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儿科学》

    中西医结合治疗少儿慢性鼻窦炎

    发表时间:2012-06-15  浏览次数:746次

    黄无限(四川省什邡市中医院,四川什邡618400)

    [关键词]中西医;少儿;慢性鼻窦炎

    少儿慢性鼻窦炎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中慢性上颌窦炎占90%以上。本院耳鼻喉科采用西医治疗上颌窦穿刺冲洗术和负压置换术配合中医药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配合中医药治疗比单纯用西医西药治疗其治愈率、好转率明显提高,治疗时间明显缩短,不良反应极小,患儿家属更乐于接受。我科于2003年1月~2009年12月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治疗386例,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X线片或者CT扫描共确诊慢性鼻窦炎538例,其中男276例,女262例。双侧上颌窦炎216例,单侧上颌窦炎322例,年龄5~15岁,病程1个月~3年。治疗时间7d~2个月。

    1.2治疗方法:根据患儿及其家长对中药治疗的认可度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共386例)和西医治疗组(152例)。两组均采用上颌窦穿刺冲洗,并置管保留。冲洗1次/d,先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后,注入少许妥布霉素、甲硝唑或者庆大霉素交替使用。冲洗无分泌物后再冲洗2~3d。对年龄太小,不接受上颌窦穿刺冲洗的患儿用负压置换疗法,同样先用生理盐水清理上颌窦分泌物,再负压吸入稀释后的庆大霉素或妥布霉素液。西医治疗组用广普抗生素口服治疗。

    1.3疗效评定:①痊愈:鼻塞、流脓涕、头昏、头痛等症消失,鼻腔黏膜无充血糜烂,鼻腔无脓性分泌物。②好转: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但鼻腔仍有少量清稀粘涕,冲洗无脓液。③无效:症状有所改善,但停药或停止冲洗后又恢复如初,鼻腔仍有大量脓涕,冲洗仍有脓液。

    2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见表1,中西医组平均治疗11d,西医组平均治疗14d。中西医结合组明显优于西医组。

    3讨论

    鼻窦炎中医病名为鼻渊,又有;鼻漏、鼻渗、脑崩等名。《素问.气厥论》曰:“胆移热于脑……浊涕下不止也。”《张氏医通.卷八》:“鼻出浊涕,即今之脑漏是也……要皆阳明伏火所致。”

    少儿因体质和发育的特殊性,鼻渊多以肺脾气虚为主,症见鼻塞流涕,涕粘白量多,舌质淡,苔白,脉弱。全身症见伤风后鼻塞加重,面色少华,纳差肢倦,易患上呼吸道感染等。治以温肺健脾,散寒通窍,方用为苍耳子散合温肺止流丹或参苓白术散加减。

    日久郁积化热,鼻流黄涕,涓涓量多不止,嗅觉减退者为脾胃湿热合甘露消毒丹加减;鼻涕黄浊,伴头痛,舌黄、口苦者,为胆府郁热,合龙胆泻肝汤加减。

    根据年龄大小酌量应用,每天1剂,水煎温服,3次/d。

    由于上颌窦开口在窦内侧壁上部,不利于引流,由此,小儿上颌窦炎占鼻窦炎的90%以上。因此,对上颌窦炎的治疗尤为重要。少儿因鼻腔窦腔发育欠完善,黏膜组织脆弱,血管淋巴丰富,清洁自卫能力低下,加上机体抵抗能力较弱,罹患鼻窦炎后除鼻部症状外,全身尚可出现精神萎靡、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体质下降、抵抗力下降易患上呼吸道感染并可继发贫血、风湿、及肾病等。有少数患儿可表现为鼻窦炎局部症状较少,却成为慢支炎或哮喘等疾病的炎性病灶,应引起广泛重视。

    中医治疗主要针对肺脾气虚,进行全身性的调节,疏风散邪,宣通鼻窍,扶正祛邪,解毒排脓、抑制细菌生长,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增强抵抗能力,恢复鼻腔黏膜和纤毛正常运动。配合中药治疗,比单纯运用西医西药治疗,效果明显提高很多,而且治愈后不易复发,并且不良反应比西药小很多。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慢性上颌窦炎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全身免疫力低下、机体变态反应增高,局部致病菌的感染及窦口引流不畅等因素,儿童作为一特殊群体,免疫力低下,一旦受凉,鼻黏膜肿胀可致鼻窦炎形成恶性循环,而单纯西医的抗生素和激素为主的治疗,随着耐药菌株、二重感染的出现,以及激素抑制机体免疫功能而在临床中显现其不足的一面,本院采用上颌窦穿刺冲洗和鼻窦负压置换术,不失为治疗小儿慢性化脓性上颌窦炎的最好办法,有利上颌窦自然引流,促进了上颌窦炎的尽快恢复,而中药的应用标本兼治,扶正祛邪,注重了整个机体的平衡,两者结合起到了取长补短,互相补充的作用,临床应用中比单用西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使绝大部分患者免于手术。

    ↑上一篇:氯胺酮复合丙泊酚辅助小儿骶管麻醉的临床体会
    ↓下一篇:小儿结核性腹膜炎误诊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