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口腔医学》

    周冲洗上药后即刻拔牙致干槽症相关细菌检出的探讨

    发表时间:2012-01-17  浏览次数:628次

      作者:胡群力,朱振亮,何文勤  作者单位:321310 浙江省永康市中医院口腔科

      【关键词】 细菌

      干槽症是困难牙拔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尤其易发生在下颌智齿拔除后。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比较冠周用3%双氧水冲洗、上碘酚后即刻拔牙术后干槽症相关细菌检出率的差异,旨在寻找一种疗效确切、安全、简便、经济的预防干槽症的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收集2001年10月至2004年10月本科相应患者108例。

      1.2 纳入标准 (1)年龄19~36岁,无心血管等系统性疾病;(2)智齿阻生类型为Ⅱ类阻生,远中有龈盲袋形成者;(3)冠周无急性炎症、无张口受限及发热;(4)拔除时需切开远中软组织,而不需凿骨者;(5)就诊前未服用任何药物;(6)无拔牙禁忌证;(7)患者知情同意。

      1.3 干槽症诊断标准 (1)拔牙后2~3d拔牙创明显疼痛,服用一般止痛药无效;(2)拔牙创常空虚、腐臭,存在腐败坏死的血块。

      1.4 分组与拔牙方法 108例患者按就诊时间先后分为3组,A组:38例,为3%双氧水和生理盐水交替冲洗、后上碘酚,再即刻拔牙;B组:36例,为单纯3%双氧水和生理盐水交替冲洗,再即刻拔牙;C组:34例,为对照组,按常规消毒后拔牙缝合龈瓣;全部手术由作者进行,拔牙术后医嘱相同,要求患者不服用抗生素,有异常情况及时对症处理。

      1.5 试验方法 (1)标本采集:各组分别于冲洗上药前或术前自龈盲袋内取标本,并与术后第1天拔牙创内取标本,分别进行有氧和厌氧培养,有干槽症临床症状者再培养1次,所有患者术后7d拆线。冲洗上药及取样方法,龈盲袋冲洗用3%双氧水2ml后再用生理盐水5ml交替冲洗,上药用牙科探针沾取小量碘酚(约0.1ml)龈盲袋内上药。因碘酚是强力腐蚀剂,应用时应注意保护周围黏膜等组织,5s后还应以小棉球沾75%酒精中和剩余碘酚,预防烧伤其他组织。龈盲袋内细菌采集选用无菌滤纸尖采集法,采集部位隔湿,然后用无菌镊子将1.5cm长无菌滤纸尖插入盲袋内,放置6s后取出,放入还原转送液中并加入无菌石蜡隔绝空气后立即送检。(2)细菌分离、培养及鉴定:所有标本均进行有氧和厌氧培养。将送检标本接种于硫乙醇酸盐培养基,置有氧和无氧环境中,经35~37℃孵育20h,分别转种于血平板和巧克力平板,进行有氧和厌氧培养。经35~37 ℃ 培养48h,观察菌落形态,并依据革兰染色做初步鉴定。细菌的最终鉴定程序按照1992年版李仲兴主编的《细菌诊断学》中厌氧菌的鉴定方法进行。

      1.6 统计学处理 选用行X列表资料的χ2检验及四格表资料的χ2检验。

      2 结果

      2.1 均衡性检验 为了确保各组间的可比性,避免混杂因数的影响,对3组下颌智齿阻生类型、拔牙时间(创伤大小)进行比较, 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2.2 试验结果 3组病例术前、术后链球菌检出率无差别,均为100%。术前产黑色素类杆菌检出率各组间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产黑色素类杆菌检出率只有A组与C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与B组、B组与C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拔牙后,只有C组有2例发生干槽症,占6.7%,A组和B组均未发生干槽症。

      3 讨论

      干槽症的确切病因尚未明确,一般认为感染和创伤为两大重要因素。口腔链球菌群与一些专性厌氧的革兰阴性杆菌是主要致病菌,并且产黑色素类杆菌等厌氧菌与口臭、疼痛、组织腐败、坏死等临床表现有关。随着厌氧培养技术的提高,更多的试验证实厌氧菌与干槽症关系密切,厌氧菌如产黑色素类杆菌能够产生多种毒性物质和溶解性酶类,当它们侵入新鲜拔牙创后隐居于血凝块中,这些毒性因子可使血凝块溶解,不能形成正常的肉芽组织,从而导致干槽症的发生。因此,产黑色素类杆菌是干槽症重要相关细菌。

      预防干槽症,目前主要是在拔牙创内留置抗菌物质,国内研究者使用的材料从早期的磺胺、四环素等,到现在的碘伏明胶海绵、甲硝唑栓剂、替硝唑、羟基磷灰石(HA)等,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效果。将羟基磷灰石糊剂置入拔牙创内与血块混合,可防止血块脱落,从而保护牙槽创面,防止感染。

      在围手术期使用抗生素预防干槽症的研究方面,徐平平等[1]应用阿莫仙术前1h口服预防干槽症取得较好的效果,他认为其可能机制为阿莫仙1h后血浆中药物浓度超过9μg/ml,明显高于体外试验口腔链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药物迅速弥散至组织和唾液中,对口腔正常菌群也无一例外地抑制杀灭。杨伟林[2]的试验也取得类似的结果。本试验采取术前冠周龈盲袋用3%双氧水冲洗、上碘酚的目的是使龈袋内的细菌在术前降到最低。双氧水是氧化消毒剂,在过氧化氢酶的作用下迅速分解,释放出新生态氧,对细菌组织发生氧化作用,干扰其酶系统而发挥抗菌作用,碘酚为消毒杀菌剂,能氧化细菌细胞浆的活性基因,并与蛋白质的氨基结合,使其变性。能杀灭细菌、真菌、病毒和阿米巴原虫[3]。本试验的结果与FieldEA的试验结果一致,FieldEA比较了0.2%洗必泰术前冲洗智齿盲袋与不冲洗的结果,证明冲洗智齿盲袋能显著降低干槽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徐平平,刘敏,陈慧美,等. 下颌阻生智齿拔除围手术期使用抗生素与预防干槽症的临床研究.临床口腔医学杂志,1997,13(2):80~82.

      2 杨蔚林.围手术期使用抗生素预防拔牙后干槽症的临床研究.中国现代医学杂志,1998,8(3):37~38.

      3 国家药典委员会编.临床用药须知.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906.909.

    ↑上一篇:戊二醛根管消毒的疼痛反应观察
    ↓下一篇:360例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方法的临床研究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