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心血管病学》

    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学检测指标分析

    发表时间:2012-03-29  浏览次数:498次

      作者:郭锋  作者单位:蓬安县人民医院,四川 蓬安 637800

      【摘要】目的:探讨血压升高时,血液流变学常规检测指标发生改变的特点。方法:通过对210例高血压患者及190例健康对照组人员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检测、统计分析。结果: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二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对了解患者病情的病理变化及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高血压,血液流变学,分析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hanging characteristics of hemorheological indexes with the rising of blood pressure. Methods Hemorheological indexes of 210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were measured,and compared with those of 190 health subjects as control group,and the results were analyzed statistically. Results Hemorheological indexes of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were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statistically(P<0.05). Conclusion To measure hemorheological indexes of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palys an important role in learning the pathological changes of patients and clinical therapy.

      Key words:Hypertension;Hemorheological;Analysis

      血液流变学是研究循环血液的流动性、凝固性、粘滞性、变形性及血管弹性的科学[1]。通过对我院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21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的检测分析,结果发现高血压与血粘度密切相关。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10例患者来自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其中男性125例,女性85例,年龄49岁~78岁,平均年龄56岁。对照组来自健康体检者190例,男性102例,女性88例,年龄45岁~71岁,平均年龄49岁。高血压病诊断符合1999年WHO高血压诊断标准。

      1.2 仪器

      普利生LBYN6锥板式血粘度检测仪、Stargo四道半自动血凝仪、ESR10血沉检测仪、KX21全自动血液分析仪。

      1.3 方法

      所有标本均为早晨空腹血。血粘度测定标本采用肝素抗凝血,纤维蛋白原(FIB)及血沉(ESR)测定标本采有枸橼酸钠抗凝血,红细胞压积(HCT)测定标准采用EDTAK2抗凝血;要求4 h内检测完毕。

      1.4 统计学处理

      资料采用±s表示,高血压组与对照组指标比较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并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高血压导致了血粘度的增高,血粘度测定值与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红细胞压积、血沉与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1。高血压患者与血粘度的增高密切相关,其血粘度检测值的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2。表1 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略) 注:*P<0.05,**P>0.05。表2 实验组粘度检测分布情况(略)

      3 讨论

      血粘度是血液流变学的重要指标,反映了血液的浓、粘、凝、聚。血粘度愈高,血液流动性愈小,反之亦然。通过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我们发现高血压会导致血粘度升高,这与文献[2]报道类似。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血压的高低取决于心输出量、血容量和外周血阻力,其中外周血阻力增加是高血压发病的主要因素。高血压与血粘度异常在高血压病的发展中呈恶性循环,一方面血粘度增高,血流速度变慢,血液流动性差,外周阻力相应升高,使组织、器官缺血缺氧,导致血压升高[3]。另一方面高血压又会引起血管壁机械性损伤,胶原暴露,血小板(PLT)大量聚集[4]。同时,损害的血管使血浆外渗,血液浓缩,血粘度增高。因此,高血压是导致血液高粘滞的原因之一,这与本文的研究结果一致。

      ESR反映了RBC的聚集程度,但它受许多因素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HCT,而HCT又是影响全血粘度的决定性因素,当HCT>0.5时,血粘度随HCT的升高呈二次方上升。本文中高血压患者ESR、HCT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这说明高血压患者的血粘度增加并非RBC数量增加,而是RBC质发生了改变。

      高血压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已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研究发现:高血压导致了血流变特性发生改变,后者又引起血循环障碍、组织灌注不足、缺血、缺氧以及代谢障碍等,二者互为因果。因此,检测血流变为诊断和治疗高血压患者提供了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秦任甲.临床血液流变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3:7475.

      [2]梁广佳,王晓忠.1 500例中老年患者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01,4(1):1516.

      [3]于宏民,于森民.高血压、糖尿病血流变学检测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06,14(3):5556.

    ↑上一篇:冠心病危险因素临床评估及防治进展
    ↓下一篇:多巴酚丁胺、酚妥拉明与速尿联合治疗顽固性心衰60例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