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心血管病学》

    浅谈急性心肌梗死的药物治疗

    发表时间:2011-10-13  浏览次数:469次

      作者:孙希梅,王广杰  作者单位:265401 山东招远,招远市辛庄卫生院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急性的心肌缺血性坏死,其直接病因通常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继发管腔内血栓形成、血管持续痉挛,使冠状动脉完全阻塞,导致其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持续严重的缺血如超出相应心肌的耐受阈值,心肌的凋亡和坏死等不可逆过程则会发生,及时诊断是正确治疗的 基础。其治疗原则为:保护和维持心脏功能,挽救濒死心肌,防止梗死扩大,缩小心肌缺血范围,及时发现和处理心律失常、泵衰竭,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尽快给予再灌注治疗,降低心肌耗氧量。

      1 一般治疗

      1.1 卧床休息,吸氧;持续心电、血压和呼吸监测;建立静脉通道;立即给予ASA 300mg嚼服;镇静,半流质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1.2 镇痛 吗啡3mg iv,10~15min后可重复,总量≤15mg,其作用是镇痛和抗心肌缺血。

      2 再灌注治疗

      能使急性闭塞的冠脉再通,挽救缺血心肌,缩小梗死面积,保护心功能,有效解除疼痛,预防心室扩大和重塑,防止心衰发生;降低住院病死率,并改善长期预后。

      2.1 溶栓时的观察项目 (1)每15~20min询问1次,了解胸痛有无减轻和减轻的程度,仔细查看有无出血;(2)溶栓前、后3h内每30min描记心电图;(3)定时采血监测心肌酶及凝血项。

      2.2 溶栓剂的使用 尿激酶150万单位左右于30min静脉滴注,配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每日2次。

      2.3 AMI时冠脉再通的判断 (1) 心电图抬高的ST段在2h内回落50%以上; (2)胸痛迅速缓解,常在30min内缓解70%~80%以上,2h内基本消失; (3)2h内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 (4)血清CK-MB峰值出现提前(14h内)。

      具备上述4项中的2项可以判定为再通,但以CK-MB峰值提前出现可靠,其次为ST段回落。

      3 药物治疗

      3.1 硝酸酯类 早期应用此类药物可以减少心梗面积和有利于提高生存率。长效的制剂早期不建议使用。静滴硝酸甘油作用迅速。

      3.2 抗血小板制剂 阿司匹林在AMI第一天即给予,而且越早越好,首剂应嚼服以求迅速起效,另可选用塞氯匹定,潘生丁等。

      3.3 抗凝治疗 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每日2次,注意监测出凝血时间。

      3.4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应用ACEI有助于改善恢复期心肌重构,减轻左室的扩张和功能障碍,延缓、降低心力衰竭的发生率。

      3.5 β受体阻滞剂 可降低心肌耗氧量,止痛、缩小梗死面积,抗心律失常,抑制重构。

      3.6 调脂药物 AMI使用他汀类药物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近年应用较广。

      积极的药物治疗在AMI治疗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尤其在我国目前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的情况下,积极的药物治疗仍然是绝大多数地区的主要治疗手段。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内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93-296.

    ↑上一篇:沅陵县农村居民高血压患病率调查
    ↓下一篇: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体会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