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心血管病学》

    急性心肌梗死阿托伐他汀治疗对高敏C-反应蛋白及TC:HDLC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2-04-18  浏览次数:490次

      作者:陈海波,张淑霞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 广东 深圳

      【摘要】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给予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对高敏C反应蛋白及TC:HDLC(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比值)的影响。 方法:103 例AMI接受阿托伐他汀调脂治疗,根据剂量不同随机分2组,常规剂量组(n=51,10mg/d)和较高剂量组(n=52,20mg/d)。治疗前及治疗14d后测量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及肝功能等指标。结果:治疗14d后,两组hs-CRP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下降(P<0.05),较高剂量组hs-CRP下降更明显(P<0.01); 两组LDL-c、TG 和TC:HDLC 均有下降,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短期就有抗炎作用, 且抗炎作用独立于调脂作用,较高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治疗可能获益更大。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阿托伐他汀,高敏C反应蛋白,抗炎作用; 血脂水平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atorvastatin on hs-CRP and TC:HDLC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Method: 103 patients with AMI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tandard-dosage atorvastatin group (n=51) and high-dosage atorvastatin group (n=52),once daily atorvastatin 10mg and 20mg were given respectively. The serum 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lipid profile and liver function were observed at baseline and 14 days after atorvastatin treatment. Result: Compared with the baseline, the serum hs-CRP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in both groups (P<0.05 in standard-dosage group and P<0.01 in high-dosage group), the serum level of LDL-c, TG and TC:HDLC were reduced in both group, but it was not significantly(P>0.05). Conclus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ti-inflammatory effects were observed in the early stage of statin treatment, independent of its lipid- lowering effects. The high-dosage atorvastatin was more effectively than the standard-dosage atorvastati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Key words: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torvastatin; 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Anti-inflammatory effects; Lipid profile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应用他汀类调脂药物,显著改善生存,其机制除了调脂作用之外,其抗炎及稳定斑块作用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1]。我们短期观察了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的抗炎和调脂作用,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心内科监护室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103例,其中男性58例,女性45例,平均年龄61.3±10.1岁, AMI诊断依据:持续性胸痛、心电图动态演变、伴肌酸激酶和心肌肌钙蛋白T或I升高。所有病例均除外感染性疾病。

      1.2 方法:所有病人常规接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量肝素、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硝酸酯类等药物治疗,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剂量不同的他汀类调脂药阿托伐他汀(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商品名立普妥,10mg/片),常规剂量组(10mg/d)和较高剂量组(20mg/d)。两组在性别、年龄、合并糖尿病、血脂水平、梗死部位、接受纤溶治疗或急诊PCI治疗等临床基线资料并无显著性差异。测量治疗前及治疗14d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及肝功能等指标。hs-CRP测定采用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试剂盒。

      1.3: 统计学方法: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被认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两组基线血脂水平LDL-c、TG、TC:HDLC无统计学差别,阿托伐他汀调脂治疗14d后,常规剂量组(10mg/d)及较高剂量组(20mg/d)LDL-c、TG、TC:HDLC均比治疗前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表1 两组阿托伐他汀治疗前后血脂及hs-CRP变化(略)

      2.2 两组基线hs-CRP水平无统计学差别,阿托伐他汀调脂治疗14d后,常规剂量组(10mg/d)及较高剂量组(20mg/d)hs-CRP水平均显著下降,常规剂量组hs-CRP水平从6.67±2.15 mg/L降至3.19±1.87mg/L(P<0.05),较高剂量组hs-CRP水平进一步下降,从6.54±2.38mg/L降至2.32±1.68mg/L(P<0.01);治疗14d后组间比较,两组血脂水平LDL-c、TG、TC:HDLC及hs-CRP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别(P>0.05),见表1。

      3 讨 论

      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CRP 是在炎症、组织损伤或感染时由肝脏产生的急性期蛋白,CRP 水平可以预测心血管危险因素[1,2]。本研究发现,急性心肌梗死入院时hs-CRP显著升高,提示炎症反应在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起重要作用。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应用他汀类调脂药物(如阿托伐他汀)治疗,显著改善生存,其作用除了调脂作用外,抗炎作用越来越被重视[3,4]。本研究发现,阿托伐他汀调脂治疗14d后,无论是常规剂量组(10mg/d)还是较高剂量组(20mg/d),hs-CRP水平均显著下降,而较高剂量组hs-CRP水平下降更加明显。提示他汀类调脂药物短期治疗即有明显的抗炎作用,较高剂量具有更好的效果。两组短期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并无明显下降,而此时hs-CRP水平已显著下降,提示阿托伐他汀抗炎作用不依赖调脂作用。

      TC:HDLC(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比值)在两组短期治疗后均有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该比值结合hs-CRP在预测心血管事件中有很高价值,尤其是对冠心病中危患者的进一步危险分层,有望成为今后冠心病筛查的诊疗常规[4,5]。

      【参考文献】

      [1]Nissen SE, Tuzcu EM, Schoenhagen P, et al. Statin Therapy, LDL Cholesterol, C-Reactive Protein, an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J]. N Engl Med,2005, 352:29.

      [2]Ridker PM, Cannon CP, Morrow D, et al. C-reactive protein levels and outcomes after statin therapy [J]. N Engl Med, 2005, 352:20.

      [3]Hoffmann R, Haager P, Suliman H, et al. Effect of statin therapy before Q-wave myocardial infarction on myocardial perfusion [J]. Am Cardiol, 2008,101:139-143.

      [4]Arca M, Gaspardone A. Atorvastatin efficacy in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events [J]. Drugs, 2007,67: 29-42.

      [5]Paul M Ridker.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C-reactive protein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J]. Circulation,2003,107:363-369.

    ↑上一篇: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冠脉病变特征和临床特点
    ↓下一篇: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