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妇产科学》

    早产儿肺出血病因分析及治疗

    发表时间:2014-04-23  浏览次数:809次

      新生儿肺出血是指肺的大量出血,至少有两个肺叶,是一种危重的临床病症,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多发生于早产儿,临床上以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为特征[1]。临床资料显示,没有机械通气以前病死率高达96%,是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对新生儿危害极大,为此加强病因分析并及时进行干预最有利于降低早产儿的死亡率[2]。现对56例早产儿并发肺出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析了相关治疗方法与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2月共收住院56例早产儿并发肺出血,占同期早产儿的93%(56/600)。入选标准:符合早产儿肺出血的诊断标准;无其他系统并发症及多器官损伤;日龄<28天;X线胸片可见肺广泛斑片状影;监护人知情同意。其中男30例,女26例;日龄最短4d,最长27d,平均(1553±312)d。胎龄27~34周,平均(3125±429)周,出生体重085~33kg,平均(165±084)kg。原发非感染性疾病:新生儿窒息2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7例,颅内出血8例,其他11例;感染性疾病:感染性肺炎8例,败血症2例。

    12 调查内容:调查的内容涉及早产儿的日龄、性别、胎龄、出生体重、母亲围产疾病情况;原发非感染性疾病与感染性疾病;症状出现时间、实验室检查情况。

    13 治疗方法:在一般治疗中,所有患儿给予保暖,治疗原发病,抗感染,维持血糖、血压稳定,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立止血静脉用药,1∶10000肾上腺素气管导管内用药止血。在机械通气中,我院采用美国纽邦NEWPORTC250型多功能呼吸机,模式为SIMV加CPAP,吸入氧浓度(FiO2)06,呼吸频率(RR)40次/min,吸气峰压(PIP)25~35cmH2O(1cmH2O=0098kPa),吸:呼1∶15,氧气流量为(FLOW)8~10L/min,呼气末压(PEEP)4~8cmH2O。使用机械通气1h后,复查血气分析,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节呼吸机参数,以尽早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当动脉血压稳定在50mm Hg(1mm Hg=01333kPa)时,气管导管内未见血性液体,双肺湿性音消失,则可逐渐调低呼吸机参数,且逐渐过渡到CPAP,渐过渡改为鼻旁管吸氧。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病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因分析:把相关的调查内容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早产儿肺出血的主要病因包括感染性肺炎、新生儿窒息、胎龄、出生体重(P<005)

    22 预后结果:所有患儿经过综合治疗后,死亡3例,存活53例,死亡率为54%。本组病例收集的时间较短,临床观察时间不长,统计的数据少,死亡率较低,宜继续进行临床分析和总结,以便更好地分析早产儿并发肺出血的致病因素,以提高诊治水平。

    3 讨论

    早产儿肺出血发生在许多严重原发疾病的晚期,是早产儿病情非常凶险、发展极快的一种危重疾病。当前早产儿肺出血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其中窒息、缺氧缺血以及再灌注损伤在肺出血发病中起着关键作用。本组资料中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早产儿肺出血的主要病因包括感染性肺炎、新生儿窒息、胎龄、出生体重(P<005)。因本组收集的病例时间较短,不能排除其他高危因素,宜继续收集资料进行分析。

    具体来说,早产儿本身是肺出血的生理性高危因素,早产儿肺组织发育不成熟,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少,易致缺氧性肺血管损伤而致肺出血。同时早产儿因免疫力低下,易发生严重感染,可破坏肺毛细血管的完整性而致肺出血,加重出血倾向[3]。还有严重肺部感染及感染性休克时可通过多形核白细胞在肺内的聚集、激活,释出大量氧自由基引起肺损伤。同时早产儿易发生新生儿窒息,可致缺氧、酸中毒和高碳酸血症,引起肺动脉高压、肺微血管损伤、脆性增加而致肺出血。早产儿胎龄小,其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少,功能肺泡少,容易闭塞而使气体交换面积减少,导致缺氧性微血管损伤,从而形成肺出血[4]。

    在治疗中,需要积极应用机械通气治疗,其能积极纠正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防止低氧和酸中毒对机体的损害。同时其可以维持最佳肺容量,从而扩大血气交换面积。也可以导致反应性血管收缩,血管内皮粘连,血管堵塞而起压迫止血作用。

    总之,早产儿肺出血病因包括感染性肺炎、新生儿窒息、胎龄、出生体重等,机械通气治疗有利于改善患儿的预后,是治疗早产儿肺出血的主要措施。

    4 参考文献

    [1]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429-430.

    [2] 张坤尧,严文康,韩思敏,等.新生儿肺出血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相关性探讨[J].热带医学杂志,2006,6(4):434.

    [3] 冯建华,陈祺棠,庞玉生.新生儿肺出血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新医学,2009,2(5):503.

    [4] 陈克正.新生儿肺出血的病因分析[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8,23(1):3.

    ↑上一篇: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护理要点
    ↓下一篇:四维超声在胎儿产前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