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口腔医学》

    “2×4”矫治技术配合带唇弓牙合垫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0-11-22  浏览次数:577次

      作者:韦玲,覃大庆 作者单位:广西河池市人民医院,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河池医院口腔科,广西河池547000

      【摘要】 目的 探讨“2×4”技术在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牙合中的矫治时机和矫治特点。方法 上颌两侧磨牙制作带环,4个切牙粘贴托槽,下颌配戴带唇弓牙合垫,利用“Ω”曲扩宽上牙弓,下颌配合唇弓加力以解除前牙反牙合。结果 16例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病例经“2×4”技术配合下唇弓牙合垫矫治均获得满意效果。结论 “2×4”矫治技术配合下唇弓牙合垫,在“Ω”曲的扩弓作用及下颌唇弓的内收力量下,能有效地解除前牙反牙合,改善面型,促进上颌骨的正常生长和抑制下颌前伸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 “2×4”矫治技术;替牙期;前牙反牙合

      “2×4”矫治技术配合下颌带唇弓牙合垫,利用上颌两个磨牙作为支抗,利用“Ω”曲扩宽上牙弓,下颌唇弓轻微加力,以此调节上下4个切牙的位置关系,具有操作简单,作用力持久等特点。我们应用此技术矫治16例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病例,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病例16例,其中男7例,女9例,年龄7~11岁,平均9岁。16例中只有前牙反牙合的有10例,前牙反牙合伴拥挤的6例。

      X线头测量显示:全部病例SNA<80°,SNB>80°,ANB<2°。

      1.2 矫治方法

      ①取工作模。②牙合重建:矢状方向下颌后退至前牙对刃或接近对刃,垂直方向下颌垂直打开使前牙反牙合关系解除。③下颌唇弓牙合垫制作:将牙合重建的咬牙合关系转移到石膏工作模上,并上牙合架,用0.8mm不锈钢丝弯制下唇弓及5445间制作邻间沟,用蜡将弯制好的钢丝部件固定在工作模型上,然后用自凝塑胶充填下颌牙合垫,最后试戴,牙合垫高度调至解除前牙反牙合为宜。④上颌两个第一磨牙装配带环,四个切牙粘贴托槽,在矫治过程中,强调细丝轻力原则,首先用0.36mm镍钛圆丝弯制66近中“Ω”曲,逐渐加力到前牙反牙合解除后再用0.41mm镍钛圆丝和0.41mm澳丝整平调整牙列,并在前牙反牙合解除后每次复查时逐渐降低下牙合垫高度,直至牙合垫完全磨除,以利于后牙咬牙合接触。

      2 结果

      16例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病例经3~6个月的矫治均取得满意效果,前牙反牙合完全解除,覆牙合覆盖正常,所有矫治恒牙无异常松动。

      典型病例:卢某,8岁。牙列式6ⅤⅣⅢ21|6ⅤⅣⅢ21|12ⅢⅣⅤ612ⅢⅣⅤ6,21|21|1212反牙合伴Ⅰ°拥挤,|2唇向倾斜,下前牙稀疏,磨牙关系为近中牙合,X线头影测量SNA 77°,SNB 84°,ANB 1°。诊断:Ⅲ类错牙合,上前牙拥挤,2112冠近中唇向扭转,下前牙稀疏。矫治步骤:制作下颌带唇弓牙合垫,并试戴,66装配带环,2112粘贴托槽,初始弓丝用0.36mm镍钛圆丝,66近中弯制“Ω”曲,使用轻力开展|12间隙,时间2个月;换0.41mm镍钛圆丝,66近中弯制“Ω”曲,排齐2112,时间2个月;换0.41mm澳丝维持排齐前牙,1个月后用HawLey保持器保持6~8个月。矫治结果:矫治时间5个月,前牙反牙合解除,|2排齐,上下牙列覆牙合覆盖正常,面型美观。

      3 讨论

      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矫治需要分析其形成原因,反牙合程度,替牙情况,颌面部的生长发育状态等来确定矫治计划。明确存在的反牙合是牙性还是骨性。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矫治时期在4个上下切牙共8颗牙萌出后才开始进行,一般在8~9岁[1]。“2×4”矫治技术是MuLLigan医师根据力学原理,于1982年提出来的一种矫治技术,它是标准方丝弓矫治技术的一个衍生支[2],方法是在第一磨牙装配带环,4个切牙粘贴托槽的局部固定矫治器,充分利用了Begg矫治技术“细丝、轻力"的原则,对局部的错牙合畸形进行矫治[3]。

      “2×4”矫治技术配合下颌带唇弓牙合垫是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牙合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本组病例应用该技术均达到矫治目标,患儿面型得到有效改善,获得满意效果。

      “2×4”矫治技术配合下颌带唇弓牙合垫的矫治器装配简单,操作方便,作用力持久,对患者的外观、咀嚼、发音等功能影响甚微,不干扰口颌系统的发育,疗程短,疗效肯定[4]。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牙合,对恢复正常咬牙合,促进颌骨的正常生长发育,改善面型起到很重要作用。根据ANB角研究发现在各牙列期前牙反牙合以上颌正常,下颌前突型最为常见。而上颌后缩,下颌正常型在替牙期反牙合排在第4位,至恒牙列早期,恒牙列晚期所占比例却逐渐升高,说明前牙反牙合的发展日趋严重[5]。替牙早期常常处于生长高峰前期或高峰期,此时及时采用“2×4”矫治技术配合下颌带唇弓牙合垫矫治前牙反牙合,有利于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生长发育条件,有效地抑制下颌过度生长,引导面颌骨正常生长发育,是获得良好稳定的咬牙合关系,美观的软组织侧貌面型的必要和有效的手段。

      矫治完毕后上颌牙保持器尽可能简单、方便,不影响进食,对无上颌牙拥挤的反牙合病例可去除磨牙带环后将4个切牙行“8”字结扎,而对上颌反牙合伴牙列拥挤的病例,可制作HawLey式保持器,保持4~8个月,直至牙齿位置基本稳定为止。

      【参考文献】

      徐芸.口腔正畸—现代原理与技术[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翻译出版公司,1996:507.

      曾祥龙.现代口腔正畸学诊疗手册[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309.

      袁虹.“2×4”矫治技术的力学特点及临床应用[J].口腔正畸学,1999,6(1):33-34.

      姚森.鲍文化.利用“2×4”矫治器矫治替牙期下颌后退[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0,16(3):163-165.

      赵美英,罗颂椒,陈杨熙.牙颌面畸形功能矫形[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41-242.

    ↑上一篇:固定平面导板配合交互牵引和微种植钉矫治正锁颌
    ↓下一篇:老年人后牙纵折全冠修复的治疗体会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