 mm的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是该事件发生的重要预测因子,它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1%和57%。所以,测定血清胱抑素C水平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Randers E,Krue S,Erlandsen EJ, et al.Reference interval for serum cystatin C in children[J].Clin Chem,1999,45:1856.

      [2] 孙 诠,程改花,冯建芳,等.巯基蛋白酶抑制肽促进乳鼠心肌细胞贴壁的生长[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3,25:281-283.

      [3]  冯建芳, 汪淑荣,李 平,等.急性心肌梗塞病人血清巯基蛋白酶抑制肽C的变化[J].基础医学与临床,1995,15:45-47.

    ↑上一篇: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反复治疗成功1例报告
    ↓下一篇:类黄酮物质对心血管疾病的保护作用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