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儿科学》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佐治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2-03-06  浏览次数:582次

      作者:蔡绵碧1,张虹梅2  作者单位:1.雷州市人民医院,广东雷州 524200; 2.雷州市妇幼保健院

      【摘要】 目的:观察大剂量丙球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毛细支气管炎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和观察组29例。对照组采用吸氧、镇静、止咳、平喘、肾上腺皮质激素、抗生素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球400~500 mg/kg,1次/d连用3d,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喘息缓解时间及咳嗽、喘鸣音、湿啰音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佐治毛细支气炎有良好疗效。

      【关键词】 毛细支气管炎;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

      毛细支气管炎又称喘憋性肺炎,2岁以内发病,尤以1~6个月小婴儿多发,喘憋和肺部哮鸣音为其突出表现,多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所致,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药物。由于重症常并发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治疗比较棘手。我院儿科自2005年以来,使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佐治毛细支气管炎收到了良好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5年2月至2006年12月期间在我科住院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58例,全部均符合诊断标准[1]。58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9例,男18例,女11例;年龄<6个月20例,~1岁7例,~2岁2例。对照组29例,男16例,女13例;年龄<6个月19例,~1岁8例,~2岁2例。两组患儿均急性起病,入院均有咳嗽、喘憋、气促、肺部满布喘鸣音及湿啰音;胸部X线示肺纹理增多,肺野内有小点片状阴影或透亮度增高;周围血白细胞正常或减少。入院时两组患儿性别构成、年龄、病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采用常规治疗,包括吸氧、镇静、止咳、平喘、肾上腺皮质激素、抗生素等,合并心衰者可给予洋地黄类药物及利尿剂。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丙种球蛋白400~500 mg/kg,静脉注射,1次/d连用3 d。

      1.3 疗效判断 参照张霞平报道[2],治愈:治疗5~7 d,咳嗽、喘憋、气促消失,肺部喘鸣音及湿啰音消失;好转:治疗5~7 d,咳嗽、喘憋减轻,气促缓解,肺部喘鸣音减少,湿啰音消失;无效:治疗7 d以上症状、体征无好转。

      1.4 观察指标 仔细观察并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和体征变化,包括咳嗽、喘憋、气促、湿啰音及喘鸣音等。

      1.5 统计学方法 两组间率的比较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缓解时间 观察组各项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疗效比较

      2.2 临床疗效 观察组治愈27例、治愈率93 %,对照组治愈19例、治愈率66 %,观察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2.3 不良反应 两组患儿均未发现与用药明显相关的不良反应。

      3 讨论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2岁婴幼儿发病率高,尤其是6个月以下婴幼儿。临床表现为咳嗽、喘憋、发热,重症患儿全身缺氧体征明显,往往出现呼吸衰竭、心力衰竭、代谢性酸中毒或出现腹胀和胃肠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且相当部分患儿会发展为哮喘,所以有效控制毛支意义重大[3]。病原学研究表明毛细支气炎的主要病原体是呼吸道合胞病毒(RSV),Gardner认为属Ⅰ型变态反应[4]。还有研究表明,反复发作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IgE水平明显高于普通型[5],IgE重链Fc受体与IgE结合释放出诸如组胺等各种与变态反应和炎症有关的生物活性物质,使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平滑肌收缩[6],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Chanoch认为属Ⅲ型变态反应[4],抗原抗体复合物与补体结合,补体被激活,释放出过敏毒素,引起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出组胺、趋化因子等生物活性物质,从而使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6]。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机理为:静注丙种球蛋白能迅速提高血清IgG水平,补充大量RSV-SIgG中和抗体,有加速呼吸道病毒的清除效应,使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患儿鼻腔排病毒减少,血氧分压增高。提供高滴度中和抗体,功能性封闭单核巨嗜细胞的Fc受体,与病毒性自身抗体给合,中和其作用或形成免疫复合物被内皮系统清除,抑制补体介异的免疫损伤,抑制细胞因子IL-6、IL-8的产生,这些细胞因子参与了其发病过程,并可能在气道炎症和阻塞中起重要作用,从而有助于减轻机体炎症性损伤。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和改善宿主防御功能,严重激素依赖哮喘患儿使用后可减少激素用量,具有免疫调控作用,增强免疫功能,促进低下的免疫功能恢复正常[7]。根据临床观察,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疗效确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参考文献】

      [1]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99-1200.

      [2] 张霞平.氧驱动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喘乐宁及爱全乐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50例[J].临床医药,2006,15(20):49-50.

      [3] 赵玉歧.婴儿喘息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进展[J].新医学,2006,38(8):543-545.

      [4] 吴瑞平,胡亚美,江载芳.诸神棠实用儿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165.

      [5] 张正霞,罗运春,蔡晓红.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儿科杂志,1999,17(2):84.

      [6] 龙振州.医学免疫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53.

      [7] The PREVENT Study Group.Reduction of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hospitalization among premature infants and infants with 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 using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immune globulin prophylaxis[J].Pediatrics,1997,99(1):93-99.

    ↑上一篇:早产儿医院感染与侵入性操作相关性分析
    ↓下一篇:氨茶碱早期干预治疗对早产儿呼吸暂停的影响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