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口腔医学》

    间隙保持器在乳磨牙早失应用中的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1-08-16  浏览次数:642次

      作者:杨清岭,赵王月,赵莉  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3

      【摘要】 目的:通过对早失乳磨牙制作间隙保持器,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本组对72例患者共81颗早失乳磨牙形成的间隙采用全冠丝圈式间隙保持器、带环丝圈式间隙保持器、舌弓式间隙保持器来保持间隙共3种方法,观察间隙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间隙保持器可有效防止间隙两侧的邻牙异常移动,容恒牙正常萌出。

      【关键词】 间隙保持器,乳磨牙,疗效

      乳牙龋病、牙髓炎、根尖周炎,是儿童牙齿常见多发病。这些病可引起牙齿近远中径缩小、残冠、残根、早失等。致使邻牙向缺隙侧移位,乳牙原所占间隙变小,从而使继承恒牙萌出时因间隙不足而位置异常,最终导致错牙合畸形的发生。其中,乳牙早失所占的比例最大[1]。

      1 间隙保持及间隙保持器的种类和特点

      1.1 间隙保持

      间隙,有时包括灵长间隙,间隙保持[2]是指保存早失的乳切牙、乳尖牙及乳磨牙的间隙,间隙保持可以防止缺隙邻牙的异常移动,使恒牙正常萌出、排列,减少或避免牙列拥挤,降低正畸治疗的难度。

      1.2 间隙保持器的种类及特点[3]

      固定式间隙保持器,固定在基牙上,不能任意摘取;半固定式间隙保持器,一端固定在基牙上;活动式间隙保持器,患者可自由摘取。

      2 间隙保持器的制作与临床应用

      2.1 实验材料

      多功能焊机、焊枪、合金助焊剂、银焊合金片、耐火磷酸盐包埋材料、113#穿鳃式梯形钳、三德钳、齿科藻酸盐印模材料、齿科超硬石膏、白石膏、一次性口腔印模托盘、红蜡片、酒精灯、牙用不锈钢丝(0.8或0.9mm)、方丝弓带环、不锈钢冠套、石膏调刀、玻璃离子水门汀、游标卡尺、抛光膏、抛光砂轮、慢速手机、综合治疗椅。

      2.2 病例选择

      2006~2008年佳木斯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儿童牙病科门诊病人,共72例,年龄4~9岁。男40例,女32例,共81颗乳磨牙早失。其中上颌第一乳磨牙早失15颗,上颌第二乳磨牙早失21颗;下颌第一乳磨牙早失18颗,下颌第二乳磨牙早失27颗。

      2.2.1 实验分组

      将乳牙早失81颗,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具体分类如下:实验组为患者乳磨牙早失后尽快给患者制作间隙保持器,其中带环丝圈式32颗,全冠丝圈式24颗,舌弓式9颗。对照组患者16例(男8例,女8例),对照组为乳磨牙早失后未制作间隙保持器。

      2.2.2 制作方法(以带环丝圈式为例)

      (1)选择预成带环。我科采用北京京昌公司生产的预成带环,用圆规和尺子量出基牙近远中径,依照基牙近远中径的大小,选取相应的磨牙预成带环,调磨至合适,要求带环尽可能与牙面贴合并有一定固位力。(2)选择合适托盘。分别取有带环和无带环时缺牙侧印模,灌制石膏模型。(3)制作丝圈保持器。 选择0.8或0.9mm不锈钢丝,由戴带环牙齿一侧的近中沿牙槽形态自近中延伸至基牙远中,抵于其外形高点以下,然后弯向另一侧再沿牙槽形态延伸至戴带环牙另一侧,最后焊接,焊接点在带环中下1/3处。(4)粘固。临床上试戴合适后,玻璃离子粘固,并于治疗后3、6、12、18、24个月,观察缺隙情况,当继承恒牙萌出1/3时拆除丝圈保持器。

      保留残根或拔牙后,方法为使用微调分规, 戴保持器前后, 对石膏模型进行测量, 量两邻牙外形高点间距离, 同时对未做保持器的病例, 也取模测量。

      3 疗效判定标准及结果

      成功:继承恒牙正常萌出,缺牙间隙无缩小,间隙保持器无松动脱落,保持原有咬牙合关系。失败:间隙保持器固位不良,松动脱落,间隙缩小。结果见表1~2。

      经统计学检验:χ2=12.2886,P<0.01有显著性差异。

      从表1可知, 戴保持器类型不同对间隙变化无统计学意义, 提示不同种间隙保持器对保持间隙无明显区别。戴保持器与否, 在恒牙萌出是否正常有统计学意义。

      4 讨论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动态过程, 牙弓的长度和宽度的维持是恒牙正常萌出的关键。牙弓长度及宽度的维持又依赖于邻牙间隙的保持。本实验表明, 戴间隙保持器能维持并使缺牙间隙随发育而增大, 从而利于后继恒牙的正常萌出。而保持器的类型与间隙的变化关系不大。但由于戴保持器所处颌骨不同,间隙变化有差别。且上颌牙间隙增大明显, 这可能是由于上颌骨骨密度及儿童生长发育特点所致。因此我们认为只要乳牙早失、因病拔除, 而恒牙在近期不能萌出, 都应做间隙保持器, 以利于恒牙在正常位置萌出,建立美观及正常咬合关系。

      【参考文献】

      [1]田中稳著(邓辉译) . 咬合诱导[M]. 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32

      [2]罗颂椒. 当代使用口腔正畸技术与理论[M]. 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1996,243

      [3]石四箴.儿童口腔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153

    ↑上一篇: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分类和治疗
    ↓下一篇:自攻自断螺纹钉在前牙缺损中的应用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