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心血管病学》

    高血压急症临床诊治分析

    发表时间:2011-09-01  浏览次数:448次

      作者:李彦宏,敬广霞  作者单位:河南新郑市人民医院 新郑 454150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高血压急症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200404~200805住院的86例高血压急症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全部患者经紧急处理,50例在2h内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症状改善;32例并发脑梗死病人血压降至160~180/100~110mmHg;死亡4例,死因均为大量脑出血。结论 高血压急症需及时恰当处理,治疗效果好,但诊断、治疗不及时可造成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关键词】 高血压急症;诊断;治疗

      对200204~200805住院的86例高血压急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6例中男52例,女34例,年龄45~79岁,自述高血压病程1~30年。舒张压最高140mmHg,最低95mmHg;收缩压最高220mmHg,最低160mmHg。全部患者中原发性高血压82例,继发性高血压4例(均为肾性高血压),均属高血压3级患者,危险性分层属高危至非常高危。其中,合并脑血管损害72例(高血压脑病23例,脑出血14例,脑梗死3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3例),合并心血管损害1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5例,急性左心衰4例,急性心肌梗死3例),严重鼻出血2例。

      1.2 治疗方法 高血压急症治疗目的是迅速而安全的降低收缩压和(或)舒张压,降压的幅度取决于临床表现[1]:(1)对单纯高血压危象或有高血压脑病者,用硝酸甘油静滴或者硝苯地平舌下含化,硝苯地平能抑制心肌和血管平滑肌对钙离子的摄取,其降压机制为扩张周围小动脉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减轻心脏后负荷,从而使血压下降,伴有高血压脑病者应用甘露醇。(2)合并急性左心衰竭者,用硝普钠25mg,多巴酚丁胺20mg(避光)静滴,使血压下降并维持在正常或略低于基础血压水平,用药4h加服强心利尿或血管扩张剂,硝普钠为平衡型血管扩张剂,使血管壁细胞膜内CGMP升高,可同时扩张静脉和小动脉,降低心脏的前后负荷,增加心搏量和减轻肺淤血,改善心功能,多巴酚丁胺为多巴胺的衍生物非强心苷的强心剂,能增加心肌收缩力和心搏出量,提高血压,两者合用生效快,且多巴酚丁胺可抵消硝普钠降低血压的不良反应[2]。(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β受体阻滞剂可单独或与以上药物联合应用,并能达到很好的降压效果。ACEI和β受体阻滞剂有减低心衰病死率,可代替强心利尿,扩血管的常规治疗[3]。(4)伴有支气管痉挛应用氨茶碱等支气管解痉剂,伴有呕吐者肌注胃复安,以及治疗其他并发症,而对于有脑血栓形成的,血降压至正常是危险的,因为这样可使脑动脉供血不足加重。这些患者,血压降至160~180/100~110mmHg较为安全。

      2 结果

      全部患者经紧急处理,50例在2h内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症状改善;32例并发脑梗死病人血压降至160~180/100~110mmHg;死亡4例,死因均为大量脑出血。

      3 讨论

      高血压急症是指需要立即降低血压,以防止或减轻靶器官损害的临床综合征[4]。按照美国JNC7和我国高血压指南[5],均将高血压分1、2、3级,并强调根据受损靶器官和伴随的临床症状引入危险性分层概念,上述高血压急症即属于危险性分层中的高危和极高危,需要紧急控制血压及相关危险因素。总结以上病例进行分析,对有不同并发症的高血压急症患者,其治疗也有区别,因此,应根据具体病人临床情况,进行个体化用药治疗。高血压危象患者主要为缩血管的血管活性物质增多,特别是在嗜铬细胞瘤患者,因此应首选酚妥拉明、亚宁定和拉贝洛尔。高血压脑病患者大多在血压下降数小时后症状完全消失,因此降压治疗同时起到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作用,由于血压下降5%就达到脑自主调节的下限,血压下降50%或超过50%可导致脑缺血,甚至脑梗死,因此第1h血压下降不应超过30%,24h血压达到160/100mmHg。治疗首选硝普钠,该药半衰期短,根据血压调节药物剂量,同时使用利尿药、脱水剂;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应将血压快速降至正常水平,以减轻左心负荷,首选硝普钠和利尿药。用药过程中应注意快速降压后引起的体位性低血压,尤其以应用酚妥拉明。硝普钠后较为常见,常在病人卧位起立时发生,表现为起立后摔倒、头昏等,应注意预防。防止高血压急症反复发作或复发,应坚持服用降压药,避免不规律或长期停服;尽量避免因情绪激动、寒冷或感冒等刺激引起的血压波动。

      【参考文献】

      [1] E.戈德伯格(美).心脏急症处理[M].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1983:130133.

      [2] 孟繁超,张瑞英.难治性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5,25(7):661662.

      [3]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心力衰竭治疗建议[J].中华心血管杂志,2002,30(1):723.

      [4] 项志敏.高血压急症的诊治[J].中国医刊,2002,37(10):810.

      [5] 罗雪琚.新高血压指南:JNC7[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3,(5):18.

    ↑上一篇:不同降压水平对血压控制正常的高血压病患者动脉僵硬度的影响
    ↓下一篇: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不同构型的十二导联心电图比较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