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心血管病学》

    老年高血压患者头发微量元素的测定分析

    发表时间:2011-08-11  浏览次数:489次

      作者:李敬会,李德梅,余武,李丽娜  作者单位:郧阳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老干科,湖北 十堰 442000

      【关键词】 老年高血压,微量元素

      高血压是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慢性全身性疾病。微量元素与血压关系的研究是高血压探讨的新领域。机体内某些微量元素通过参与体内多种生物学功能,导致动脉管壁发生退行性的改变, 直接或间接地引起血压升高[1]。本研究探讨了人发微量元素与老年高血压的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30例单纯高血压患者,男23例,女7例,年龄65~81岁,平均73.6岁。病程10~31年,平均16.5年。高血压标准按2004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执行,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糖尿病、糖耐量异常、高脂血症、冠心病、脑血管意外及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另取30例无明显心脑血管病、代谢性疾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组。

      1.2 研究方法

      用不锈钢剪刀,在所选对象的头枕部贴头皮处剪取约1~2 cm长的发根0.5 g左右,经洗涤、干燥、加酸、消解、定容等处理后测定微量元素锌(Zn)、铁(Fe)、铜(Cu)、锰(Mg)、镁(Mn)的含量。实验仪器:GGX6A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沈阳分析仪器厂)。仪器的工作条件见表1。表1 不同元素的测量条件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计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各元素测定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高血压组和健康对照组发样微量元素含量见表2。高血压组发样微量元素Zn、Mg、Cu含量均低于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3.1 Fe与高血压

      Fe是人体重要的必需微量元素,是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及含铁酶的重要功能性元素。刘海燕等[2]报道高铁可能与高血压的发病有关, 经相关分析发现临界高血压和高血压患者的铁均高于正常人,且与血压呈正相关。临床使用铁剂治疗疾病过程中,有些患者有收缩压和舒张压升高现象。时景璞等[3]研究发现,血清铁水平高与原发性高血压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不是高血压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本研究中同样发现老年高血压患者发样铁含量较健康老年人的高,但无差异性,与文献报道不一致。

      3.2 Mn与高血压

      Mn是多种重要生物酶的活性中心、激活剂或辅基,参与蛋白质、维生素B、C、E的合成和糖、脂肪等的代谢,并为维持某些生理功能与生化过程所必需。陈海珍[4]研究表明机体铜、锌、锰三种元素的长期缺乏与高血压的发生具有相关性。缺锰使MnSOD活性降低,自由基不易清除,细胞变性老化,加速动脉硬化,易患心脑血管疾病。另外,锰还可以改善机体对铜的利用效率。本研究结果提示高血压组的发锰含量较健康组低,但无统计学意义。

      3.3 Mg与高血压

      Mg具有影响体内脂质过氧化,保护细胞膜、维持线粒体功能、拮抗钙离子过多内流、影响抗氧化酶及非酶抗氧化剂的合成和活化等作用[5]。低血镁与脂质过氧化有直接关系[6]。镁离子可以阻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氧化反应。缺镁能引起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上升,促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

      本组研究提示高血压患者的发镁明显降低,与既往结论一致。老年高血压患者镁含量降低可能与患病后控制饮食和饮食单调、摄入少有关。表2 高血压组和健康对照组发样微量元素含量比较注:高血压组与健康组发样微量元素含量相比:*P值<0.05

      3.4 Zn与高血压

      Zn是体内100多种酶的组成成分或激活因子,生物体内重要代谢物的合成和降解,都需要锌酶的参与。同时锌也是构成膜蛋白的成分,稳定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缺锌可引起体内亚油酸代谢紊乱,影响生物膜的稳定。动物试验研究表明,缺锌可增加体内血管紧张素Ⅱ和内皮素-1活性,可能对血压的升高有一定的影响[7]。陈海珍研究[4]结果表明高血压患者血清Zn、发Zn含量低于对照组。本研究中发锌含量亦明显降低,说明低锌与高血压有一定的相关性。

      3.5 Cu与高血压

      Cu是体内30多种酶的活性成分,参与人体内许多生化反应过程。此外,体内弹性组织和结缔组织中有一种含铜的酶,可以催化胶原成熟,保持血管弹性和骨骼的坚韧性。血浆中铜含量极大地影响红血球膜中钠转运系统的活动,铜的补充可能为高血压病人的治疗提供益处[8],反之缺铜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宗敏等[9]认为缺铜使赖氨酰氧化酶功能受抑制,使弹性蛋白和胶原蛋白交联结构减少,血管的弹性韧性降低,导致血管壁张力下降,血管内膜受破坏,同时血浆脂蛋白代谢及胆固醇清除障碍,造成胆固醇上升,动脉硬化。

      因为微量元素是通过饮食摄取的,所以不同饮食习惯、不同水土资源的地区人体微量元素的含量是不一样的。本研究显示老年高血压患者存在微量元素失调,可以通过改善饮食营养素摄入(如含锌食盐)帮助纠正。但微量元素失调与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或是疾病中的中间过程,尚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刘海燕,马兆奎,崔树勤,等.心血管疾病与相关微量元素研究现状[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02,19(2):69-71.

      [2]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试用本)[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12):1 060-1 064.

      [3]时景璞,黄蓓婷,王海龙,等.不同血清铁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关系的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6,27(9):761-764.

      [4]陈海珍,陈志澄,黄丽政,等.微量元素与原发性高血压关系的研究[J].疾病控制杂志,2006,10(2):145-147.

      [5]Kramer JH,Mak IT,Phillips TM,et al.Dietary magnesium intake influences circulating proinflammatory neuropeptide levels and loss of myocardial tolerance to postischemic stress[J].Exp Biol Med,2003,228(6):665-673.

      [6]吕晓华,王瑞淑.镁对人体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修饰物的影响[J].营养学报,2003,25(4):366-369.

      [7]Yannagisawa H,Moridaira K,Wada O.Zinc deficiency further increases the enhanced expression of endothelin1 in glomeruli of the obstructed kidney[J].Kidney Int,2000,58(2):575-586.

      [8]Kedzierska K,Bober J,Ciechanowski K,et al.Copper modifies the activity of sodiumtransporting systems in erythrocyte membrane in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J].Biol Trace Elem Res,2005,107(1):21-32.

      [9]宗 敏,汤立新,韩维嘉,等.抗氧化微量元素与心血管疾病的防治[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4,11(4):14-17

    ↑上一篇:老年人冠心病与高血压、血脂、血糖关系探讨
    ↓下一篇: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动脉压迫器的临床应用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