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心血管病学》

    血清胆红素浓度与冠心病的关系

    发表时间:2011-09-05  浏览次数:483次

      作者:吴艳梅,陈百为,张龙,陈丽娜  作者单位:1.西电集团医院 内科,陕西 西安 710077;2.西安市绝缘材料厂医院,陕西 西安 710082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胆红素浓度变化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 方法 选择100例冠心病(CHD)患者为观察组,100 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清胆红素水平。结果 冠心病组血清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直接胆红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血清胆红素浓度下降可能在冠心病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关键词】 胆红素;冠状动脉疾病;抗氧化剂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近年来其严重性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一般认为,CHD的发生发展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而氧化损伤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病理生理机制之一,机体的抗氧化能力与动脉粥样硬化以及CHD的 发病存在一定关系。胆红素是由含血红素的蛋白质(主要是血红蛋白)在肝细胞内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代谢转变而成,过去一直认为胆红素只是一种有效的临床检验指标,作为代谢废物其含量过高则可产生毒性。但近年来的大量研究表明,胆红素是有效的脂溶性抗 氧化剂,可抑制低密度脂蛋白氧化和动脉粥样硬化[1]。Schwertner等[2]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提出,胆红素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探讨血清胆红素浓度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作者观察了100例冠心病患者的 血清胆红素浓度,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冠心病组为本院2004年6月至2006年12月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符合WHO制定的冠心病诊断标准。其中男69例,女31例,年龄46~ 75岁(平均57.2岁)。对照组为本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其中男60例,女40例,年龄46~75岁(平 均56.9岁)。冠心病组与对照组均排除肝胆疾病、贫血及溶血、严重心衰、严重糖尿病等明显影响血清胆红素水平的疾病。

      1.2 检测方法

      所有对象均空腹12h后采肘静脉血3ml,采用钒酸盐氧化法测定血清总胆红素、直接和间接胆红素。采用Olymous AU-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盒由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1.3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以x-±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

      2 结 果

      冠心病组血清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 P <0.05);直接胆红素明显高于对照组 ( P <0.05) 。

      3 讨 论

      血清胆红素的升高多与肝胆疾病及某些血液病有关,与冠状动脉硬化程度的关系研究较少。Schwert-ner等[2]首次报道低浓度胆红素可能是冠心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血清胆红素的浓度下降50%,发生冠状 动脉病的危险性增加47%,这一发现已被一个针对有 早期家族性的前瞻性研究结果[3]所证实。Breimer等[3]观察到血清胆红素与冠心病呈“U”型关系,并得 出结论,在一定的范围内,血清胆红素的含量降低,则发生缺血性心脏病的危险性增加。国内文献[4]及我们这次的调查也得到相同的结果。近年来研究表明血浆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易受到氧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攻击而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形成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OX-LDL),OX-LDL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病理变化和损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低密度的脂蛋白氧化修饰过程,其一是细 胞加氧酶的作用,其二是细胞内活性氧产生,使LDL氧化,随着含氧化脂质低密度的产生,改变了内皮细胞 功能,造成内皮细胞损伤氧化修饰的LDL容易沉积在血管壁上,促进粥样斑块的形成,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冠状动脉阻塞或狭窄,形成冠心病。降低LDL浓 度已成为冠心病的基本防治措施之一[5]。胆红素具有的抗氧化作用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血清中生理浓度下的直接和间接胆红素能有效地抑制金属离子催 化的LDL修饰反应,而胆红素的这种抗LDL氧化修饰作用正是其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和降低冠心病危险性 的主要机制所在 [6]。

      本研究显示冠心病患者血清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明显低于对照组,直接胆红素明显高于对照组,与文献[4]报道相符,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降低主要为间接胆红素,推测胆红素的抗氧化作用主要为间接胆红素,但具体机制目前尚不明确,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综上所述,胆红素由于其特殊的生理性质可能具有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延缓冠心病进展的作用,故适度地提高血清胆红素浓度可能促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消退,这为冠心病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然而血清胆红素的浓度具体控制在一个什么范围安全有效尚无定论,是否存在性别差异,以及如何有效地提高血清胆红素的水平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McDonagh A F.Is bilirubin good for you [J] Clin Perinatol,1990,17(2):359-369.

      [2]Schwertner H A,Jackson W G,Tolan G.Association of low serum concentration of bilirubin with increased risk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J].Clin Chen,1994,40(1):18-23.

      [3]Breimer L H,Wannamethee G,Ebrahim S,et al.Serum bili-rubin and risk of heart disease in middle-aged British men[J].Clin Chem,1995,41(10):1504-1508.

      [4]田乃亮,陈绍良,马玉玲,等.血清尿酸和胆红素在急性冠状 动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J].临床荟萃杂志,2005,25(7):379 -381.

      [5]冯仁丰.血脂检验的临床应用导则[J].中国检验医学与临床.2004,3(2):126-129.

      [6]Hulea S A,Wasowicz E,Kummerow F A.Inhibition of met-al-catalyzed oxidation of low-density lipoprotein by free and albumin-bound bilirubin[J].Biochem Biophys Acta,19951259(1):29-38.

    ↑上一篇:杏丁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
    ↓下一篇:血浆脑钠肽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