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儿科学》

    如何处理长期服用镇静剂的孤独症患儿

    发表时间:2010-03-18  浏览次数:591次

        作者:王艳华,姜文厚     【关键词】  孤独症患儿

        许多年龄较大的孤独症患儿,都有长期服用镇静剂的病史,多者有十余年,少者也有几年的时间。由于这些患儿长期服用镇静剂,造成患儿大脑生长发育受到抑制,同时镇静剂的副作用,使患儿的动作缓慢,反应迟钝,目光呆滞。一旦停用镇静剂,患儿轻者睡眠不好,重者自伤严重,情绪烦躁,无法控制。这让许多家长处于两难的选择境地,迫于无奈,只好继续服用。临床应用最广泛的镇静剂为氟哌啶醇、维思通等,副作用表现为锥体外系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震颤麻痹综合征,静坐不能,急性肌张力障碍,迟发性运动障碍。其中迟发性运动障碍多发生于用药数月或数年,症状复杂、治疗困难。

        如何能够减少镇静剂的用量,减轻镇静剂的副作用,是这些家长和医务人员需要首先选择的治疗方案。经过多年对孤独症的治疗实践,笔者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和干预方案。现介绍如下。

        1  方案

        (1)要注意观察患儿的表现,尽量将镇静剂的用量控制在最小剂量,不要因为自己的主观想法,随意给患儿增加剂量。(2)根据患儿的年龄及相关症状,适当服用一些较平稳的中成药,如六味地黄丸、养血安神丸、柏子养心丸、麻仁滋脾丸、知柏地黄丸等。一方面,可以减少患儿的烦躁情绪,另一方面可以改善大便困难等不适症状。(3)注意患儿是否因身体某些疾病不能表达,而产生烦躁情绪(以痒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4)对年龄在10岁以下的患儿,可以经常用梳理头皮、摩擦背部的方法保持其情绪稳定。(5)对进入青春期的患儿,进行体育锻炼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大量体力运动可以消耗过多的精力,减少不良情绪的发生。锻炼每天要在2h以上,以跑跳为主,可以慢跑与快跑相结合,还可以打球、跳绳、游泳等,因人而异。

        坚持以上做法,就可以明显地改善患儿的烦躁及自伤情绪,从而减少镇静剂的用量,减轻其副作用。

        2  讨论

        在治疗儿童孤独症的时候,国内许多医生延续传统的方法,为了减少患儿的多动症状,在患儿还是几岁的时候就应用镇静剂。这些镇静剂在患儿的体内大量积存,造成患儿大脑发育的停滞,同时出现的椎体外系症状,也使患儿极为痛苦。这些做法是对患儿极不负责的。国外相关报道,在患儿7岁以内已经禁止应用镇静剂,对年龄较大的患儿在应用镇静剂的时候,也是极其慎重,需要经过多名专家反复检查确定,有必要应用镇静剂来控制的时候才能应用,而且剂量极小,他们很清楚应用镇静剂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一旦应用镇静剂,剂量就只能越用越大,并且为终身服用,而且患儿各脏器功能的发育也将停滞。

        临床许多医生对应用镇静剂的危害还没有真正认识到,所以需要儿科医务工作者切身从患儿的利益出发,尽量保存患儿的能力,增加患儿生活自理能力。

     

     

    ↑上一篇:新生儿头皮静脉采血与股静脉采血的比较
    ↓下一篇:布洛芬与血尿的相关性研究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