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心血管病学》

    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探讨

    发表时间:2011-09-22  浏览次数:434次

      作者:包健敏  作者单位:湖北省中山医院,湖北 武汉 430030

      【摘要】目的:探讨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8例青年AMI的高危因素、诱因、临床表现及预后。结果:男性大量吸烟、兴奋、激动等为AMI高危因素。结论:青年人AMI预后好,重在预防。

      【关键词】 青年人,心肌梗死,临床特点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冠心病患者日益年轻化,青年人冠心病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本文对我院1992年至2007年收治的45岁以下年龄组的AMI患者共28例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为临床治疗及预防提供参考。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28例病例均符合WHO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年龄21岁~45岁,其中男27例,女1例。

      1.2 分析方法

      根据病历记载及后期随访,对患者家族史、烟酒嗜好、血压、血脂、血糖、诱因及先兆症状、临床表现、梗死部位、并发症、冠脉造影及预后进行调查。

      2 结果

      2.1 家族史

      28例患者中5例有高血压家族史,1例有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2例有冠心病家族史。

      2.2 烟酒嗜好

      吸烟者27例占96 %;吸烟20支/d以上16例,30支以上9例;吸烟指数<400的6例,占22%,吸烟指数400~600的12例,占44%,吸烟指数>600的9例,占33%。酗酒6例,占22%。

      2.3 血压、血脂、血糖

      本组高血压5例,占17.8 %,高血脂6例,占 21.4 %,糖尿病3例,占 10.7 %。

      2.4 诱因及先兆症状

      5例有心绞痛发作症状,21例以运动、兴奋、吸烟、精神紧张和睡眠不足为诱因。

      2.5 临床表现

      典型胸痛23例,心悸2例,上腹疼痛2例,气促1例。

      2.6 梗死部位

      前壁心肌梗死16例,下壁9例,广泛前壁1例,下壁+右室 1例,非Q波型心肌梗死1例。

      2.7 并发症

      心律失常5例,其中室性早搏3例,室性心动过速1例,室颤1例;房室传导阻滞3例;心源性休克1例。

      2.8 冠脉造影 28例患者有16例行冠脉造影术,其中单支病变8例,多支病变1例,正常或基本正常者5例,血管痉挛2例。

      2.9 预后

      本组患者除1例死亡外,其余均预后良好。

      3 讨论

      AMI是冠状动脉急性闭塞所致的心肌缺血、坏死。青年人AMI是AMI患者中一种特殊类型,有其自身特点。

      3.1 男性多见

      本组患者男性占96%,表明男性性别确实是一个独立的心血管疾病发病危险因子[1]。

      3.2 临床特征

      青年人AMI前驱症状少而轻,多自行缓解,这与动脉硬化程度轻,多为单支血管病变有关[2]。但是发病过程急骤,多有剧烈胸痛,心律失常多见,考虑在动脉硬化的基础上,在各种诱发因素的作用下致使冠状动脉痉挛,或斑块破裂出血造成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而急性闭塞时侧支循环尚未建立,所以缺血性胸痛症状较中老年重。本组冠脉造影结果正常或基本正常占有一定比例,确切机制可能为[1]:冠状动脉痉挛和血栓形成,或许还有血管内膜的不规则变化或小的斑块存在,而这些变化很小,因此在冠脉造影中不能显示出来[2,3],血栓可能自发性溶解。

      3.3 致病因素

      青年人AMI多于剧烈运动、兴奋、激动、吸烟及睡眠不足时发生。运动可提高动脉壁的敏感性,并使儿茶酚胺体内释放自发性增高,这些都是引起冠状动脉痉挛的直接因素,运动时游离脂肪酸增多等生化变化、心律失常、全身血管运动状态均可引起心肌灌注不足,运动后的一定时刻内为特殊的心肌灌注易损期。而国内外一些研究也发现,大量吸烟是年轻人冠心病的主要因素,其机制为:吸烟使交感神经亢进,血管内皮损伤,血小板聚集,冠状动脉痉挛,还可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并加重动脉硬化发展及血栓形成。曲秀芬报道,青年人吸烟者发生AMI的危险性是不吸烟者的7倍,吸烟>25支/d是不吸烟的13倍。

      3.4 预后

      青年人AMI并发症少,治疗后恢复正常生活时间短,生活质量高,预后好。

      综上所述,为减少心血管事件对青年人带来的伤害,不仅是发生AMI后给予积极治疗,更重要的是开展冠心病的一级预防,对青年人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卫生知识,提倡合理膳食,戒烟、减肥、进行有氧运动,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积极控制血脂血压,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心态等是降低发病率的主要环节。

      【参考文献】

      [1]English KM,Mandour O,Steed RP,et,al.Men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have lower levels of androgens than men with normai coronary angiograms[J].Eurheart J,2000,21:890894.

      [2]肖怀志,彭道泉.青少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J].中国心血管杂志,1997:2(3):192.

      [3]张均华,吴早敏.急性心肌梗死,现代冠心病[M ].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4:343.

    ↑上一篇:同民族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AT1R、ACE基因多态性比较
    ↓下一篇:溶栓后即刻PCI和直接PCI对急性心肌梗死无复流现象的影响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