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儿科学》

    小儿脑性瘫痪引导式教育疗法的研究现状

    发表时间:2012-09-17  浏览次数:651次

      作者:曲笛,王雪峰  作者单位:沈阳,辽宁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曲笛),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王雪峰)

      【摘要】目的分析国内引导式教育疗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的研究现状。方法 制定文献的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及文献检索策略,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网络版数据库、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和重庆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时间范围为19940101/20090531,获得国内有关脑瘫引导式教育的相关文献;对16年间国内医学期刊正式发表的105篇关于脑瘫引导式教育疗法的适应证及疗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引导式教育的介入年龄以3岁以上为主要目标,一般以3,6,12个月为主要疗程。结论 引导式教育对患儿的早期介入能有效减少或减轻脑瘫症状的发生,且介入的越早,坚持时间越长,效果越好;引导式教育是从整体观念出发的全面康复,对治疗脑瘫患儿可起到显著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脑性瘫痪/康复; 引导式教育; 康复训练; 文献检索; 综述

      引导式教育(conductive education),是由匈牙利学者Andras petǒ教授在1945年为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儿童创立的一种综合治疗法[1]。petǒ教授主张对脑性瘫痪(简称脑瘫)儿童进行全面的康复训练,而目前引导式教育也是世界上公认治疗小儿脑瘫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引导式教育依据运动生理、神经生理,并以教学、讲授学,心理学、音乐、哲学等理论为基础,以娱乐性、节律性、意向性激发患儿的兴趣及主动参与意识,在轻松愉快的学习过程中,提高孩子的学习动力,培养儿童学习的积极性。采用引导、诱发和节律性意向等引导式方法,使脑瘫患儿在体能、语言、智力及社会交往各个方面得到同步发展;促使患儿人格得以发展,不断提高个人的欲望和需求,促进机体发挥最大代偿潜能以达到正常运动模式的重建,提高患儿生命质量[2]。

      20世纪80年代香港痉挛协会辖下的各中心应用了引导式教育,近年来其取得的成果已受到同行们的广泛关注[3]。现分析国内近年来引导式教育疗法治疗小儿脑瘫的研究现状,以便在临床治疗中更好地运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纳入标准 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文献被纳入:(1)文献发表时间:19940101/20090531(共16年);(2)临床干预因素:引导式教育疗法;(3)以临床疗效观察为主要目的的汉语类文献。

      1.2 文献排除标准 排除流行病学研究类、临床检验指标研究类、影像学研究类、并发症研究类、动物模型研究类及中国大陆地区以外的文献。

      1.3 文献检索策略

      1.3.1 数据库 中国生物医学文献网络版数据库(CBM)、中国知识网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重庆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CQVIP),检索文献起止时间均为19940101/20090531。

      1.3.2 检索策略 中文检索词:儿、脑瘫、脑性瘫痪、引导式教育,并组成不同检索式进行检索。

      1.3.3 原文获取途径 检索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

      2 结果

      2.1 引导式教育脑瘫患儿年龄分布 在历年发表文献中,有105篇符合纳入标准且不符合排除标准,共涉及脑瘫患儿2 897例,按不同年龄段进行归类,<1岁的330例(11.4%),1~3岁的686例(23.7%),>3岁的1 881例(64.9%)。可见引导式教育的介入年龄以3岁以上患儿为主要目标。

      2.2 脑瘫患儿引导式教育疗程与疗效的关系 105篇文献中涉及引导式教育疗程的相关类文献共35篇,文献中提及的引导式教育疗法疗程为1个月的8篇,3个月的17篇,6个月的7篇,12个月的4篇,其他时间4篇,其中3篇文献中涉及多个疗程对比。结果表明引导式教育一般以3个月为疗程,可根据患儿病情适当延长治疗时间。

      3 讨论

      引导式教育是从整体观出发的全面康复,对患儿进行引导式教育,能更接近患儿的心理特征,为患儿今后生活打下牢固基础;使患儿在运动、语言、智能、社交、情感、心理等方面得以发展,从而克服由于正常机能缺失在心理、人格方面所引起的其他问题,使患儿更好的融入社会。作为一种综合的康复手段,引导式教育适用于不同年龄的脑瘫患儿,尤其对3岁以上的患儿效果更好。但有研究者发现引导式教育介入时患儿年龄越小,其发育指数就越高。曾爱珍[4]将98例患儿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分别采用引导式教育和一般疗法治疗后,采用ADL平均指数的计算结果来衡量引导式教育的疗效。结果表明,经过引导式教育的脑瘫患儿,在运动姿态、认知、语言及总发育指数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袁新茂[5]将30例患儿按5岁以下及6岁以上分成两个班,采用引导式教育疗法并配戴矫形器治疗,总有效率达73.3%;且观察年龄在6岁以下的患儿康复效果较好。因此,引导式教育的早期介入是脑瘫患儿康复的前提和基础,且介入的越早,坚持时间越长,效果越好。

      引导式教育是一种教育与治疗相结合的综合体系。以儿童为中心,通过一系列精心策划的课程,不断对患儿输入良好的运动感觉信息,促进其脑部成熟分化,形成习惯性动作;同时通过身体各部的主动运动与被动运动,加强脑皮质的活动能力,使运动功能障碍与智力低下儿童得到包括运动、语言、智能、社交、情感及个性等方面的发展。但这种治疗的介入,需要相当长的治疗时间。从本研究结果中不难看出,引导式教育的疗程多集中在3个月,且疗效与疗程呈正相关,与范篆玲等[1]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笔者在文献研究中发现,对于引导式教育疗效的判断,多数研究者采用GMFM和DDSTR量表进行评测。引导式教育的目标是使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儿童能在体能、语言和智力等方面同步发展,所以对他们的评价应全面综合地进行[6]。Reddihough等[7]在澳大利亚进行引导式教育时,使用Vulpe Assessment Battery(VAB)对133例儿童在粗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听理解和表达)、认知能力、组织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更衣、修饰、进食、入厕、社会交往和游戏)方面做出全面地评价。

      引导式教育采用正常的教学方式,如音乐、舞蹈、游戏、表演等,将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语言疗法、感觉统合以及中医按摩疗法融入其中,要求患儿主动参与,并确保患儿在学习过程中充满兴趣和动力,使患儿在体能、语言、和智能活动同步发展。随着社会文明和经济的高速发展,脑瘫儿童的康复要求越来越高,引导式教育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但中国式引导式教育的组织设计应考虑到国情、地域、生活习惯等的不同,不能完全照搬国外的模式。因此,创建中国式引导式教育疗法体系尤为重要,这也是今后引导式教育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范篆玲,陈瑛,弓月娥.50例脑瘫儿童应用引导式教育康复训练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杂志,2003,15(12):765766.

      [2] Reed ES.An outline of a theory of action systems[J].J Mot Behav,1982,14(2):98134.

      [3] Yamashita Y,Matsuishi T.The effectiveness of early intervention for verylowbirthweight infants[J].No To Hattatsu,2002,34(2):153157.

      [4] 曾爱珍.引导式教育的早期介入对脑瘫儿的影响[J].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35(3):433435.

      [5] 袁新茂.引导教育及矫形器治疗脑瘫儿童30例临床报告[J].中国民政医学杂志,1997,9(6):333334.

      [6] 吴卫红.脑瘫儿童特殊教育的方式:引导式教育[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3,9(5):259260.

      [7] Reddihough DS,King J,Coleman G,et al.Efficacy of programmes based on Conductive Education for young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J].Dev Med Child Neurol,1998,40(11):763770.

    ↑上一篇:智能运动训练系统对提高脑性瘫痪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
    ↓下一篇:儿童扁桃体切除术对免疫功能影响的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