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⒉号头皮针在心血管病患者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1-09-07 浏览次数:482次
作者:岑爱萍,胡琴 作者单位:解放军第八一医院 心血管内科,江苏 南京
【摘要】 目的 探讨在不影响输液滴速前提下提高心血管病患者静脉穿刺成功率。 方法 对396例静脉输液的心血 管病患者采用心力牌输液器输液,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16例,选用5 ⒉号头皮针;对照组180例,选用7号头皮针;进行手背静脉穿刺,由同一名护士操作,在输液高度90 cm时,测试两种型号头皮针的滴数,评估穿刺率及穿刺时的疼痛程度。结果 在90 cm输液高度时,5 ⒉号头皮针即可达到心血管病患者的输液要求,且疼痛小,穿刺率高,可起到保护血管的作用。
【关键词】 头皮针;心血管病;静脉滴注
临床实践中,静脉输液是临床护士最基本的一项 护理操作,而心血管病患者多为老年人,血管条件差,静脉输液疗程长,往往需要反复多次穿刺才能成功。笔者通过临床实践比较,为心血管病患者选用最适宜 的头皮针型号,既可减轻患者静脉穿刺时的痛苦,又起到保护血管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4年2月至2005年3月50~79岁心血管病住院患者396例,心肺功能基本正常,输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加入液体的药物对 滴速无特殊输注要求。
1.2 方法
首先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查对制度。将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16例,选用5 ⒉号头皮针;对照组180例,选用7号头皮针。均采用心力牌输液器(常州通达医疗器材有限公司),由同一名护士操作,穿刺部 位选择手背静脉,穿刺成功后保持头皮针斜面位置良好,局部液体无外渗。完全开放输液调节器,用秒表计 时1 min测定高度90 cm时的输液速度,每次静脉输液后请患者自诉疼痛程度。
2 结 果
穿刺成功率:一针成功率5 ⒉号头皮针为97.2%,7号头皮针为88.9%。输液速度:5 ⒉号头皮针为 (56.5±4.4)滴,7号头皮针为(90.5±6.1)滴。患者主诉5 ⒉号头皮针疼痛较轻,7号头皮针疼痛明显。
3 讨 论
3.1 5 ⒉号皮头针输液能满足心血管病患者输液速度要求
成人正常输液时根据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为60~ 80滴 • min-1[1],有心、脑、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静脉滴注应控制在40滴 • min-1 ,而有肺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应控制在20滴 • min-1[2 - 3]。本试验结果示在同一高度情况下选用5⒉号头皮针速度较7号针慢,但5 ⒉号头皮针在同一高度其输液速度完全能满足心血管病患者的输液要求。
3.2 5 ⒉号皮头针能减轻患者的痛苦
医学模式转变,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同时对护士减轻静脉穿刺时的疼痛要求也越来越高。选用5 ⒉号头皮针穿刺时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低 于7号头皮针,因此在为心血管病患者进行静脉输液时,护士应尽量选择5 ⒉号头皮针。
3.3 5 ⒉号皮头针能有效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
由于心血管病患者多为老年人,四肢浅静脉质硬,血管壁脆性大,缺乏脂肪衬托,滑动度大,加上静脉弹 性差,造成穿刺困难,静脉穿刺成功率低,应用5 ⒉号头皮针因管径较7号小,对表皮和血管的损伤程度轻,同一部位可以反复穿刺,能起到提高穿刺成功率和保护血管的作用。经过临床实践证实,静脉输液时使用5 ⒉号头皮针(除临床工作中对输液速度有特殊要求的液体如甘露 醇等应选择大号针头外)既能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减 轻痛苦,对血管损伤小,又不影响输液速度,是心血管 病患者输液首选型号。
【参考文献】
[1] 仲剑平.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M].第4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253.
[2]殷磊 .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161-371.
[3]湖南医科大学.医学临床“三基 ”训练(护士分册)[M].第3 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