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口腔医学》

    某部新兵口腔疾病状况调查

    发表时间:2010-06-30  浏览次数:589次

      作者:胡晓允,蒋 宇,丁 妍 作者单位:610041 四川成都,成都军区空军司令部门诊部

      【摘要】 目的 评估入伍新兵口腔疾病流行病学状况。方法 就空军某部2008年招收新兵的龋齿、牙龈炎、牙结石、氟斑牙和第三磨牙的萌出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合计患龋病者14例,患病率10.6%。农村籍新兵的牙龈炎患病率、牙结石的检出率均高于城镇籍新兵。氟斑牙在湖南郴州、安徽宿州籍新兵中发病率较高。

      【关键词】 新兵;口腔疾病;调查

      为了评估入伍新兵口腔疾病流行病学状况,就空军某部2008年招收新兵的龋齿、牙龈炎、牙结石、氟斑牙和第三磨牙的萌出情况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选择 调查某部2008年入伍的新兵132人,均为男性,年龄17~22岁,平均年龄19.5岁。来自湖南、安徽、重庆及四川地区。其中湖南省50人,重庆市48人,安徽省29人,四川省5人。家庭居住地为农村者73人(55.3%)、城镇者59人(44.7%)。

      1.2 方法 (1)调查人员统一培训,并进行统一标准校对。(2)对132人逐一询问应征入伍地区,家庭居住地,按统一表格登记。(3)采用一次性平面口镜和口腔通用探针对被调查者逐一口腔检查。检查龋坏牙的数目、牙位、有无残根及缺失,询问导致残根及缺失牙的原因,氟斑牙发病情况,第三磨牙萌出的数目、位置。牙龈炎及牙结石判断标准参照世界卫生组织1997年公布的标准:牙龈炎:牙龈探诊后龈沟有溢血或渗血现象。牙结石:肉眼可见牙石或探诊后有龈下牙石。

      2 结果

      2.1 龋病的发病情况 调查发现口腔内有龋齿者8例,有残根者2例,共计12颗牙齿。因龋病失牙者4例,累计4颗。其中龋坏牙为第一磨牙者有10颗(83.3%)。因龋病失牙4颗中有3颗为第一磨牙(75%)。合计患龋病者14例,患病率10.6%。

      2.2 牙龈炎发病情况及牙结石检出率 受检部分新兵同时存在两种牙周病症。按单一病症计算总人数为130例。患有牙龈炎者85例,患病率为64.4%。检出牙结石者45例,检出率为34.1%。调查中未发现牙周病患者。牙龈炎患病率最高,见表1。调查发现农村籍新兵的牙龈炎患病率、牙结石的检出率均高于城镇籍新兵,P<0.01。表1 牙龈炎、牙结石患病情况 (n=132)

      2.3 第三磨牙萌出情况 被调查对象中第三磨牙萌出1~4颗不等者43例(32.6%),四颗均未见萌出者89例(67.4%)。萌出的第三磨牙111颗,其中上颌第三磨牙45颗,下颌第三磨牙66颗。已萌出的第三磨牙的被调查对象中只萌出上颌第三磨牙,下颌第三磨牙未萌者4例,另外39例均伴有一侧或双侧下颌第三磨萌出。132位受检者四颗第三磨牙正常位置完全萌出者7例(5.3%),下颌第三磨牙部分萌出即远中有龈瓣覆盖者16例(12.1%),下颌第三磨牙已萌出但近中或(和)水平阻生者16例(12.1%)。四颗第三磨牙未萌者93例(70.5%)。因下颌第三磨牙萌出情况较复杂引起的相关疾病多,调查中将下颌第三磨牙萌出情况统计如下,见表3。表3 下颌第三磨牙萌出情况

      2.4 氟斑牙患病情况 132名新兵中患氟斑牙者44例,患病率为33.3%,分布情况是湖南郴州地区27例(占湖南籍新兵54%)、安徽宿州地区13例(占安徽籍新兵44.8%)、重庆九龙坡地区4例(占重庆籍新兵8.5%)。患病情况见表4。氟斑牙在湖南郴州、安徽宿州籍新兵中发病率较高。表4 新兵氟斑牙患病情况

      3 讨论

      3.1 流行病学特点 (1)新兵入伍年龄一般在17~20岁之间,龋病多发在第一磨牙,尤其下颌第一磨牙是口腔内最早萌出的恒牙,青少年期间缺乏口腔卫生知识,没有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第一磨牙常会龋坏,不及时治疗导致残根成为青少年拔牙的主要原因。调查中132位受检者,有龋齿、残根、因龋坏失牙者14例(10.6%),16颗患牙。累及第一磨牙13颗(81.2%)。可见第一磨牙的龋坏率较高。(2)牙龈炎和牙结石是入伍新兵的多发疾病。牙龈炎的患病率为64.6%,牙结石检出率为34.1%。其中农村籍新兵的牙龈炎患病率及牙结石检出率明显高于城镇籍新兵。可能因城镇籍新兵受到口腔卫生教育机会多,口腔保健意识强,有良好的刷牙习惯有关。(3)本次调查中发现氟斑牙的患病率较高为33.3%,主要多发与来自湖南郴州、安徽宿州的新兵中,患病率分别为54%、44.8%。应与上述地区环境中氟含量过高有关。

      3.2 有关第三磨牙相关疾病发病情况的预测 应征入伍的适龄青年正处于第三磨牙的萌出时期。本例调查中四颗第三磨牙完全正常萌出的只有7例仅占全体调查对象的5.3%。有36例第三磨牙部分萌出或错位萌出,其他89例目前未见第三磨牙萌出,所以大部分新兵将在部队服役期间萌出或继续萌出第三磨牙,在面临崭新的部队环境,特别是生活紧张,工作训练任务重,缺乏口腔卫生保健知识等诸多因素导致第三磨牙相关疾病(如急慢性冠周炎、间隙感染,第二磨牙龋坏、颞下颌关节紊乱等)将成为部队的高发性疾病。必须着力加以预防[1]。

      3.3 预防措施 通过调查发现新兵中牙龈炎、牙结石是常见疾病,随着新兵年龄的增长龋病、牙周病、急慢性冠周炎都将进入高发期。所以及时有效的做好口腔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和疾病筛查是预防口腔多发病的必要手段。包括扩大口腔卫生知识宣教范围特别是小、远、散的基层部队,普及正确的刷牙方法,增强官兵对口腔疾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对部队官兵每年1~2次口腔普查,进行牙周洁治,降低牙龈炎的发病率和牙结石的检出率,有效的预防牙周病的发生[2]。对新兵进行口腔全景片检查,估计不能正常萌出的第三磨牙进行预防性的拔除。及早治疗因第三磨牙萌出引起急慢性冠周炎、间隙感染、第二磨牙龋坏等疾病。大力改善部队官兵的口腔健康状况。

      【参考文献】

      1 邱蔚六, 赵依民,段银钟,等.口腔颌面外科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7-71.

      2 樊明文.口腔牙周病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9-40.

    ↑上一篇:磨牙根管治疗后冠裂58例临床分析
    ↓下一篇:ProTaper手用镍钛锉行一次法或两次法磨牙直根管治疗后疼痛情况的比较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