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口腔医学》

    单根牙根尖囊肿非手术治疗58例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11-09-14  浏览次数:572次

      作者:李敏  作者单位:银川市第二人民医院,银川

      【摘要】为探讨单纯根管治疗对单根牙根尖囊肿的治疗效果,选择确诊为根尖囊肿的单根牙58例,采用根管内外引流减压和根管治疗,不进行根尖手术,临床观察2~5年。结果,治愈为38例(65.52%),好转为12例(20.68%)。表明大部分单根牙根尖囊肿可以选择性采用单纯根管治疗。

      【关键词】 根尖囊肿 根管治疗 单根牙

      根尖囊肿是口腔科的常见病,对于根尖囊肿临床上多数采用根管充填加根尖手术摘除的方法进行治疗,而部分患者对外科手术有一定的畏惧心理,非手术治疗根尖囊肿无创伤,感染机率小,患者容易接受,尤其是因牙位或其他原因不宜行手术的患者,非手术治疗更属必要。我科自2000~2005年以来采用非手术治疗法,治疗大小不等的根尖囊肿58例,观察2~5年治疗效果比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

      选择我院口腔科门诊确诊为根尖囊肿的单根牙。诊断标准:牙髓活力检查为死髓,牙冠变色。病变牙根尖区有肿胀,或有窦道,或可扪及相应部位有隆起。无叩痛和有轻中度叩痛,无明显松动,黏膜颜色正常,X线示根尖部有圆形或椭圆形透射影,边界清晰,大小为1cm×1cm至3cm×3cm,囊肿较大时可波及邻牙,致邻牙根尖移位或根尖吸收。本组患者共58例,男28例,女30例,年龄22~55岁,患牙共58颗。

      1.2 治疗方法

      对患牙常规进行根管制备,常规根管扩大后用20号扩大针超出根尖孔1mm,3%双氧水及0.9%生理盐水交替冲洗,根管内常规封药(樟脑酚或甲醛甲酚)1~2次,用根管充填糊剂加牙胶尖严密充填根管,并使根管充填糊剂适当超填。对囊肿较大囊液较多的患牙,常规根管预备,根管扩大后用20号扩大针超出根尖孔1mm,或局麻下在患牙根尖部唇侧开一小窗,插入塑料软管引流,待囊液减少及X线片示根尖部透射影缩小后,再进行根管充填,根管充填时糊剂适当超填。

      1.3 治疗标准[1]

      治愈:患者无自觉症状,患牙咀嚼功能良好,无叩痛,无窦道或原有窦道闭合,X线片示病变区阴影消失。好转:患者无自觉症状,患牙咀嚼功能良好,无叩痛,无窦道或原有窦道闭合,X线片示病变区阴影面积较治疗前缩小二分之一以上。失败:病变区仍有不适,患牙叩痛,松动,出现新的窦道或原有窦道闭合,X线片示病变区阴影无缩小或扩大。有以上表现之一,需外科手术或拔除患牙者均为失败。

      2 结果

      58例根尖囊肿经非手术治疗后随访治疗者54例,4例未复诊,痊愈38例(65.52%),好转12例(20.68%),失败4例(6.89%),总有效率为86.20%。

      3 讨论

      根尖囊肿是慢性根尖周炎的一种,由根尖肉芽肿转变而来[1],在慢性炎症的长期刺激下,根尖部炎性肉芽组织中的残余上皮组织增殖,增殖到比较大时其中心因为营养缺乏,发生细胞退行性变,坏死,液化逐渐形成囊肿,以后由于囊壁上皮细胞分泌囊液不断增多,囊肿内压力不断升高,压迫周围骨质,使囊肿增大[2]。囊肿不断增大的关键结构是囊壁,所以处理囊壁,改变其渗透性及炎症,从根本上阻断囊肿的发展潜能,使其停止发展向缩小以致消失的方向转化,最后达到治愈的目的,也是治疗的关键。因此,笔者在治疗中首先通过根管扩通引流和囊肿切开引流,可以达到减压的目的,消除其对周围组织的压迫,有利于骨质修复而使囊肿缩小[3],然后根管预备时将器械突破根尖孔进入囊腔约1mm再采用含有药物的根管糊剂充填,充填时行适当超填,达到破坏囊壁完整性的目的[4]。在机械刺激(根管引流)和化学刺激(药物糊剂)的共同作用下,激发囊肿内炎性反应,破坏囊壁上皮,抑制上皮细胞分泌囊液,在吞噬细胞参与下清除根尖区炎性细胞和坏死的上皮细胞,最后囊肿骨质破坏得以修复。通过根管治疗彻底清除根管内的炎性组织,消毒后严密封闭根管系统,加上根管药物的延长作用,可以消除根管对尖周组织的炎性刺激因素,防止囊肿复发。

      对于采用单纯治疗根尖囊肿,笔者强调适应证的选择,首先本组病例均为单根牙,根管较直而粗大,囊液引流和根管封闭均较彻底,因此疗效比较满意。第二,本组失败病例均为较大的囊肿,均大于2cm×2cm,在单纯的根管治疗失败后配合外科手术摘除囊肿,患牙得以保留,显示较大的根尖囊肿通过单纯根管治疗难以获得理想效果。第三,本组病例采用的根管糊剂主要成分为氧化锌、氢化可的松、三聚甲醛、碘仿等、具有良好的抗菌消炎、抗水肿以及刺激骨质增生的功效,且可以被组织吸收,对于根尖周炎有良好的控制作用。

      总之,本组病例的疗效结果显示,只要选择恰当的适应证,通过完善的根管治疗可以治愈大部分的根尖囊肿。

      【参考文献】

      [1]郑麟蕃,等译.口腔医学的科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323.

      [2]樊明文.牙体牙髓病学[M]. 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87.

      [3]屠关萍.根尖囊肿保守治疗的临床应用(附65例病例分析)[J].口腔医学,2001,21(3):147-148.

      [4] Bhaker SN,Brigadir General DC.Nonsurgical recoition of redicuour cysts[J].Oral Surg,1972,34:459.

    ↑上一篇:闭合式上颌窦提升术在牙种植中的应用
    ↓下一篇:改良粘结棒制取根管印模的体会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