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儿科学》

    提高儿科临床实习教学质量的体会

    发表时间:2009-06-22  浏览次数:756次

    作者:陶仲宾,李宇宁,王洁

    【摘要】  为了提高儿科临床实习的教学质量,首先,带教老师要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文化素养;其次,制定教学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是提高学生临床技能的重要措施;第三,加强实习学生医患沟通技能的培养是提高临床兴趣、避免医疗纠纷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临床实习;教学体会;儿科

        临床实习教学是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联系的桥梁,是培养学生逐步建立科学的临床思维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教学阶段,是继续完成和达到教学计划所规定的目标的最后环节,是整个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就提高儿科临床教学质量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1教师的素质是搞好临床教学的基础由于当代科学一体化趋势正在不断增强,各学科之间联系越来越广,作为一名合格的儿科临床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师德和合理的知识结构。儿科教师除应具备本专业知识结构,同时还必须广泛涉猎其他学科知识、理论。由于新时期医学科学知识面宽,学生的兴趣爱好广泛、思想极其活跃,因此教师还应注重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培养,以获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追求更高的教学成效。

        2制定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大学毕业生供大于求,毕业生自主择业及考研对临床教学存在一定的冲击。医学生毕业实习期间不得不忙于应聘,参加各种人才交流会,忙于写自荐书,在很大程度上分散了实习精力,严重影响了临床实习。为提高儿科临床实习教学质量,我们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1)每周教学查房1次,病例选择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疑难,主要由主治医师以上老师担任。遇到一些较特殊又有教学价值的病例,由相应专业组的老师组织讨论后,再介绍国内外的相关新知识。在出科调查中,学生普遍认可这种教学方式。(2)每周举办科内专题讲座1次,内容要根据学生实习中所遇到的一些病种进行讲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容易掌握。(3)每周进行1次黄昏巡视,主要巡视各种疾病的阳性体征,加强学生对阳性体征的认识。(4)坚持出科考试制度,考试内容主要是教学查房病种及实习阶段所见病种,并结合儿科基础理论知识,实行闭卷考试,按标准严格评分。(5)出科前除理论考试外,应进行问诊、体格检查、病历书写、查房基本操作的考核,由带教老师根据学生实际能力对每一项考核内容进行评分。(6)制度执行情况及时记录,教学组每月小查、每季度大查,分管教学的带教老师督促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

        3注意临床能力的培养儿科医生所面对的主体绝大多数是不能表达或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不适或难以顺利进行体格检查的患儿,因而要求儿科医生具有扎实的临床基本功、敏锐的洞察力、高超的采集病史技巧与语言沟通技巧。如何在两个月的实习中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培养起兴趣,是我们带教老师长期以来探讨的问题。如何让学生跳出书本,杜绝跟着老师查房不开口、不动手、不动脑的现象,是我们长期坚持的主导思想。临床技能是要求医学生掌握的最基本最核心的技能,而目前以技术主导的医疗服务使得年轻一代的医学生依赖现代技术设备,见物不见人,忽视基本技能训练的倾向越来越明显。学生初上临床,没有经验,接诊时往往不知所措,东一句,西一句,病史问不清楚,抓不住主要矛盾。实习过程中一切围着教师转,处于被动地位,学习情绪不能充分调动起来。针对上述情况,我们结合儿科的临床特点,重点抓好实习生的病历书写、基本操作、临床思维3个方面的教学。要求每个实习生至少完成3份完整病历,管2~3张病床。每天至少查房1次,尤其是早上提前半小时上班,先查看所管病人,掌握病情。在正式查房时,先由实习生汇报病情,然后提出诊治意见,带教老师再结合病人,提出该疾病相关的知识,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培养他们正确的临床思维能力,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通过多形式的教学方式,如启发式、参与式、互动式、讨论式教学,促进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实习期间,尽量安排实习生进行基本操作,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得到了很好的结合。

    ↑上一篇:浅谈儿科学与温病学的关系(一)
    ↓下一篇:前列腺素E1辅助治疗小儿喘息性呼吸道疾病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