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其他》

    肝总管、胆总管梗阻性疾病的螺旋CT诊断及原因分析

    发表时间:2014-06-11  浏览次数:777次

    CT扫描胆总管梗阻性病变,胆总管管腔狭窄或者有连续性中断,胆总管有狭窄或者有异常的软组织肿块、高密度影等。胆总管结石往往表现为高密度影,继发性结石则以胆固醇类混合结石为主,其中胆固醇的成分约占75%以上,为胆囊结石或者肝内胆管结石排到胆总管引起的,CT扫描可能为等密度或者低密度影[1]。笔者通过对我院胆总管梗阻性疾病的螺旋CT诊断及原因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8年3月~2012年12月影像科110例疑似胆总管梗阻性疾病患者临床资料,男45例,女65例,年龄33~76岁,平均(51.5±11.8)岁,疾病情况:胆总管下段结石60例,胆管炎30例,壶腹癌12例,胆总管癌8例。患者通过手术病理证实和螺旋CT扫描进行分析临床资料。

    1.2方法:患者在CT扫描检查前保持空腹3~6 h,在进行螺旋CT扫描前40 min口服1.5%的泛影葡胺500 ml或纯水,在准备好扫描体位再口服泛影葡胺300 ml或纯水,采取仰卧位进行扫描。GE-Hispeed CT/e螺旋CT,调整电压为120 kV,扫描的层厚为0.5 mm,层间距为0.5 mm,矩阵为512×512,扫描完毕后向工作站传送图像,根据图像特点是否进行增强扫描,如果需要增强扫描,对患者注射碘海醇注射液,3~3.5ml/s,注射100 ml,进行双期或三期扫描。

    1.3观察指标:观察62例胆总管梗阻性病变定位定性诊断准确率情况。

    1.4统计学分析: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5.0建立数据库,计数资料通过百分率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62例胆总管梗阻性病变定位定性诊断准确率情况,见表1。胆总管梗阻性疾病定位及定性诊断符合率分别为100%、98.3%,定性诊断符合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胆总管解剖结构较为复杂,其发生梗阻性疾病的原因较多,可能由于肝胆管结石、炎性反应及肝胆肿瘤等,临床上诊断和鉴别诊断难度较大。胆总管梗阻的部位大多是在下段,其所在位置较深,因十二指肠和结肠的肠管内气体影响可能引起其不是十分清晰,超声诊断判定不准确,而核磁共振的场强相对较小,对其显示也不是十分理想。螺旋CT诊断成为临床胆总管梗阻性疾病较为常用的无创方式。胆总管梗阻性病变的影像学间接征象往往包括梗阻部位胆总管狭窄、闭塞,胆总管、肝内胆管有不同程度的扩张及胆囊扩大等,有些患者可能出现双管征[2]。有资料显示[3],胆总管结石CT表现往往如下几点:高密度的团块状结石伴有低密度胆汁为背景;类圆形的结石是对侧可以见到新月形的胆汁充盈,也就是半月征;沿着胆总管走行长条形高密度影,胆总管腔内形成铸型;扩张胆总管腔内可以见到点状或者片状的高低混合型的密度影。胆总管炎是胆汁淤积并发细菌性感染,引起胆总管管壁黏膜充血水肿,管壁有增厚。CT可见病变段胆总管狭窄,胆总管从病变狭窄部位向着胆总管近端逐步的扩张,从下向上呈现喇叭口样病变,有一些患者胆囊管壁有均匀的增厚,增强扫描有明显的强化。胆总管癌的影像学表现主要是呈现结节状改变,由胆囊管壁向胆总管管腔内突出软组织结节病灶,呈现菜花形状,一些患者的胆总管管壁有环状或者半环状的增厚。在病灶的大部分可能出现边界模糊,一些胆总管癌的病灶体积相对较小,血液比较丰富,瘤体可能没有明显液化坏死,增强扫描可能呈现明显强化,大多以静脉期为主。病变的胆总管可能出现狭窄和闭塞,多是以上段肝内外胆管扩张,如果病灶向胰腺内累及可能出现胰管的扩张进而出现双管征。

    壶腹癌往往可见软组织肿块向着胆总管腔内浸润性生长,绝大多数病变属于结节状,呈现典型的指套征,一些患者可能在十二指肠部有菜花状改变。笔者通过分析影像科诊断的110例胆总管梗阻性疾病患者临床资料,通过手术病理证实和螺旋CT扫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胆总管梗阻性疾病定位及定性诊断符合率分别为100%、98.3%。综上所述,螺旋CT可以清晰的对胆总管梗阻性疾病进行判定,对于其形成原因和良恶性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4参考文献

    [1]龚洪翰,何来昌,姜建,等.CT低张增强扫描在胆总管壶腹部梗阻诊断中的应用[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5,39(5):510.

    [2]胡晓坤,陈文昌,王明友,等.低张法CT检查胆胰管十二指肠连接区癌的效果分析[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4,20(4):331.

    [3]陈志刚.肝、胆总管梗阻性疾病的螺旋CT诊断及原因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248):168.

    ↑上一篇:饱和氢气盐水对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下一篇: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双心室再同步化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