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妇产科学》

    假乳头状瘤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

    发表时间:2014-01-23  浏览次数:658次

      假乳头状瘤的全称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是一种临床上比较少见的良性或低度恶性的胰腺肿瘤,好发于女性,是近几年来逐渐被临床、放射科和病理科医师所关注的新的肿瘤实体[1]。笔者针对6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的CT表现及特征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认识,并探讨CT对该病的临床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4年11月~2012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6 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为研究对象,男4例,女2例,年龄 50~74岁,平均60岁。实验室检查患者AFP、CEA、CA199均在正常范围,血、尿、淀粉、酶及血糖均正常。

    1.2 影像检查:6例均行CT平扫和增强后扫描检查,采用 PHILIPSbrilliant 64层螺旋CT机扫描,重建层厚5 mm,层距 5 mm,螺距1,经肘静脉由高压注射器注射非离子型对比剂(优维显,350 mg/ml,80 ml),注射对比剂后30 s和70 s分别行动脉期和门静脉期扫描。

    2 结果

    2.1 肿瘤部位:胰头部1例,胰体部3例,胰腺体尾部2例。

    2.2 肿瘤大小及形态:呈椭圆形或圆形,大小3~5 cm,平均 4 cm。

    2.3 CT表现:2 例呈实性结构为主,2例呈囊实性结构为主, 1例边缘有环形、斑点状钙化,1例边界不够清晰。增强扫描后,动脉期病灶实质部分轻度地呈现不均匀强化,在增强静脉期, CT值增加到25~40 Hu,腹腔和后腹膜没有出现肿大的淋巴结,胆总管等也没有出现的明显的扩张征象。

    2.4 手术及病理:6例患者均采取切除肿瘤的手术治疗法,上述患者肿块大部分呈现出圆形状,质地偏软,具有明显膨胀性;在肿瘤表面,检查出具有完整的包膜,并与周围其他组织结构分界明显;在肿瘤的切面,具有明显的囊变区。肿瘤实性区中的肿瘤细胞排列在血管周伟,主要呈巢片状;在肿瘤的交界区,则有囊性和实性等成分的混合。通过治疗,在上述6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出现伴坏死情况,肿瘤开始侵犯周围胰腺组织,表现出低度恶性化。

    3 讨论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约占所有累及胰腺肿瘤的0.9%,是一种良性的、低度恶性的胰腺肿瘤。本病临床表现并不典型,大致表现为腹胀、腹痛、腹部包块[2-3]。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部位、形态、大小、轮廓、密度、内部结构、包膜、强化程度、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等特征,都可以通过CT扫描出来,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术前评估、术后随访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结合研究对象的实验结果,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报道,总结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 CT诊断具有以下特点。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可发生于胰腺的任何部位,体积通常较大,可扩张于胰腺轮廓之外,为圆形或卵圆形肿块。

    通过CT平扫,显示病变区域的密度不均匀,以低密度病变为主,少数病变能见到高密度影,这主要是由于肿瘤出血所导致。

    CT增强扫描后能将病变的内部结构清楚显现:病变较小的区域主要以实性的成分为主,囊性成分主要散布于肿瘤的周边,或参杂在实行成分中;而病变较大区域则主要以囊性成分为主,在位置的编排上,实性的成分在肿瘤周边呈现出壁结状态。

     CT扫描增强时,其囊性的成分并不强化,相对而言,实性的成分在动脉期则呈现出稍微强化的趋势,但强化的程度仍然低于胰腺的实质,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病变间质内存在大量的壁纤维血管组织。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通常不会引起胰管或胆道的系统扩张,但存在少数位于胰头较大的肿瘤可能会压迫胰管或胆总管。病变周围血管也很少受累,较大肿瘤可表现为推移挤压血管。

    尽管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在临床表现上面相对缺乏,但从CT表现上来看,不难发现一些规律和特征。对此,在对患者进行临床诊断和治疗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结合患者的相关临床信息,增强在患者年龄和性别上的选择性。对高度怀疑的患者,应进行CT扫描,并增强扫描检查,与其他具有类似影像学表现的胰腺肿瘤相鉴别,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确定诊断有重要价值。

    4 参考文献

     [1] 刘 杰,党振平,肖 榕.恶性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CT影像学诊断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0,20(8):1229.

    [2] 史 讯,曾蒙苏,张志勇,等.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影像学诊断与病理对照分析[J].放射学实践,2006,21(11):1162.

    [3] Lee SE,Jang JY,Hwang DW,et al.Clinical features and outcome of solid pseudo papillary neoplasm:differences between adults and children[J].Arch Surg,2008,143(12):1218.

    ↑上一篇:探讨产后出血行子宫切除的抢救护理
    ↓下一篇:经阴道与经腹部超声诊断妇科肿物的对比研究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