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妇产科学》

    剖宫产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产妇康复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4-01-17  浏览次数:555次

    近年来,随着围产医学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医疗卫生保健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剖宫产适应证逐渐扩大,剖宫产率也显著升高[1] 。为减轻产妇的不适及痛苦,促进母婴早日康复,对2010年 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64例剖宫产产妇,分别于围手术期给予护理干预,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64例剖宫产产妇,年龄20~40岁,平均(28.6±4.8)岁;单胎58例,双胎6例;其中前置胎盘28例,胎儿窘迫20例,瘢痕子宫1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4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2例。两组产妇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围手术期给予个性化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2.1 术前护理:于手术前1天晚上至手术前禁食禁水,禁止服用药物,禁止抽烟。术前了解患者既往疾病史及近期治疗情况,完善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血小板等各项检查。给予静脉滴注奥曲肽0.3 mg加0.9%的氯化钠溶液250 ml,持续静脉滴注,降低产妇门脉压力[2] 。

    1.2.2 术中护理:协助患者取左侧卧位,双膝屈曲,术中密切观察产妇的呼吸、心率、血压等各项生命体征。给予持续中流量氧气吸入,氧流量适宜。护理人员密切配合医师手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避免术中各种意外的发生。

    1.2.3 术后护理:①母婴抚触:于剖宫产前协助产妇去除内衣,协助产妇以舒服的仰卧位解开上衣。给新生儿戴好帽子,穿好尿裤后,将新生儿以俯卧位置于产妇裸露的胸前,头位于产妇双侧乳房之间,脸偏向一侧,注意背部保暖,可覆盖毯子及婴儿衣物。指导产妇将一只手置于婴儿背部,另一只手托住婴儿臀部,以保证婴儿的安全。指导产妇多与新生儿进行轻声说话、触摸新生儿皮肤、低声呼吸、抚摸新生儿头部、亲吻等交流[3] 。②母乳喂养指导:于24~48 h内常规应用抗生素,鼓励产妇坚持给新生儿每天吸吮奶头至少8~10次,以刺激催乳素产生及射乳反射的形成,从而使乳汁分泌时间提前,乳腺管通畅提早。此外,婴儿的吸吮动作可反射性地引起神经体释放缩宫素,促进乳腺腺泡周围的肌上皮细胞收缩,增加乳腺管内压,喷出乳汁,最终保证泌乳通畅。③体位护理:产妇术后2~3 h双下肢知觉恢复后,取出腹部切口上的沙袋,协助活动双下肢并抬高臀部,采用温水擦拭骶尾部皮肤。指导产妇于术后早期活动,以促进胃肠蠕动,促进肛门排气及子宫复旧,改善胃肠道功能,避免腹部胀气的发生。待产妇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子宫收缩良好,阴道出血停止或少量出血时,指导产妇于术后4 h取半坐卧位,以便于产妇哺乳。指导母亲保持正确喂奶体位及新生儿含接姿势,指导产妇正确哺乳[4] 。1.3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18.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各项参数以均数±标准差( s x ± )表示,采用t和χ2 检验,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后恢复情况比较:对照组产后排气时间(36.2±10.8)h,泌乳时间(29.3±8.7)h,拔尿管后排尿时间(3.3±0.9)h。观察组产后排气时间(25.4±8.6)h,泌乳时间(22.1±9.7)h,拔尿管后排尿时间(1.4±0.5)h。观察组产妇产后排气时间,泌乳时间,拔尿管后排尿时间均显著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对照组术后出现血尿4例,乳房胀痛12例,术后焦虑13例,压疮4例。观察组术后出现1例血尿,3例术后焦虑。两组并发症症状均较轻,未经特殊处理自行好转。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已从简单的执行遗嘱转变为全方面满足孕产妇生理、心理上的要求,以保证手术过程中母婴的安全。剖宫产为目前最常见的一种分娩方式,虽手术时间短,但仍可对产妇心理、生理上造成刺激,从而不利于术后康复。因此,加强剖宫产术后对产妇的围手术期护理,对于保障母婴健康意义重大。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妇,分别于术前、术中及术后给予综合护理干预,于常规护理术后康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提示综合护理组产妇术后排气时间、泌乳时间、拔尿管后排尿时间均显著早于常规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常规护理。提示剖宫产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利于母亲康复。综上所述,加强剖宫产产妇围手术期护理利于产妇康复,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4 参考文献

    [1] 袁晓梅,张 娟.综合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康复效果的影响[J]. 山西医药杂志,2012,4(6):640.

    [2] 杜月明.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康复情况的影响[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2(33):158.

    [3] 吕春云.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1,6(22):207.

    [4] 钟丽双.综合护理干预对促进剖宫产术后康复的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0,7(33):88.

    [收稿日期:2013-04-03 编校:朱林]

    ↑上一篇:米索前列醇在产后出血高危孕妇剖宫产中的效果研究
    ↓下一篇:哌利多用于人工流产术镇痛致椎体外系反应的分析及护理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