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口腔医学》

    夹层技术修复楔状缺损的疗效对比观察

    发表时间:2010-10-14  浏览次数:519次

      作者:邱杰 宋宏昌 范守艳

      【关键词】 楔状缺损;修复;夹层技术

      楔状缺损是一种常见的非龋性牙体硬组织疾病,临床上常用光固化树脂、玻璃离子粘固剂等材料充填修复。由于材料自身存在的缺陷,单独应用时,常会导致治疗失败。笔者应用夹层技术修复楔状缺损,并与玻璃离子粘固剂修复组、光固化树脂修复组做对照观察。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中度楔状缺损,且患牙无龋坏、无牙髓及牙周疾病的门诊患者26例,男性12例,女性14例,年龄30~68岁,平均49岁。共有216颗患牙,其中中切牙12颗,侧切牙25颗,尖牙45颗,双尖牙108颗,第一磨牙26颗。将患牙随机分为玻璃离子体组、光固化树脂组、夹层技术组,每组各72颗。

      1.2 材料 DENSPLY光固化树脂,上海青浦齿科材料厂生产的玻璃离子粘固剂,德国产ESPE ELIPARⅡ型光固化机。

      1.3 方法

      1.3.1 玻璃离子粘固剂修复:用细砂纸磨擦楔状缺损各个面,使其呈现粗糙面,冲洗后消毒、隔湿、吹干窝洞,然后用玻璃离子粘固剂充填,修整外形,最后涂凡士林油,24 h后磨光。

      1.3.2 光固化树脂修复:选用细小的倒锥钻制备倒凹,隔湿、吹干窝洞,酸蚀釉质1 min,冲洗、吹干、涂粘结剂,光照20 s,光固化树脂充填,光照40 s,打磨、抛光。

      1.3.3 夹层技术修复:用小倒锥钻制备倒凹后,将玻璃离子作为基底充填于楔状缺损底部牙本质处,完全硬固后,对牙釉质及玻璃离子表面酸蚀1 min,冲洗,干燥,涂光固化粘结剂,光照20 s后树脂充填,光照40 s,固化后打磨、抛光。

      1.4 疗效评定标准 成功:充填体完好,无磨损、脱落和色泽改变,无牙髓激发症状及继发龋。失败:充填体松动、脱落、磨损或色泽改变,有激发症状或继发龋。

      2 结果

      所有患牙修复后经1年的观察,不同修复组疗效结果见表1。表1 三种方法修复1年疗效对比(略)

      三组成功率经χ2检验,夹层技术组与另两组比较其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

      3 讨论

      玻璃离子粘固剂是靠其中的羧基与牙齿的钙离子结合形成离子键,因而具有与牙体硬组织的化学粘结性。但其硬度低,抗磨性及色泽协调性差[1,2]。与此相反,复合树脂在抗磨强度、色泽及抛光性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其对牙髓较强的刺激性及对牙本质较弱的粘结力也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同时,由于釉质面积较小以及树脂聚合收缩而形成微漏,因而临床观察脱落率较高[1]。

      采用夹层技术修复楔状缺损,是利用玻璃离子与光固化树脂的性能优点,达到互补的作用。玻璃离子粘固剂与牙体硬组织有化学粘结性,对牙髓组织刺激小,且释放氟,具有防龋作用。光固化树脂机械性和美观性较好,可与酸蚀后的玻璃离子体微孔表层及牙釉质牢固结合。两种材料联合应用,可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3]。

      参 考 文 献

      1.陶书振.1000例楔状缺损修复治疗的临床分析[J].口腔医学,1994,14:34

      2.俞光岩,王嘉德.现代口腔科诊疗手册[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5.253

      3.樊文明.牙体牙髓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06

      1 胜利石油管理局河口医院五官科 257200;

      2 滨州市滨化医院

    ↑上一篇:光敏树脂修复大面积深龋(附86例报告)
    ↓下一篇:硫糖铝糊剂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