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儿科学》

    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46例病原学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发表时间:2009-06-22  浏览次数:712次

    作者:吴祥红,梅梅,王显鹤,孟庆云    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3 【摘要】    目的:了解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构成及药物敏感情况,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对46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痰培养阳性者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培养阳性菌中革兰阴性杆菌37株,革兰阳性球菌9株;阳性率前三位致病菌分别为肺炎克雷伯杆菌(14株)、大肠埃希菌(8株)、D群非肠球菌(5株);肺炎克雷伯杆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复方新诺明敏感,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环丙沙星、亚胺培南敏感。结论: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构成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治疗前的痰培养值得临床重视。 【关键词】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病原学 药敏试验  Aetiology and Medicine sensitivity of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in 46 children  WU Xianghong,MEI Mei,WANG Xianhe,MENG Qingyun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amusi University,Jiamusi 154003,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have an understanding of aetiology and sensitivity to medicine in acute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LRTI) so as to guide clinical medication.Methods:The susceptibility test was carried out in the 46 cases of positive sputum culture in our department between 2006 and 2007.Results:Gram negative bacilus strains were 33 and Gram positive coccus strains were 9;Klebsiclla pneumoniae(K.pneumoniae) was the most common(14 strains),followed by Escherichia coil(E.coli)(8 strains),D-branch non-Enterococcus(D.non-Enterococcus) (5 strains).The susceptibility test showed that K.pneumoniae was susceptible to imipenem,amikacin,piperaxillin salium/tazobactam slium and co-trimoxazole,and E.coli was susceptible to amikacin,ciprofloxacin and imipenem.Conclusion:Gram negative bacilus strains are main pathogens of LRTI in children. It is necessary to have the susceptibility test before antibiotic therapy.

      Key words:acute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aetiology; susceptibility test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病,下呼吸道感染包括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哮喘伴感染和支气管异物伴感染等疾病,在发展中国家,病原体一般以细菌感染多见,而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则随着年代不同而变迁[1]。为了解本地区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病原菌分布情况,为临床经验治疗提供参考,为了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笔者对我院儿科2006—04~2007—06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痰培养阳性者46例进行了药物敏感试验,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04~2007—06痰培养阳性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46例。男30例,女16例;年龄6d~13岁,其中年龄1个月~1岁20例,1~3岁12例,3~6岁5例,6~13岁9例。

      1.2  方法          入院后均选用一次性吸痰管负压吸取呼吸道分泌物送实验室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测定。

      2  结果        根据对46例痰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肺炎克雷伯杆菌14例,阳性率为21.88%,大肠埃希菌8例,阳性率为12.5%,其他常见的细菌均可见到,且同时分离两种菌者1例为肺炎克雷伯菌和施氏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复方新诺明敏感,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环丙沙星、亚胺培南较敏感。      2.1  病原体种类及其构成情况

     见表1。表1  46例痰培养病原体种类(略)      2.2  病原体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情况结果

      见表2,3。表2  14株肺炎克雷伯杆菌的药敏情况(略)表3  8株大肠埃希菌的药敏情况(略)

      3  讨论

       肺炎是儿童的常见病,在发展中国家,肺炎病原以细菌性为主[2]。又由于儿童免疫力低,且儿科患者无论在门诊或住院,都给予抗生素治疗,故而使条件致病菌在儿童中感染率升高。本组病例均在门诊已用抗生素治疗,对抗生素不敏感,对青霉素或二、三代先锋霉素治疗效果差,产生耐药,重者产生菌群失调,有霉菌感染。从46株病原体组成情况看,革兰阴性菌感染占主要地位,主要致病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肠杆菌中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较高且主要见于1岁以下的婴儿,与文献符合[3]。本组病例药敏分析显示:对肺炎克雷伯杆菌有较高敏感率的药物依次为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复方新诺明其敏感率较高大于64%。对大肠埃希菌有较高敏感率的药物依次为阿米卡星、环丙沙星、亚胺培南敏感率较高大于62%。提示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青霉素并非首选,而倾向于应用头孢类,尤其第二、三代头孢及青霉素类复合制剂(添加B内酰胺酶抑制剂)。由于广泛应用抗生素,产生耐药和药物敏感性降低的情况,而阿米卡星及环丙沙星虽然敏感率较高,但由于其毒副作用,临床应用常受到限制。亚胺培南敏感率较高对多种细菌敏感,故对于长期应用抗生素或多种抗生素耐药的细菌感染,亚胺培南是比较有效的可选的抗生素之一。本研究表明,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病原菌种类多,耐药情况较复杂,并且真菌占一定比例。所以对支气管肺炎的患者要及时做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敏感的抗菌药,使用广谱抗生素时既要选择对致病菌有效,也要特别注意防止二重感染,不宜过度使用抗生素,及时了解细菌分布及耐药的情况[4],提高用药的安全性与合理性,提高治愈率。

    【参考文献】    [1]杨静薇,陆权,张慧燕.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研究[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1,10:512514

      [2]戴绚.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93例病原学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J].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2007,4(2):147149

      [3]龙元珠,刘建梅,吴爱民.小儿肺炎235例病原学临床分析[J].实用临床医学,2004,5:8586

      [4]王雪峰,姜之炎,董丹,等.小儿肺炎840例常见病原分析[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5,20:2392

    ↑上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小儿脑性瘫痪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下一篇:四君子汤对早产儿30例免疫功能的影响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