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中医学》

    独活寄生汤加味内服外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发表时间:2012-12-13  浏览次数:1168次

    作者            作者单位

    吴国芬  浙江省富阳市中医骨伤医院 富阳 311400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条件的提高及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膝关节骨关节炎已逐渐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虽非危急病症,但由此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却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自2001年以来,笔者应用中药内服外治的方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236例,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36例,男性126例,女性110例,50~59岁85例,60岁以上151例,平均65.9岁。双膝发病为120例,左膝发病35例,右膝发病81例,膝关节积液肿胀者86例,其中反复积液21例。病程最长25年,最短2周;有明显外伤史65例,无外伤史171例。症状、体征:患者以膝关节酸痛,活动功能受限为主诉。其中189例在上、下楼梯时疼痛加剧,休息后好转;156例表现为患膝处于某一位置过久后感到疼痛明显,适度活动后疼痛减轻,128例膝关节屈曲活动受限,79例不能正常下蹲。临床检查196例患膝有磨擦感;X线检查211例有不同程度赘骨形成,关节间隙度窄,或骨质疏松等。

    2 治疗方法

    2.1 中药内服 独活寄生汤为基本方,药用独活9g,桑寄生15g,杜仲15g,川牛膝15g,细辛3g,秦艽9g,茯苓15g,肉桂6g,防风6g,川芎6g,党参15g,当归6g,芍药10g,干地黄10g,甘草6g,运用时随症加味,痛甚者加制川乌5g,蜈蚣2条;寒湿甚者加桂枝8g,苍术15g;肿胀甚者加车前子15g,土茯苓50g,萆薢15g;骨质疏松明显者加金狗脊15g,海螵蛸15g,淮山药15g。每日1剂,10天为1疗程。

    2.2 中药外洗 上述药物经二次煎汁内服后,将剩余药渣装入布袋内,放入盆中再加水约1500ml,加热煮沸20min后,加入少量黄酒,趁热熏洗膝关节,边洗边在患膝按摩,待温度适宜时再将药袋放置于膝关节进行热熨。每日熏洗1次,每次20min。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评定标准 临床治愈:临床症状消失,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能正常工作及生活。显效:各项主要症状基本消失,能基本胜任原工作及独立生活,但劳累后仍有不适和隐痛感。有效:症状有所减轻,关节病痛轻微,功能活动有一定恢复。无效:各项主要症状体征无改善,疼痛无减轻,关节活动无好转。

    3.2 结果 连续服药1~6个疗程,随访6~12个月,本组236例,治愈145例(61.4%),显效48例(20.4%),有效31例(13.1%),无效12例(5.1%),总有效率为94.9%。

    4 讨论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以中老年患者为多,其主要症状是膝关节疼痛,屈伸不利。中医属“痹证”范畴,其病因病机多为肝肾两虚,筋骨失荣,加之外伤,劳损,风寒湿邪侵袭。风为百病之始,寒湿之邪往往依附于风而侵袭人体。寒湿为阴邪,易阻于经络,留于肌肉关节,致肿痛,屈伸不利。《内经》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日久筋骨失去濡养,关节活动不利或增生变形。方中独活、细辛、秦艽、防风长于祛风湿、止痹痛,肉桂散寒邪,温血脉,桑寄生、杜仲、牛膝补肝肾、强筋骨,而牛膝又为引经信使,引诸药下行,党参、茯苓、地黄、芍药、当归、甘草补肾活血健脾,扶助正气。诸药相伍,使风寒湿邪俱除,气血充足,肝肾强健,痹痛得以缓解。

    现代医学认为,骨性关节炎是由于长期慢性的磨损,关节部位受力状态的改变及内分泌的变化,同时膝关节有负重大、活动幅度大、受伤机会多等特点。因此膝关节比其它关节更易出现骨质增生现象。但对老年人来说,骨的退行性改变是人体发展过程客观规律的表现,如长期的磨擦、撞击,可造成局部组织水肿、充血、炎性渗出及代谢产物的堆积,

    使神经感受器刺激,产生疼痛感。此外肥胖也常常诱发本病。现代医学治疗本病选用非甾体类药物,但这些药物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如胃肠道不适,消化道溃疡等。而作者在通过中药内服后,辅以药液外洗,当药液紧贴于皮肤表面时,其内的药物可以借助热力,通过皮肤向深部软组织渗透,使血液循环速度加快,局部血液量增加,使堆积在组织中的代谢物质加速排泄,减轻局部的炎性渗出,水肿等,从而达到舒筋、活血、止痛的目的。

    ↑上一篇:小儿中医预防保健与辨证论治
    ↓下一篇:瓜蒌薤白寄生汤治疗痰瘀闭阻型冠心病心绞痛效果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