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儿科学》

    氨茶碱早期干预治疗对早产儿呼吸暂停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2-03-06  浏览次数:534次

      作者:张淑兰,杨天纪  作者单位:宁夏西吉县人民医院,宁夏 西吉 756200

      【摘要】 目的 探讨氨茶碱早期干预治疗对早产儿呼吸暂停的影响及安全性。 方法 72例患儿分为治疗组42例,在生后尚未发生呼吸暂停时即给予氨茶碱静滴早期干预治疗;对照组30例,在发生呼吸暂停后使用氨茶碱治疗。结果 生后1周内治疗组有3例发生呼吸暂停,对照组有18例发生呼吸暂停,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7 ,P<0.01) 。结论 早期干预治疗能显著降低呼吸暂停的发生率。

      【关键词】 氨茶碱;早期干预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

      近年来早产儿逐渐成为新生儿领域的重要问题[1]。笔者对早产儿尤其是极低体重儿在其出生后尽早应用氨茶碱干预治疗,能显著降低早产儿呼吸暂停的发生率,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5年6月-2008年5月收治早产儿72例,男38例,女34例,胎龄(33.4±1.12)周,出生体重(1332±260)g。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30例,两组在出生体重、胎龄、入院时的时龄和并发疾病以及住院期间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治疗组入院后(尚未发生呼吸暂停),即予静脉滴注氨茶碱负荷量4mg/kg(单剂)+5%葡萄糖注射液5-10ml静滴20min,12h后给维持量0.4-0.6mg/(kg•h),24h维持。用药期间如有呼吸暂停发生,每次加量0.1mg/(kg•h),如无呼吸暂停发生,则逐渐减量改口服1-2mg/(kg•次),q 12h×3d停药,总疗效5-7d。对照组在发生呼吸暂停时先予机械刺激,如无效而呼吸暂停反复发作则给予氨茶碱,用法用量疗程同治疗组。两组患儿在防治呼吸暂停同时均积极治疗合并症,如吸入综合征、感染、代谢性酸中毒、贫血等。

      1.3 疗效判断标准[2]:显效,用药48h内呼吸暂停停止发作者;有效,用药72h以上仍有呼吸暂停者,但呼吸暂停发生的次数比以前减少大于50%;无效,用药72 h以上仍有呼吸暂停者,呼吸暂停发作的次数比以前减少小于50%。

      2 结果

      两组疗效的比较见表1。表1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n,%)注:两组总有效率比较,χ2=10.67,P<0.05

      3 讨论

      早产儿呼吸暂停是指呼吸停止≥20s伴有短期发绀或心动过缓,发病率为23%,住院早产儿的发病率可达40%-70%[3],胎龄28-29周的早产儿呼吸暂停发病率可达90%[4-5];出生体重≤1500 g ,胎龄在33周以下的早产儿,约50%-70%发生呼吸暂停;<1000g 的早产儿几乎 100% 有呼吸暂停发生,发生率随胎龄增加而逐渐减少。由于其严重威胁早产儿的生命安全,同时致低氧血症,可造成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故早期干预治疗十分重要。

      本组资料显示,对照组是在呼吸暂停发作时,先予机械刺激,或用面罩接呼吸囊作加压呼吸,如无效而呼吸暂停反复发作则给予氨茶碱治疗,总有效率70.00%;治疗组早期应用氨茶碱干预治疗,总有效率95.2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呼吸暂停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常与胎龄成反比,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发病率越高。有人认为其病因与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发育不成熟有关,呼吸中枢对二氧化碳升高的反应性差,引起呼吸调节障碍,氨茶碱可兴奋呼吸中枢,解除呼吸抑制。但在发生呼吸暂停后使用氨茶碱有相当部分效果不太理想。我们对呼吸暂停进行早期干预治疗,结果显示呼吸暂停的发生率显著降低,并且减少某些合并症的发生。

      氨茶碱的缺点是半衰期短,治疗安全范围较窄,不良反应多,如有烦躁、心动过速、胃肠道反应、高血压等,能严密检测其血药浓度则更为安全。对于早产儿在应用氨茶碱防治呼吸暂停的同时,还应积极治疗合并症或相关疾病,才能有效控制呼吸暂停的发生[6]。

      【参考文献】

      [1] 陈超. 早产儿的临床问题与处理[J].临床儿科杂志,2005,23(4):253-256.

      [2] 李迎春,王华.氨茶碱伍用纳洛酮治疗早产儿原发呼吸暂停疗效观察[J].小儿急救医学,2005,12 (4):277-279.

      [3] 杜立中.极低早产儿呼吸暂停的有关问题[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2,17(7):394-395.

      [4] 韩玉昆,金汉珍,黄德琨,等.实用新生儿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78-180.

      [5] 孙眉月.极低出生体重儿并发呼吸暂停[J].小儿急救医学,2002,9(1):1-2.

      [6] 徐雅琴,刘晓艳,张育才.预防性持续应用小剂量氨茶碱对极低体重儿呼吸暂停的影响[J].临床儿科杂志,2009,27(3):282-283.

    ↑上一篇:大剂量丙种球蛋白佐治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观察
    ↓下一篇:学前儿童性早熟临床特点及夏枯草治疗效果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