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力农对心脏手术后急性心衰的治疗
发表时间:2011-08-08 浏览次数:515次
作者:周朝元 作者单位:453100河南新乡医学院一附院心血管外科
【摘要】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米力农对心脏手术后患者急性心衰的治疗。方法:对28例心脏手术后发生急性心衰的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注入米力农;对照组应用多巴胺静脉注射。结果:治疗组14例在用药后能快速增加心输出量和心脏指数降低平均肺毛细血管楔嵌压和肺动脉压,对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无明显影响,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对照组肺动脉压、肺毛细血管楔嵌压均未降低。结论:在急性心力衰竭常规治疗无效时,短期静脉注射米力农仍不失为迅速改善急性心衰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 心脏术后,急性心力衰竭,米力农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28例心力衰竭患者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18~77岁。冠心病10例,风心病15例,先心病3例。心功能NYHA分级:3级18例,4级10例。
治疗方法:治疗组给予米力农静脉制剂(每支5ml,含米力农5mg),试验当日停用其他抗心衰药物。负荷量米力农50μg/kg,用生理盐水稀释后于10分钟内经中心静脉注入体内,然后以每分钟05μg/kg维持静滴4小时静脉注射。对照组多巴胺生理盐水稀释后,开始时每分钟按体重1~5mg/kg,10分钟内以每分钟1~4mg/kg速度递增,然后以每分钟50mg/kg维持静滴4小时。
血液动力学测定:均以Swan2Ganz漂浮导管。给药前后右房压(RAP)、肺动脉压(PAP)、肺毛细血管楔嵌压(PCWP),同步记录心率(HR)和肱动脉压(BP)。
统计学处理:采用配对资料t检验,方差分析。
结 果
血液动力学效应:28例注射米力农后右房压、肺动脉压、肺毛楔嵌压较用药前均有明显降低,平均动脉压及心率无显著变化(P>005)。对照组右房压、肺动脉压、肺毛楔嵌压较用药前无明显变化,平均动脉压及心率则明显上升。见表1。表1 两组患治疗前后检测指标变化情况比较(X±S)(略)注:P<001
不良反应:1例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用药前心率为120次/分,用药后增至140次/分,操作开始约1小时后恢复。其他患者心率变化不明显,亦未见其他不良反应。漂浮导管插入及操作过程均顺利,无并发症发生。
讨 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米力农能使患者的心排血量明显升高,肺毛细血管楔嵌压和平均肺动脉压明显降低,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改变不明显。该药对血管平滑肌有直接的松弛作用,可降低心脏前后负荷,并改善心脏舒张功能。综上所述,米力农能使心排血量及心脏指数增加,左室舒张末期压力和射血阻抗降低,心肌耗氧量减少,有利于心衰患者心功能的改善。这一点显然优于多巴胺,对于应用多巴胺后β受体下调的患者,米力农同样有效。又由于米力农可增加心肌收缩力,使心输出量增加,故可减少因扩血管作用所引起的血压下降的程度。本组患者在负荷量后血压轻度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因而患者对米力农的耐受性优于纯血管扩张剂如硝普钠等好发生低血压的可能性较小。在米力农用药过程中发现的不良反应有室性和室上性心律失常、头痛、低血压血小板减少症等,但发生率低,且与米力农用药之间尚不能肯定有着因果关系。由于静注米力农具有快速强效正性肌力作用兼外周血管扩张作用,对于以多巴胺等“常规”治疗无效的急性心力衰竭病例,持续小剂量静脉注射米力农不失为迅速改善心功能,避免急性心力衰竭导致严重心脏术手后并发症的一种有效治疗。但近年一些研究结果提示,长期口服米力农的疗效并不优于地高辛,远期死亡率反而高,对长期疗效还应进一步观察研究。
观察及记录用药时患者的血压、心律、心率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记录转复的时间;复律后口服普罗帕酮150~200mg,3次/日维持治疗,用药期间定期进行心电图和血压监测。
结 果
疗效:静脉注射首剂普罗帕酮后,1次用药转复窦性心律者43例,追加剂量后转复窦性心律8例,总有效率911%。
不良反应:注射普罗帕酮后头晕2例、胸闷3例、窦性心动过缓3例,上述反应经停药或减量,配合吸氧、阿托品肌注及生脉注射液静滴后均恢复正常心率,症状消失。未发生其他严重心律失常或者心脏停搏情况,未出现与普罗帕酮相关的血生化改变。
讨 论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发作特点是突然发作突然终止,主要症状是突感心悸、心率加速、心前区不适及精神不安等。心脏电生理学研究结果证实,绝大多数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病机制为折返激动,它可由解剖上的折返环、功能上的折返环或两者同时存在而造成[1]。包括窦房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和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治疗PSVT的措施目前有药物复转、电复转和根治性射频消融。
普罗帕酮属1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能抑制窦房结、心房、心室、房室结及希浦系统传导性及自律性,延长旁路传导,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有效药物[2]。我们应用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56例,结果1次用药转复窦性心律者43例,追加剂量后转复窦性心律8例,总有效率911%,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小。文献认为普罗帕酮对心脏的不良反应较大,可致室内传导阻滞,较大剂量时可引起恶心、呕吐,抑制心肌收缩力,心衰加重[3]。因此有器质性心脏病、严重心功能不全、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应慎用。
【参考文献】
1 蒋文平.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治疗指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5,33(1):2-3.
2 杨孝红,向阳,卢玉文.心律平在院前急救中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应用.贵州医药,2003,27(2):165.
3 申玮.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医药论坛杂志,2008,29(1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