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合并严重鼻出血
发表时间:2011-08-25 浏览次数:475次
作者:张永寿 作者单位:青海海晏,海晏县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治疗高血压合并严重鼻出血的疗效。方法对50例高血压合并严重鼻出血病例,均采用西药“硝苯地平”;止血法:后鼻孔填塞、30%硝酸银烧灼术;后服中医中药(建瓴汤加减)治疗。结果总有效率100%,显效38例(占76%),有效12例(占24%),无效0例。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合并严重鼻出血迅速有效。
【关键词】 高血压;鼻出血;硝苯地平;鼻腔填塞法;建瓴汤
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易合并鼻出血,常见于高龄患者且出血严重,急救中往往难于处理,笔者临床三十多年所遇病例甚多,现仅就1994—2004年在本院遇到的50例患者作一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病例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45~60岁24例,61~80岁26例;血压210~170/120~110mmHg;鼻出血部位:鼻前庭出血30例,中部及后鼻孔20例;本组50例均有高血压病史;鼻出血均于当日至3日内入院;出血总量约700~1500ml,其中5例出现失血性休克。入院诊断:高血压合并严重鼻出血。
1.2 治疗方法
1.2.1 口服药物 迅速口服降压药硝苯地平(心痛定)10~20mg/次,3次/d,如4~6h血压未降,可适当加大剂量,但每日总量不超过100mg。
1.2.2 止血法 首先填塞法,入院后清除鼻腔无效填塞物,排净鼻腔内血凝块,查明原因和出血部位后进行止血,鼻前庭及中部出血用30%硝酸银烧灼或用凡士林纱条行前鼻孔填塞,对反复出血及鼻腔后部、后鼻孔出血加用后鼻孔填塞(10例),注射抗生素,清开灵及止血剂止血敏,维生素K3或维生素K1,有烦躁者给予小剂量安定内服。
1.2.3 中药 建瓴汤:怀牛膝、生山药、生龙骨、生赭石各30g, 生牡蛎、生地各20g, 生白芍、柏子仁各12g, 1剂/日水煎分2次服。
1.3 疗效标准 显效:4~6h血压下降(收缩压下降30~60mmHg,舒张压下降15~30mmHg),止血迅速有效;有效:4~6h血压下降(收缩压下降15~30mmHg,舒张压下降10~30mmHg),少许反复出血倾向;无效:血压未降,出血不止。
2 结果
显效38例,占76%;有效12例,占24%;无效0例。
3 讨论
高血压与鼻出血的治疗,国内外文献报道已很多。本文就高血压合并严重鼻出血急救中选用有效的硝苯地平和选用后鼻孔填塞、烧灼法及中医中药(建瓴汤)降压止血进行分析。硝苯地平(心痛定)为钙拮抗剂,能抑制心肌和血管平滑肌对钙离子的摄取,扩张冠状动脉同时能扩张周围小动脉,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从而使血压下降。更为细致的工作是妥善止血以防止反复出血,填塞烧灼法是有效的,迅速可行的,不少患者过去多次填塞仍未控制重要原因之一是所谓无效填塞。入院后清除鼻腔内填塞物,进行妥善填塞。对于反复鼻出血、鼻腔后部、后鼻孔出血行后鼻孔填塞,由于前后均填塞对出血部位的压迫作用均衡持续不易再出现,可减少对出血的恐惧和冲动,打破其恶性循环。对于前部及中前部的鼻出血本组选用烧灼术,此可封闭破裂血管,瘢痕收缩,减少再出血。建瓴汤方中重用牛膝以引血下行,此为治标之主药。而复深究病之本源,用龙骨、牡蛎、芍药以镇熄肝风,赭石以降胃降冲,生地、山药、柏子仁清热凉血、益气养阴、宁心安神。中西医结合迅速有效治疗急危重症,值得推广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