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儿科学》

    影响儿科教学质量的成因与对策

    发表时间:2010-03-11  浏览次数:598次

    作者:杨方源,彭娟,王水琳     【摘要】  近年来,医院重医疗、轻教学,临床教师带教意识淡薄,加上社会因素的干扰,实习生提前介入考研、求职、择业,影响了临床教学质量。对此,广西桂林医学院针对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明确了办院思想,制定了临床教学质量评估标准,强化了临床教学管理,增强了带教意识,尤其是探讨了影响儿科教学质量的成因与对策,提高了临床教学质量。

        【关键词】  临床教学;医学生;质量;儿科

        医学是一门不断地将医学知识的创新及创造性应用于各领域的医学服务学科。面向新世纪,培养融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的高质量医学人才是高等医学教育的核心和目标[1]。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作为医学教育的走向,终身学习作为合格医生的基本素质已经为教育界和广大的医务工作者所认同[2]。而临床教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医学生多角度规范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儿科作为临床学科之一,医学生在学习儿科学时普遍感到难学、难记。因而影响了儿科临床教学质量的提高,故近年来我们对影响儿科教学质量的原因进行了认真分析,找出对策,加大对儿科学习的管理,增强儿科临床教学意识,提高了儿科教学质量。

        1  影响儿科教学质量的若干因素

        1.1  对儿科特殊性的了解未达成共识  综合医院的儿科是一个小科室,许多人都觉得儿科只是成人的缩影,很简单,加上儿科又是社会效益大于经济效益,独生子女家长要求高,而患儿病情瞬息万变,解释工作稍做不到位,就会产生医疗纠纷,故从事儿科工作风险大,加上收入低于成人科室,实习生也常不重视儿科实习,同时儿科医生所面对的主体绝大多数是不能表达或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不适或难以顺利进行体格检查的患儿,因而要求儿科医生应具有更扎实的临床基本功、敏锐的洞察力、高超的采集病史技巧与语言沟通技巧,这些在传统的儿科学教材中并未涉及。其实,小儿从生命开始直到长大成人,整个阶段都处于不断生长发育的过程,与成人有许多不同之处,而不同年龄患儿之间也是不尽相同,往往同一种疾病的诊断标准在患儿不同年龄,甚至不同天数都是不相同的,危重患儿的液体疗法更是复杂多变,每天一个样,天天不一样,用药量与中毒量的接近等,这些都是成人科室无法相比的。只有了解儿科的特殊性,才会重视儿科。带教老师应注意强调儿科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调动医学生对儿科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唤起求知之乐。

        1.2  医院对儿科临床教学重视不够  医院领导、医护人员对儿科临床教学工作认识和重视不足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之一。近年来,医院为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自然而然地出现重医疗、轻教学的做法;在人才引进方面也注重经济效益好的或手术科室,日常工作中医院领导往往忙于医疗卫生开发和重点学科的建设,未能把临床教学工作纳入医院中心工作的位置;在设备引进方面,要收回成本,医院对儿科倾斜不够,造成儿科设备陈旧,年轻医生和学生学不到新东西、新知识,故大多学生对儿科实习不感兴趣。从而影响了儿科临床教学计划的顺利完成。

        1.3  儿科教师带教意识淡薄  儿科临床带教老师同样肩负着医疗与育人的双重职能。由于儿科工作繁杂,治疗一个患儿常需付出几倍于成人的时间,但收入在综合医院儿科永远是居后,他们的付出与报酬不成正比,导致带教老师在教学工作中积极性不高。近年来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出现了医教矛盾的困扰,医疗与教学相比,医疗带来的经济效益更直观,社会作用更突出,加上目前职称评定强调外语水平、科研、论文量化指标,对临床教学量的多少及教学效果并不注重,从而导致临床教学意识淡薄,甚至认为参加教学是一种负担。

        1.4  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毕业生供大于求,毕业生自主择业及考研对临床教学存在一定的冲击。医学生毕业实习期间不得不忙于应聘,参加省、市人才交流会,忙于写自荐书,在很大程度上分散了实习精力,有的明知择业无望,也还是到处奔波,严重影响了临床实习。用人单位对应聘学历的高移,本科生就业越来越难,导致应届毕业生报考研究生数大增,他们不得不把大量精力用在考研的复习准备上。据我校近年统计,考研人数逐年增加,而达到研究生入学考试分数的仅占报考人数的10%左右,真正录取的只占5%,多数榜上无名,他们忙于各种考研辅导班,大部分临床实习时间付诸东流,加上多数学生毕业后不打算搞经济效益较差的儿科,从而使儿科临床教学质量严重下降。

        2  提高儿科临床教学质量的措施

        2.1  坚持重教强医、科学办院的方针  针对上述诸多不利因素,我院采取了相应措施,收到了显著效果。明确教学医院不同于其他医院,除了具有救死扶伤的共性任务外,更重要的是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的办院思想。使领导及教师都明白,教学工作也不能脱离医疗单独发展,必须以医疗为依托,以科研为先导,做到教、医、研3个方面互相促进,协调发展,坚持重教强医、科技兴院的办院方针。

        2.2  为加强临床教师的带教意识,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  近年来,我校每年定期召开教学会议,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了临床教学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等一系列相应对策,使临床教师认识到,带教老师不仅是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者,也是合格人才的塑造者,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学医院必须提高临床教师的带教意识,认真肩负起教书育人的重任。同时制定了《临床教师考核条件》、《教学事故的认定及处理决定》、《临床教学质量评估标准》,鼓励教师多写教学论文,把教学质量作为年度考核及晋升晋级的重要标准,儿科每年90%以上课程由讲师以上有经验的教师担任。还加强教学查房,坚持一病一课制度,引导学生进行病例讨论,强化儿科特点与学生实践技能训练,严格学生出科考试-考核制度,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3  教育学生摆正实习、考研、就业的关系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要正确理解《执业医师法》的法规,既不能因为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操作能力而不遵循法规,也不能因为医学生没有行医执照而忽视临床操作能力的培养,尤其儿科,患儿家长大多要求高,学生动手机会少,带教老师应做到放手不放眼,唤起学生求知之乐。针对毕业生求职、择业形势严峻,带教时向学生宣传有关就业政策与规定分析就业形势,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当前社会对医学人才需求的趋势,适时调整学生的择业目标和就业心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按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思路,改变过去用人单位和学生双向选择的无序状态,有计划地举办毕业生供需洽谈会,保证正常临床教学秩序。为教育学生摆正临床实习与考研、择业的关系,我们组织学生进行学习讨论,使他们明确全面系统的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不可缺少的环节,只有在实习时规范地掌握好综合医学技能、如儿科与妇产科、小儿外科、内科、耳鼻喉科等边缘学科的关联,才能适应未来社会向全科医学发展的需求。从而调动了医学生对儿科临床实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儿科临床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尹晓娟,何念海,薛媛.儿科临床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探讨.现代医学卫生,2005,21(4):497.

        2  易著文,王秀英.儿科学临床教学方法研究.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74.

            作者单位: 541001 广西桂林,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

     

     

    ↑上一篇:浅论危重新生儿转运系统对救治危重早产儿的重要作用
    ↓下一篇:骁悉在儿童风湿病中的应用进展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