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儿科学》

    孟鲁司特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研究(附97例分析)

    发表时间:2010-04-20  浏览次数:634次

      作者:李青,郑铁花,周武斌

      作者单位: 1 430080 湖北武汉,武钢总医院妇幼保健所  2 435006 湖北黄石,武钢大冶铁矿医院儿科

      [摘要]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在儿童哮喘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 将97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48例和常规治疗加用孟鲁司特组49例,观察患儿急性期症状消失的时间及PEF升高的幅度及各级哮喘患儿6个月内累积吸入糖皮质激素的总量及速效受体激动剂的总量,并比较两组患儿升降级治疗的例数。结果 两组哮喘患儿急性期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间PEF的改善幅度比较在一级哮喘患儿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在二、三级哮喘患儿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于吸入糖皮质激素和吸入速效受体激动剂用量的比较,同样在一级哮喘患儿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在二、三级哮喘患儿孟鲁司特组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同时在对照组的二、三级患儿分别有35.3%(6/18)和25.0%(3/12)降级治疗,而在孟鲁司特组的数据为57.9%(11/19)和53.8%(7/13)。结论 对于轻度持续和中度持续的哮喘患儿,加用孟鲁司特有助于缓解病情,减少糖皮质激素和β2受体激动剂的用量,而对于轻度间歇的哮喘患儿无明显帮助。

      [关键词] 孟鲁司特;白三烯;哮喘;儿童

      全球支气管哮喘防治创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GINA)强调哮喘的病理基础是由多种炎症介质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国内外近20年来有关半胱氨酰白三烯(Cysteinyl leukotrieneC4,D4,E4;CysLTs)的研究成果肯定了白三烯其代谢产物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1]。白三烯作为一种重要的炎症介质参与了气流阻塞、气道高反应性及炎症细胞聚集等基本病理过程。而且哮喘急性发作期和稳定期患者的外周血液、尿液、肺泡灌洗液中的白三烯水平同正常人群比较均有明显的升高[2],提示对哮喘患者进行白三烯治疗的必要性。孟鲁司特作为一种强效选择性白三烯D4受体拮抗剂,是新一代非甾体抗炎药物,能选择性抑制气道平滑肌中白三烯多肽活性,并有效预防和抑制气道平滑肌中白三烯所导致的血管通透性增加,气道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和支气管痉挛,能抑制变应原激发的气道高反应性[3]。为评价孟鲁司特治疗儿童哮喘的有效性,我们对97例哮喘患儿进行临床验证。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4年1月~2006年1月门诊和住院并纳入社区哮喘管理的5~13岁病情在一~三级的哮喘患儿97例,均符合文献[4]的诊断及病情分级标准。将患儿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48例和孟鲁司特组49例,两组间性别、年龄、病程、病性程度等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

      1.2.1 治疗 对照组遵循GINA推荐的以吸入糖皮质激素为基础的分级长期规范化治疗方案,对于一级哮喘患儿,在急性期症状控制后继续服用5天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商品名普米克,下同)然后停用;二级哮喘患儿长期应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没有加用吸入型长效β2受体激动剂;三级哮喘患儿长期应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加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所有哮喘患儿在急性期的治疗以吸入速效型β2受体激动剂(特布他林,商品名为喘康速)为主。孟鲁司特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商品名为顺尔宁,杭州默沙东公司生产)口服,5 mg/d,连用6周。

      1.2.2 观察 对所有病例随访观察6个月。所有患儿每天早晚各测PEF 1次,每天记哮喘日记。记录患儿急性期症状消失的时间及PEF升高的幅度;记录一级哮喘患儿6个月内人均累积吸入糖皮质激素的总量和二、三级哮喘患儿日均吸入糖皮质激素的量并记录各级哮喘患儿人均吸入速效β2受体激动剂的总量;比较两组患儿升降级治疗的例数。

      1.2.3 统计学方法 测定的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各组间对照采用t检验。

      2 结果

      两组哮喘患儿急性期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1,两组间PEF的改善幅度比较在一级哮喘患儿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在二、三级哮喘患儿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2,对于吸入糖皮质激素和吸入速效受体激动剂用量的比较,同样在一级哮喘患儿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在二、三级哮喘患儿孟鲁司特组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3、表4。同时在对照组的二、三级患儿分别有33.3%(6/18)和25.0%(3/12)降级治疗,而在孟鲁司特组的数据为57.9%(11/19)和53.8%(7/1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表1 两组患儿急性期临床症状、体征改变情况比较注:与常规治疗组比较,*P>0.05表2 两组患儿人均PEF改善幅度比较 注:与常规治疗组比较,*P>0.05;与常规治疗组比较,**P<0.05表3 两组患儿人均吸入型糖皮质激素用量比较注:与常规治疗组比较,*P>0.05;与常规治疗组比较,**P<0.05表4 两组患儿人均吸入型速效β2受体激动剂用量比较 注:与常规治疗组比较,*P>0.05;与常规治疗组比较,**P<0.05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及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共同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患。白三烯是花生四烯酸的代谢产物,它能诱发哮喘病人的气道和其他组织产生大量的前炎症反应,即平滑肌痉挛、血流改变、血浆渗出、黏液分泌和炎性细胞活化[5],因此白三烯在哮喘炎症中扮演重要角色。抗变态反应炎症治疗是整个哮喘治疗的基础。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是一类新的非糖皮质激素拮抗药,能抑制气道平滑肌中的白三烯活性,并预防和抑制白三烯导致的血管通透性增加、气道嗜酸粒细胞浸润和支气管痉挛,能减轻变应原、运动等诱发的支气管痉挛[4]。本研究发现,加用孟鲁司特可以改善二、三级哮喘患儿的PEF,减少吸入糖皮质激素及吸入速效β2受体激动剂的用量,并且有利于二、三级哮喘患儿病情缓解,降低其哮喘严重程度的级别。这与相关文献报道一致[6]。同时我们也观察到孟鲁司特对于病情处于轻度间歇的一级哮喘患儿作用不明显,其PEF的改善及糖皮质激素和β2受体激动剂的用量均无明显减少。这可能与哮喘患儿体内白三烯水平与病情程度呈正相关[7]有关。另外在本次研究中我们还发现加用孟鲁司特对于哮喘患儿急性期症状的改善并未显示出明显的优越性,这可能与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和糖皮质激素有不同的作用机制有关。糖皮质激素主要作用于炎症连锁反应的起始阶段,而白三烯受体拮抗剂主要作用于炎症反应的迟发阶段,且体内糖皮质激素并不能影响气道半胱氨酰白三烯的产生[8,9]。

      通过本次临床研究,我们认为对于轻度持续和中度持续的哮喘患儿,加用孟鲁司特有助于缓解病情,减少糖皮质激素及速效β2受体激动剂的用量,而对于轻度间歇的哮喘患儿是否有必要联用孟鲁司特尚待进一步的相关基础与临床研究。

      [参考文献]

      1 Green SA, Malice MP, Tanaka W, et al. Increase I urinary leukotriene LTE4 I acute asthma: correlation with airflow limitation. Thorax,2004,59:100-104.

      2 Keizo K, Hiroshi T, Shintaro T, et al. Circadian characteristics of urinary leukotriene E4 in healthy sujects and noctural asthmatic patients. Chest,2001,120:1822-1828.

      3 刘莹.顺尔宁.中国新药杂志,2001,10(2):136-137.

      4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试行).中华儿科杂志,2004,42(2):100-104.

      5 Barmes NC, Smith LJ. Biochemistry and Physiloergy of the leukotrience. Clin Rew Alley Immunol,1999,17:27-42.

      6 Knorr B, Franchi LM, Bisgaard H, et al. Montrlukast, a leukotriene receptor antagonist,for the treatment of persistent asthma in children aged 2 to 5 years. Pediatr,2001,108:48.

      7 郑春盛,林青,林莉婷,等.小儿哮喘与白三烯关系的研究.福建医药杂志,2003,25(3):167-168.

      8 Lofdahl CG, Reiss TF, Alelf J, et al. Randomised, placebo controlled trial of effect of a leukotriene receptor antagonist,montelulast, on taperint inhaled corticosteroids in asthmatic patients. Br Meel J,1999,319(7202):87-90.

      9 Villaran C, Shane J, Neill O, et al. Montelukast versus salmeterol in patienst with asthma and exerciseinduced bronchoconstriction. J Allergy Clin Immunol,1999,104(3pt1):547-553.

     

    ↑上一篇:小儿泪道探通最适时间的探讨
    ↓下一篇:综合治疗痉挛性脑瘫17例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