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口腔医学》

    固定正畸中定期牙周洁治的临床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12-05-17  浏览次数:702次

      作者:陆建锋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口腔医院 正畸科,226001

      【摘要】   目的 探讨在固定正畸时口腔卫生宣教和牙周洁治对维护患者口腔卫生,减少牙周组织疾病, 预防牙齿脱矿的作用。方法 选择120例固定正畸患者,随机分成2组:口腔卫生宣教组,口腔卫生宣教加牙周洁治组。分别在矫治前,矫治2个月时,矫治6个月,测量并记录患者临床牙周指标;矫治结束去除矫治器时观察牙齿脱矿情况。结果 接受固定矫治后,口腔卫生宣教加牙周洁治组的临床牙周指标低于口腔卫生宣教组;去除矫治器时,口腔卫生宣教加牙周洁治组的牙齿脱矿率及脱矿程度低于口腔卫生宣教组。结论 加强口腔卫生宣教并且定期进行牙周洁治可以有效减少固定矫治患者牙龈炎症的发生和发展,并能明显减少牙齿脱矿的发生。

      【关键词】 正畸矫正器 牙周洁治 牙周指标 脱矿

      正畸治疗中固定矫治器的使用使患者不易维护口腔卫生,同时生理自洁能力下降,导致局部菌斑堆积显著增多,易引起牙周组织的炎性反应及牙齿脱矿[1~2]。如何有效防治固定正畸中牙龈炎症及牙齿脱矿,日益为广大正畸医师所重视。我们通过临床实验比较分析口腔卫生宣教和牙周洁治对固定正畸患者牙周维护的作用,探讨固定正畸中有效减少牙周组织炎症,预防牙齿脱矿的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自临床接诊的固定正畸患者中,随机抽取满足以下条件的患者120例(男56例,女64例)作为观察对象;均为恒牙早期,平均年龄13.6岁。其中拔牙患者79例,其余为非拔牙患者,均采用直丝弓固定矫治技术,所有患者均无牙周炎和系统性疾病病史,口腔卫生良好,牙齿均无脱矿现象。随机分成2组:口腔卫生宣教组(对照组)60例,其中男20例,女34例,平均年龄13.4岁。在矫治前和矫治过程中反复进行口腔卫生宣教,内容包括:详细介绍菌斑和牙周组织疾病的关系,建议使用正畸牙刷及牙缝刷,使用含氟牙膏,指导正确的刷牙方法。口腔卫生宣教加牙周洁治组(观察组)60例,其中男27例,女33例,平均年龄13.8岁。除了进行上述对照组的口腔宣教外,患者每次复诊时(1个月左右),对其进行牙周洁治1次,去除软垢、菌斑。

      1.2 方法 对120例患者均在矫治前、矫治2个月、矫治6个月时进行临床牙周检查,包括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龈沟出血指数(SBI)、牙周探诊深度(PD)。检查时选择Ramfjoid指数牙16、21、24、36、41、44为受试牙[3],如果第一前磨牙拔除,则改为检查第二前磨牙。矫治结束去除矫治器时,对2组牙齿脱矿情况进行检查,参临床上根据病变深度将脱矿分为三度:Ⅰ度,轻度脱矿,脱矿局限于牙釉质内,临床主要表现为釉质平面白垩色点或斑块。Ⅱ度,中度脱矿,累及牙本质浅层,脱矿区有软化牙本质存在。Ⅲ度,重度脱矿,脱矿发展至牙本质深层,患者有温度刺激敏感。临床参数用脱矿发病率。脱矿发病率=受检者有脱矿牙的人数/受检人数×100%。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作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矫治前后牙周临床指数 接受固定矫治前,两组PIL、GI、SBI、PD差异无显著性(P>0.05);固定矫治2个月时,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PIL、GI、SBI、PD较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固定矫治6个月时,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PIL、GI、SBI、PD较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见表1。

      表1 2组患者矫正前后牙周临床指数(略)

      2.2 矫治结束时牙齿脱矿情况 矫治结束去除矫治器时,2组牙齿脱矿情况。观察组Ⅰ度脱矿3例,Ⅱ度0例,Ⅲ度0例,总脱矿发病率为5.00%;对照组Ⅰ度脱矿9例,Ⅱ度2例,Ⅲ度0例,总脱矿发病率为18.33%;经统计学分析,观察组的牙齿脱矿率及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矫治结束时牙齿脱矿情况(略)

      3 讨论

      正畸患者戴用固定矫治器后,口腔自洁作用下降,并且患者不易维护口腔卫生,从而导致局部菌斑堆积明显增多,易出现不同程度的牙龈炎症,甚至有牙齿脱矿现象。正畸医师在矫治前及矫治过程中加强对患者的口腔卫生宣教,可以使患者保持一定的口腔卫生水平,减少局部菌斑聚集[4],但由于患者依从性的差异,仍有许多患者局部菌斑难以有效控制,出现牙龈炎症及局部牙齿脱矿现象。

      本研究表明,口腔卫生宣教加牙周洁治的患者,在接受固定矫治2个月时,临床牙周指标PIL、GI、SBI、PD较对照组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固定矫治6个月时,临床指标PIL、GI、SBI、PD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这说明定期牙周洁治能有效去除软垢和菌斑,明显减轻固定矫治器对牙周组织的不良影响,减轻牙龈炎症反应。并且随着矫治的进行,这种作用越发明显。在矫治结束去除固定矫治器时,口腔卫生宣教加牙周洁治组牙齿脱矿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牙齿脱矿程度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在加强对患者的口腔卫生宣教基础上,定期对固定矫治患者进行牙周洁治,能有效预防和减轻牙齿的脱矿。

      【参考文献】

      [1] Diamantikipioti A,Gusberti FA,Lang NP.Clinical and microbiological effects of fixed orthodontic appliances[J].Clin Periodontol,1987,14(6):326333.

      [2] 杨美祥,丁 寅,徐如生.正畸治疗与牙周组织健康[J].牙体牙髓与牙周病学杂志,1998,8(3):224225.

      [3] 卞金有.预防口腔医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135.

    ↑上一篇:全冠修复保存隐裂牙
    ↓下一篇:根管治疗期约诊间痛的临床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