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儿科学》

    肠道细菌过度生长与婴儿腹痛的关系

    发表时间:2009-08-22  浏览次数:666次

      作者:邵荣波 陈红雁    作者单位:132000吉林市儿童医院

      【关键词】  肠道菌群 过度生长 腹痛

      人体正常微生物群是微生物与其宿主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微生物群、宿主和外环境共同构成的生态系统。正常情况下,这个生态系统是互相平衡的,既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对宿主非但无害而且有益。在外环境发生变化时,宿主及与微生物间的平衡遭到破坏所引起的病理过程为微生态失调。      肠道内的微生物群因各生态区的外环境和生理功能不同而变化。肠道正常微生物群除细菌外,还有少量的病毒、支原体和螺旋体等。      肠内菌群失调与胃肠功能障碍互为因果。由胃肠功能障碍引起肠内菌群失调,致使肠内有害菌如难辨梭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不能被及时清除,反之过度生长,引起肠道感染,引起肠壁屏障作用受损,这种由于肠瘀滞引起小肠或结肠内细菌过度生长,称之为小肠细菌过度生长,临床上表现为单糖或双糖吸收不良、持续性腹泻等。以往的儿科杂志有文献报道,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是小婴儿腹痛和腹泻的病因之一。我们进行了预试验,探求腹痛症状是否可以归因于小肠细菌过度生长以及应用抗生素是否可以缓解腹痛症状。      在随机双盲的试验中,8例婴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甲硝唑10mg/(kg·次),日3次口服;对照组给同样外形和味道的安慰剂。在实验前后均进行呼气氢测定和大便检查。病例纳入标准:年龄4~16周,每天哭闹>3小时,每周>3天,持续时间>3周;所有患儿均为足月顺产,无先天缺陷,无呕吐,无腹泻或其他消化道器质性疾病的证据。      试验之前,患儿父母需要完成一个基本的评估表格,同样的表格在治疗1周结束时也要由患儿父母再填写。治疗期间,儿童的症状表现每天都通过这份表格的内容来评价,父母对患儿表现的记录在过去研究婴儿腹痛时曾被采纳,药物的不良反应也通过这来监测,同时所有患儿都要进行大便常规和难辨梭状芽胞杆菌毒素的检测。      另外,在实验开始和结束时,所有患儿均须进行呼气氢试验,试验前为了获得呼出气的样本,用5号的鼻胃管安置在唇端,插入鼻孔1cm,持续4小时,若每次测定可以经过鼻胃管获得2个不同的样本及不一致的结果,需重复测定。      制定了基础水平标准后,口服葡萄糖负荷量7.5mg/kg,接下来的90分钟内每隔15分钟测1次呼出气氢含量(用12i微量分析仪测定可以精确至百万分之一的精度)。      结果表明:甲硝唑和安慰剂的作用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两组均无明显有效性。另外我们记录了婴儿哭闹的次数,两组婴儿的平均哭闹次数均无明显改变,但也未见有明显不良反应。      除了探求甲硝唑对改善腹痛症状是否有益,本试验的另一个目标是求证呼气氢含量能否监测患儿在给治疗后是否收益。      在我们的研究中,治疗前有4个患儿呼气氢试验异常,经过了1周治疗后其中2例转为正常;对照组1例患儿(s6)在治疗后评价时“稍好转”,然而试验组1例患儿(s3)在治疗后由“稍好转”变为“更差”而呼气氢试验却由异常变为正常。      在这个限制性的研究中,呼气氢试验与治疗好转之间无明显关联,另外接受甲硝唑组病人在呼气氢试验时无明显改善。实际上试验组1例患儿(s4)治疗后呼气氢试验由正常变为异常了。      对治疗的有效性和呼气氢试验的特异性均采用了X2检验和多因素相关分析,无统计学意义。      在以往的研究中,我们已经证明了呼气中氢含量水平高与婴儿腹痛间有统计学意义。      在我们的试验中50%的呼气氢试验异常的患儿在治疗后减为38%的患儿异常,且这可能与乳糖的不耐受无关,并且结肠细菌可以导致呼气氢试验假阳性。但呼气氢试验是非损伤性的检查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方法,方便易行。最精确的方法是小肠组织的病理活检,但这很少应用,因为它是损伤性的检查且价格比较昂贵。另外这种方法可能会有很多假阴性,因为这种方法存在采样误差及厌氧菌很难培养出来。      以前还没有报道认为依靠呼气氢试验来证实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是小婴儿腹痛的病因;然而有报道认为儿童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是导致腹泻、腹痛的病因之一。在成人,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已经被公认是肠易激综合征的潜在致病因素,治疗这些患者的肠道细菌过度生长可以使其临床症状得以改善。      但在本研究中,给予甲硝唑的试验组患儿与给安慰剂组患儿没有明显差异均无明显有效性。

      表1  甲硝唑和安慰剂作用比较(略)

      HT-前:试验前呼气氢试验;BHT-后:治疗后呼气氢试验;A:不正常;N:正常。

    【参考文献】   1 de Boissieu D,Dhaussain M,Badoual J,et al.Small bowel bacterial overgrowth in children with chronic diarrhea, abdominal pain,or both.J Pediatr,1996,128:203-7.

      2 Metcalf TJ,Irons TG,Sher LD,Young PC.Simethicone in the treatment of infant colic:a randomized,placebo-controlled,multicenter trial.Pediatrics,1994,94:29-34.

      3 Moore DJ,Robb TA,Davidson GP.Breath hydrogen response to milk containing lactose in colicky and noncolickyinfants.J Pediatr,1988,113:979-84.

      4 Miller JJ,McVeagh P,Fleet GH,et al.Breath hydrogen excretion in infants with colic.Arch Dis Child,1989,64:725-9.

      5 Stahlberg MR,Savilahti E.Infantile colic and feeding.Arch Dis Child,1986,61:1232-3.

    ↑上一篇: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下一篇:儿童糖尿病的治疗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