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心血管病学》

    静脉注射胺碘酮转复快速心房颤动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11-09-28  浏览次数:429次

      作者:张群柱  作者单位:河南安阳,解放军71336部队卫生队

      【摘要】目的评价静脉注射胺碘酮转复快速心房颤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78例快速心房颤动给予胺碘酮150mg加5%葡萄糖液10ml静脉注射,10min注射完毕,观察30min后未转复可重复应用,继以0.5~1mg/min维持静滴24h,观察用药后2、6、12、24h转复率、心室率、不良反应。结果用药2h转复率30%,6h转复率55.6%,12h转复率70%,24h转复率82.3%,且用胺碘酮期间并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静脉注射胺碘酮转复新发快速心房纤颤安全有效,对于合并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尤其适用。

      【关键词】 胺碘酮,心房颤动

      快速心房颤动是需要紧急处理的常见病之一,心房颤动时因丧失了房室同步及心房的辅助泵作用,快速不规则的心室率可引起血流动力学恶化,引起患者明显的心悸不适,引发或加重心力衰竭,持续时间过长尚可形成左心房附壁血栓,增加脑卒中的发生率,因此心房颤动需要转复并能转复为窦性心律时一定要尽量给予复律治疗,在目前药物复律仍是较常用的方法,回顾笔者近年来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快速心房颤动,观察治疗后心房颤动的转复率,转复时间及安全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均发生在48h内,心室率大于100次/min的快速心房颤动患者78例,其中男49例,女29例,年龄38~82岁,平均(46.25±13.5)岁,排除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及束支传导阻滞、Q-T间期延长综合征、电解质紊乱、甲状腺功能亢进、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其中特发性房颤9例,冠心病35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6例,高血压心脏病18例,肺源性心脏病10例,心功能Ⅰ级43例,Ⅱ级26例,Ⅲ级9例。

      1.2治疗方法盐酸胺碘酮注射液(制剂由杭州赛诺菲安万特民生制药有限公司生产)150mg加入葡萄糖注射液10ml中静推,10min内推完,继以1mg/min持续静滴6h,后18h以0.5mg/min静滴。所有患者心电血压监护并记录心电图。

      1.3观察指标用药过程中持续心电血压监护,并于给药后2、6、12、24h记录心室率、心律、心电图及药物不良反应。

      2结果

      2.1转复时间及效果2h内转复率30%(23/78),6h内转复率55.6%(43/78),12h内转复率70%(55/78),24h内转复率82.3%(64/78)。

      2.2转复前后心室率及心功能情况用药后心室率明显下降,用药前心室率(136±23)次/min,用药后2h(120±16)次/min,6h(112±14)次/min,12h(88±12)次/min,24h(76±10)次/min。用药前后心功能及QT间期无明显变化。

      2.3不良反应9例出现不良反应,其中窦性心动过缓2例,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2例,减量或停药后可恢复正常,恶心、呕吐3例,给予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低血压3例,给予减慢给药速度、扩容、多巴胺升压等治疗后血压回升。

      3讨论

      心房颤动发生率高,危害性大,房颤初步治疗策略为心率和心律的控制。IA(奎尼丁)、IC(普罗帕酮)、Ⅲ(胺碘酮)抗心律失常药物均可能转复房颤,成功率60%左右,奎尼丁可诱发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增加死亡率,目前已很少应用。普罗帕酮也可致室性心律失常,严重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不宜使用。胺碘酮致心律失常发生率最低[1],已愈来愈受到临床重视。胺碘酮是一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具有多种离子通道作用,能延长各部心肌组织的动作电位和有效不应期,有利于消除折返激动和异位节律,能降低自律性,在治疗房颤时,可恢复及维持窦性心律,胺碘酮有钠通道阻滞作用,但没有1类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其既不增加死亡率又不影响心功能,还能提高心衰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2]。胺碘酮同时非竞争性阻断α受体和β受体,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减少心肌氧耗,扩张外周动脉,降低外周阻力,在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或心功能不全时可作为首选药物[3]。本观察显示开始静注胺碘酮时,转复房颤的有效率为30%,而后再持续静滴24h后转复的成功率可提高到82.3%,显示胺碘酮转复房颤的起效时间相对较晚,为了更快达到体内稳态血药浓度,胺碘酮初始应给予负荷量,负荷量越大起效越快,可缩短达效时间30%,同时也缩短达到体内稳态血药浓度所需时间[4],同时也应注意不良反应发生率也可能增多。本组观察患者中有3例出现血压下降,胺碘酮的降压作用与其扩血管作用有关,另一方面与静脉制剂的助溶赋形剂有关,国内生产的胺碘酮注射液应用聚山梨醇酯80为助溶剂,其本身具有一定的心血管活性作用,主要是降低血和负性肌力作用,静脉注射胺碘酮产生的低血压反应与其有关[4]。胺碘酮的降压作用使其十分适合用于高血压患者伴发的心律失常,但在应用过程中需注意密切监测血压。在合理掌握好用药方法后,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快速心房颤动是安全有效的,无严重不良反应,在心电、血压监测下可推广应用,尤其适用于合并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

      【参考文献】

      1叶任高.内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92.

      2蒋文平,杨向军.胺碘酮应用指南解读.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5,19(1):16-18.

      3陈炅,索冬卫.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并心房颤动的疗效.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8,2(24):127-128.

      4郭继鸿.胺碘酮的现代观点.临床心电学杂志,2007,16(2):144-148.

    ↑上一篇:变率成像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局部舒张功能研究
    ↓下一篇:血清脂蛋白(a)水平变化与急性冠脉综合征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