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心血管病学》

    房性早搏伴短P-R间期综合征并诱发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发表时间:2012-04-26  浏览次数:492次

      作者:吕艳玲,于俊英  作者单位:1.威海市妇女儿童医院,山东 威海 264200;2.威海市二中医务室,山东 威海

      【关键词】 房性早搏,短P-R间期综合征,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16岁。因心悸一个月就诊。平素体健,体检:BP 120/70 mmHg。心界不大,心率 85次/min,心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两肺(-),X线、胸片、超声心动描记术及实验室检查均未见异常。动态心电图是十二导联同步记录,可见一房性早搏(Ⅱ、Ⅲ、avF导P′直立,avR导P′倒置),其P′-R间期为0.06S,窦性P-R间期为0.10S,诊断短P-R间期综合征是肯定的,房性早搏伴短P-R间期综合征也是肯定的。是V1导联非同步记录,上行是窦性心律的片段,下行是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片段。从上、下两行的对比中,可发现下行出现r′波,即“伪r′波”,是逆行P-波紧随QRS波之后,RP-

      2 讨论

      Lown、Ganong、Levine于1952年报道了一种呈现短的P-R间期(<0.12 s)和无⊿波的正常QRS图形心电图表现,可伴有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或心房扑动、心房颤动伴以快速的心室率。故称为LGL综合征。亦称James束型预激综合征或短P-R综合征。LGL综合征只是构成短P-R间期综合征的一部分。其他如房室结过小、心交感神经张力增高、房室结内旁路及房室结双径路等均可形成短P-R间期综合征。本例短P-R间期综合征考虑与房室结双径路有关[1]。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是室上性心动过速中最常见的一种。它的电生理基础是房室结内存在着功能性纵行分离的两条不同性能的传导径路,即房室结双径路。一条为快径路,其特点是传导速度快,不应期长;另一条为慢径路,其特点是传导速度慢,不应期短。双径路的近端和远端有共同通道,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环路。正常情况时,窦性心律时心房冲动沿传导速度较快的快径路下传至心室产生正常的QRS波,同时心房冲动也从慢径路缓慢下传,当传至希氏束时,恰好希氏束已被从快径路下传的冲动激动而处于不应期,故不再被激动,不能再产生QRS波。如果窦性激动沿快径路下传至心室,适时的房性早搏恰好遇上快径路的不应期,只能沿处于反应期的慢径路缓慢下传,在体表心电图上有P-R间期延长,如果激动在慢径路中的传导缓慢,到足以在快径路脱离不应期后到达远端,则激动可循快径路逆传至心房引起心房回波。如此时慢径路已脱离不应期,激动又可沿慢径路下传,然后循快径路逆传,如此反复,便形成房室结内的环形运动,表现为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发作。此为最常见的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1]。

      【参考文献】

      [1]夏宏器, 邓开伯.心律失常临床诊疗手册[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203-204,646-647.

    ↑上一篇:国产与进口雷帕霉素洗脱支架在慢性冠状动脉病变治疗中的对比
    ↓下一篇:Tezosentan治疗失代偿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