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80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1-08-22 浏览次数:456次
作者:马树礼 作者单位:天津,天津市北辰区北仓镇卫生院
【摘要】 目的 探索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 对一组80例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具有发病率高危害性大;血压波动大,病程长,症状少;并发症多;病情重死亡率高等特殊性。结论 由于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具有诸多特点,临床上应予以重视,认真的诊断,积极的治疗,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以小剂量、口服为宜,并针对并发症采取综合治疗,方能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 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临床特点,治疗
高血压是老年常见的心血管病之一,可引起严重的心脑肾损害,也是老年人的直接死因。其中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占老年高血压相当大的比例,本文对80例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并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特点和治疗进行探讨。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80例60岁以上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其中男68例,女12例;年龄61~82岁,其中65~85岁占90%,本组有明确高血压病史者72例,病史最短8个月,最长20年,>10年者66例。
1.2 分析依据 本组病例血压测量方法,因老年人血压较不稳定易受情绪体位活动的影响,且24h血压变化大,受检者宜取不同体位反复测量血压,测量前须安静5min以上,测量右上臂血压3次,取后2次所测平均值,收缩压(SBP)≥140mmHg,舒张压(DBP)<90mmHg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结合主要临床表现及心脑肾受累程度,参照治疗期间的心电图、X线胸片、心超、CT等资料。
1.3 诊断标准 全部病例符合WHO/ISH的1999年的高血压治疗指南,将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ISH)定义为收缩压(SBP)≥140mmHg,舒张压(DBP)<90mmHg的高血压,最初升高的读数至少复查两次以上,每次取大于2个读数的平均值。
1.4 临床表现 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以头晕、头痛为常见,本组有29例,其次为胸闷、气短21例,胸前区疼痛12例,无明显症状血压高者18例。
1.5 合并症及伴发症 本组有并发症64例,其中高血压心脏病27例,冠心病16例,心力衰竭2例,心律失常6例,脑出血2例,脑血栓11例;有伴发病48例,其中慢性支气管炎10例,肺气肿、肺心病5例,糖尿病15例,高脂血症18例。
1.6 治疗与转归 本组患者采用抗高血压常规治疗,以限钠,降体重为基础,针对高血压不同级别及危险层次,选用不同降压药。经2~4周治疗72例,血压不同程度下降,血压控制在130~139/85~89mmHg之间,未达基本正常者8例,死亡2例,均为脑出血。
2 讨论
2.1 老年高血压的特点 根据大量文献记载与本组观察结果显示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的特点:(1)发病率高,危害性大[1];(2)血压波动大;(3)易产生体位性低血压(尤其在降压治疗和加用利尿剂时),恢复慢;(4)合并症和并发症多,同时存在多种心脑血管病危险因子机会大[2];(5)并发脑卒中多;(6)ISH伴脉压增大为特征[3]。
2.2 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的治疗
2.2.1 非药物治疗 是指改变生活方式,消除高血压及其他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如:肥胖、吸烟、糖尿病、高脂血症、胰岛素抵抗、左心室肥厚以及精神过度紧张等。此外应限盐、限酒、减轻超重,适当的运动,非药物措施作为基本的保健措施能够提高降压药的疗效,减少合并症的发生[4]。
2.2.2 药物治疗治疗原则 (1)有效降压,且全面兼顾心、脑、肾及血管保护等问题。(2)对老年高血压病人,个体化原则尤其重要。(3)起始量要小,降压速度要慢。避免影响生命器官的血流灌注而产生不良后果。(4)应用新药或增加剂量前后,均应测量坐位和立位血压以警惕直立性低血压的发生。(5)老年人易健忘,选择药物品种不宜过多,用药宜少而精。
2.2.3 降压药物的选择 选用降压药物治疗时,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个体化选择用药[5];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选用利尿剂、长效CCB;合并房性心动过速和房颤选用β受体阻断剂、CCB;合并糖尿病选用ACEI、CCB;合并脂质代谢障碍选用β受体阻断剂;合并甲亢选用β受体阻断剂;合并原发性震颤选用非心脏选择性β受体阻断剂;合并前列腺肥大选用α1受体阻断剂。值得注意的是,开始降压治疗,应以基本药物的最低剂量开始,个体化调整剂量,尽可能选用长效制剂为宜。
2.2.4 联合用药问题 依据临床实践经验,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需联合用药才能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但联合用药方案的选择,应根据血压形成的机理和降压药物作用机理进行选择合适的搭配。联合用药治疗的优点是:减少各自药物的用量,从而减少毒副作用的发生,再者,联合用药具有协同作用,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楼兰香,吴灿善.老年高血压119例临床分析.中华新医学,2000,2(1):61.
2 牟建军.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24h平均脉压与心功能的关系.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3,22:77-78.
3 华琦.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3,23(7):339-400.
4 胡大一,马长生.心脏病学实践.2003-新进展与临床案例.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760-766.
5 方宁远,诸骏仁.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的治疗和循证医学依据.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4,23(3):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