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儿科学》

    小儿不典型肺炎78例临床特点分析

    发表时间:2012-10-22  浏览次数:613次

      作者:杨显贵  作者单位:辽宁 鞍山,鞍山市中心医院儿科

      【摘要】 目的 总结不典型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 分析78例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联合应用阿奇霉素/红霉素、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单味中药喜炎平等抗病毒药物治疗。结果 78例患儿经联合治疗均有效,大多数热退在1周内,但咳嗽等症状大多数在1~2周消失,且多数患儿出院时肺部片状阴影未完全吸收。结论 不典型肺炎的临床表现具有非特异性,故疑似患儿应早做胸片检查,以免漏诊,确诊后应给予综合治疗。

      【关键词】 肺炎/诊断; 呼吸道疾病; 儿童,学龄前

      肺炎是儿科临床常见病,引起肺炎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多种,而以细菌最为常见。不典型肺炎是由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立克次体、病毒及其他一些不明微生物引起的肺炎,其临床表现常不典型[1,2]。典型肺炎的临床表现有发热、咳嗽、咯痰、气促、发绀等症状及肺部异常呼吸音及固定啰音等体征,临床特征明显,易于早期诊断,而不典型肺炎在早期甚至整个病程中缺乏明显的肺部体征,易被延误诊断甚至漏诊。分析78例不典型肺炎患儿联合应用大环内酯类、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综合治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004/201103辽宁省鞍山市中心医院儿科收治住院的缺乏肺部体征而胸片有肺实变阴影的不典型肺炎患儿78例,其中男37例,女41例;年龄6个月至3岁23例,~7岁29例,~10岁13例,~14岁13例。入院时发病时间4~13 d。

      1.2 诊断标准

      目前关于非传染性不典型肺炎的诊断尚无统一标准,笔者参考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中的诊断标准[3]。

      1.3 纳入标准

      (1)符合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标准;(2)年龄1个月至14岁。

      1.4 排除标准

      (1)入院时肺部查体有明显固定啰音体征;(2)胸部X线检查为支气管肺炎改变。

      1.5 治疗方法

      78例不典型肺炎患儿均采用联合给予阿奇霉素/红霉素、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C反应蛋白或白细胞升高者),同时加以喜炎平/炎琥宁单味中药抗病毒等治疗,有高热不退者给予小剂量甲基泼尼松龙短期治疗,出现喘息者辅以喘乐宁、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有心肌损伤者给予维生素C、果糖、辅酶Q10等营养心肌治疗。

      1.6 观察指标

      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治疗效果。

      2 结果

      2.1 实验室检查结果

      入院后(发病后7、10、15 d)查血支原体抗体(MP-IgM)检查,阳性63例(80.8%);入院后次日(均是发病后5~14 d)血中9种病毒抗体检测,阳性35例(44.9%),其中3种病毒2例,2种14例,1种19例,主要是柯萨奇病毒、腺病毒,少数是呼吸道合胞病毒、EB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血常规白细胞>10.0×109/L者18例(23.1%);C反应蛋白升高57例(73.1%);心肌酶升高41例(52.6%);尿常规异常(血尿/蛋白尿/管型尿)29例(37.2%);拍胸片时间距离发病时间1~3 d 17例(21.8%),4~7 d 43例(55.1%),超过7 d 18例(23.1%)。

      2.2 治疗效果

      78例患儿经治疗均有效。患儿咳嗽消失时间及退热时间见表1。表1 患儿咳嗽消失时间及退热时间

      3 讨论

      本研究中78例患儿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病初肺部听诊均未闻及湿性啰音,少数有异常呼吸音,肺部体征不明显,均经X线确诊为肺炎,因此,此类患儿早期摄片利于诊断。患儿X线胸片/肺CT改变以单侧肺野出现大片状阴影为主,少数为双侧肺野出现大片状阴影;治疗后多数患儿肺部阴影吸收缓慢,症状消失后仍需一段时间X线改变才恢复正常。本研究中患儿年龄分布特点以4~7岁儿童的发病率最高,约占37.2%,其次是6个月至3岁儿童,约占29.5%,发病年龄偏低,可能与小儿免疫功能不成熟有关。

      本研究患儿病原体检测,以肺炎支原体为主,这与既往文献报道相符[4],肺炎支原体是儿童非典型肺炎的主要病原体,笔者对患儿进行2~3次(发病后7、10、15 d)血中支原体抗体检测,呈阳性时间多数较晚,在10~15 d,故临床应注意支原体的检查。但笔者发现有近半数患儿合并有1~3种病毒感染,因血中病毒抗体检测费用较高,仅给予检测1次,故或许实际阳性率会更高,检查结果发现病毒主要是柯萨奇病毒、腺病毒,少数是呼吸道合胞病毒、EB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故儿童不典型肺炎经常是多种病原体的混合感染。检验结果提示有半数以上合并心肌损伤,有1/3合并有一过性肾脏损伤,这些情况较常见于肺炎支原体、病毒混合感染时。因此,患儿入院后联合给予阿奇霉素/红霉素与喜炎平/炎琥宁治疗,白细胞、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者给予联合应用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治疗,同时给予雾化、保护心肾等辅助治疗,疗效很好,多数患儿在治疗3 d即退热,但咳嗽等症状、体征却消退较慢。

      鉴于不典型肺炎临床特征的非特异性给临床早期发现和诊断带来的困难,对临床可疑患儿应给予早期摄片;此外,不典型肺炎应注意病原的检查,尤其是肺炎支原体。在临床治疗时应给予综合治疗,尤其是大环内酯类药物和抗病毒药物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赵湖珊,吕利雄,朱长青,等.不典型肺炎135例的临床特征和转归分析[J].世界感染杂志,2005,5(2):137139.

      [2] 庞保东,刘寅,曹丽华,等.儿童非典型肺炎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的探讨(附87例临床分析)[J].中国综合临床,2004,20(4):369370.

      [3]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试行)[J].中华儿科杂志,2007,45(2):8390.

      [4]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041205.

    ↑上一篇:儿童生长痛45例临床探讨
    ↓下一篇:儿童单纯性肥胖研究现状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