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心血管病学》

    急性心肌梗死60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1-08-05  浏览次数:440次

      作者:杨宏宇  作者单位:贵州省黔南州平塘县人民医院内一科,贵州 平塘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分为老年组30例和青年组30例,分析两组的差异。结果:青年组均有明显诱因,老年组无明显诱因9例;青年组主要临床表现为胸痛,且发生率高于老年组,心绞痛病史、急性左心衰竭、心源性休克等发生率低于老年组;青年组的心肌梗死范围较局限,且以前壁多见。老年组心肌梗死范围广泛,多部位心肌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青年组。结论:急性心肌梗死青年组与老年组特点各异,临床上需要分别对待。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

      随着我国人均寿命的提高和生活方式改变,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发病率也增高,为探讨AMI的发病特点,现将我科近4年来收治的60例AMI患者进行回顾性综合分析,以探讨其病变特点,提高其临床诊治率,减少误诊率,改善预后。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科2006年1月~2009年12月住院的AMI患者60例,诊断标准参考WHO的AMI诊断标准[1]。根据发病年龄分为青年组(年龄<45岁) 30例,其中男24例,女6例,平均年龄(33.2±6.7)岁。老年组(年龄≥60岁)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70.3±6.9)岁。两组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其AMI治疗方法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数据收集方法:①收集患者血压、血脂、血糖、体重指数、吸烟量、饮酒量、冠心病家族史、有无存在过度疲劳、精神压力等明确诱因等相关危险因素资料。②收集患者发病前有无心绞痛史、发作时胸痛是否典型及发病时心电图的特征等发病时情况。③收集患者有无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室间隔穿孔、室壁瘤形成、再次心肌梗死、死亡等并发症。④收集CAG检查患者的造影结果。

      2 结果

      2.1 危险因素:青年组高血压17例,高血脂14例,高血压9例,肥胖15例, 吸烟23例,家族史8例;老年组高血压24例,高血脂16例,糖尿病8例,肥胖15例,吸烟23例,家族史8例。

      2.2 诱发因素:青年组均有明显诱因,包括吸烟、饮酒、剧烈活动、情绪激动、外科手术等。老年组无明显诱因9例(30.00%),因饮酒、饱餐、感染、劳累或情绪激动诱发21例。

      2.3 两组临床表现及并发症的比较:青年组主要临床表现为胸痛,且发生率高于老年组(P<0.05),心绞痛病史、急性左心衰竭、心源性休克等发生率低于老年组(P<0.05)。见表1。

      2.4 梗死部位:青年组下壁和(或)后壁梗死9例(占30.%),前壁梗死(包括前壁、前间壁、广泛前壁)15例(占50.0%),右室梗死0例(0%),侧壁梗死2例(占6.7%),多个部位梗死4例(占13.3%);老年组下壁和/ 或后壁梗死6例(占20.0%),前壁梗死9例(占30.0%),右室梗死0例(0%),侧壁梗死2例(占6.7%),多个部位梗死13例(占43.3%)。两组相比,青年组梗死部位前壁心肌梗死为多数,老年组梗死部位更广泛,多部位心梗发生率明显高于青年组(P<0.01)。表1 两组临床表现及并发症的比较[例(%)]

      3 讨论

      青年AMI中,男性比例高,冠心病危险因素多样,比如吸烟、心血管家族遗传史、高血脂、肥胖超重、高血压、糖尿病等是最常见的危险因素。本组青年AMI男性24例,占80.0%,吸烟23例,占76.7%,心血管家族史占26.7%,高血脂14例,高血压9例,肥胖15例。临床表现方面,青年组以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明显不同于老年组,同时有心绞痛病史、心律失常、急性左心衰竭、心源性休克者少于老年组,主要被考虑青年人的神经系统敏感,对疼痛反应,长期冠状动脉循环干扰敏感,并且心肌局部缺血,氧气缺乏,硬化使心肌收缩扩张作用下降并且心肌传导系统退化等[2]。心电图结果表示,青年组心肌梗死范围较为局限,并且由前壁为主。 老年组心肌梗死范围明显高于青年组,与CAG结果普遍相符,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这可能与青年AMI以单支冠脉病变为主,而老年人双支及多支冠脉病变发生率高有关,总之,为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减少AMI,应倡导人群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不明原因突发胸痛者,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参考文献】

      [1] 梁文生,姜德谦,刘启明.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活方式及冠状动脉病变特征分析[J].中国心血管杂志,2007,12(2):1181.

      [2] 江时森,黄浙勇,汤 沂.无明显冠状动脉狭窄的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05,13:3091.

    ↑上一篇:舒血宁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下一篇:超声心动图分析78例动脉调转术前患儿冠状动脉的解剖类型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