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肿瘤学》

    流式细胞术对食管癌、贲门癌患者T细胞亚群的分析

    发表时间:2009-06-24  浏览次数:730次

    【摘要】  目的 采用流式细胞术方法检测食管癌、贲门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方法 应用三色免疫荧光流式细胞仪测定145名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及18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NK细胞、CD4+/CD8+比值。结合临床病理结果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1)食管癌、贲门癌患者外周血中CD8+T淋巴细胞比例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30);CD3+、CD4+亚群较正常值降低,但是没有统计学差异。NK细胞两组比较也没有显著性差异;(2)早期(0、Ⅰ期)食管癌、贲门癌病人和健康对照组之间T细胞各亚群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中、晚期(Ⅰ、Ⅱ、Ⅲ期)食管癌、贲门癌病人和健康对照组相比:CD4+明显降低(P=0.023);CD8+则明显升高(P=0.021);CD4+ /CD8+较正常有所下降,但是没有显著性差异;淋巴结阴性患者和淋巴结阳性患者比较T细胞各亚群没有明显差异。结论 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检测有助于提高对食管癌患者的病情,临床分期以及机体免疫状态的判断,晚期食管癌患者机体免疫状态成紊乱型改变。

    【关键词】  食管癌 贲门癌 T细胞亚群 流式细胞术 临床分期

       0  引言

        恶性肿瘤患者往往伴有机体免疫机能低下和紊乱,免疫机能低下和紊乱对肿瘤发生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流式细胞术分析T细胞亚群具有快速、多参数、可定量、操作简便等优点,国外已有较多报道。食管癌、贲门癌患者的机体免疫状态尤其是细胞免疫状态国内已有报道,但所用研究方法多为传统的免疫细胞学方法。本研究通过三色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分析145名食管癌、贲门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并结合临床病理分期,分析食管癌、贲门癌患者细胞免疫状态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和方法

        收集2004年6月~2005年8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145名食管癌及贲门癌患者,所有病例抽血化验前均未行放、化治疗,并均经胃镜活检证实诊断。年龄29~85岁,男性105名,女性40名,平均年龄61.03岁。食管癌116例,贲门癌29例。病理类型食管癌鳞癌113例,贲门癌腺癌28例,食管腺鳞癌2例,贲门腺鳞癌1例,食管小细胞癌1例。其中127名患者经手术治疗并有相应的术后病理结果。18名患者未行手术治疗(转放疗科8人,转内科5人,其他原因未治出院5人)。以18名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组。145名患者和健康对照组于入院进行治疗之前清晨空腹抽静脉血2ml,EDTA钾盐抗凝。获得标本后立即送检。

        1.2  肿瘤分期

        肿瘤分期根据CT、胸片、腹腔B超及手术后病理结果采用UICC的TNM分期标准,其中0期原位鳞癌1例;Ⅰ期16例;Ⅱ期59例;Ⅲ期47例;Ⅳ期4例;没有分期资料18例。

        1.3  试剂和仪器

        试剂:美国Couter公司进口试剂,包括CD4-FITC/CD8-PE/CD3-Percp三色标记的单克隆抗体。仪器:美国Couter 公司Epics Xl型流式细胞仪。

        1.4  三色免疫荧光染色

        取CD4-FITC/CD8-PE/CD3-Percp三色标记的单克隆抗体20μl加入试管管底,加入待检验的经EDTA钾盐抗凝的全血50μl,混匀,避光室温下染色15min。然后加入OptilyseC 溶血素500μl,充分混合后立即上机检测。

        1.5  流式细胞仪分析

        使用Couter 公司配套的System Ⅱ系统软件数据处理系统。先进行光路流路的较准,较准后进行荧光补偿,然后上样本检测。

        1.6  统计学分析

        检测结果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利用SPSS10.0处理试验结果,两组之间均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的双侧t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T细胞亚群

        CD3+、CD4+亚群较正常值降低,但是没有统计学差异。NK细胞两组比较也没有显著性差异,表1。表1  食管、贲门癌患者和正常对照组T细胞亚群比较食管癌、贲门癌患者外周血中CD8+T淋巴细胞比例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

        2.2  T细胞亚群和临床病理分期的关系

        2.2.1  早期病人和健康对照组T细胞亚群比较  早期食管癌、贲门癌病人和健康对照组之间T细胞各亚群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见表2。表2  早期患者和健康对照组T细胞亚群比较

        2.2.2  中、晚期食管癌、贲门癌病人和健康对照组T细胞亚群比较  CD4+ /8CD+较正常有所下降,但是没有显著性差异,见表3。表3  中、晚期患者和健康对照组T细胞亚群比较中、晚期食管癌、贲门癌病人和健康对照组相比:CD4+明显降低;CD8+则明显升高(P<0.05)

        2.2.3  淋巴结阴性病人和淋巴结阳性病人T细胞亚群比较  淋巴结阴性患者和淋巴结阳性患者各T细胞亚群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表4  淋巴结阴性组和淋巴结阳性组比较注:6例探查病人按淋巴结阳性处理

        3  讨论

        机体抗肿瘤免疫效应以细胞免疫为主,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在机体抗肿瘤效应中起重要作用。根据T细胞表面分化抗原的不同,T细胞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CD4+和CD8+T淋巴细胞。CD4+主要是辅助性T淋巴细胞(Th), CD8+包括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和抑制性T淋巴细胞(TS)。CD4+T淋巴细胞在抗肿瘤细胞免疫中发挥核心的作用。通过抗CD4+抗体或者CD4+基因敲除动物试验研究显示:缺乏CD4+T淋巴细胞的试验动物不能产生抗体特异性的CD8+T淋巴细胞[1,2],而且CD4+T细胞通过分泌的IL2等细胞因子对于CD8+T淋巴细胞功能的维持是不可缺少的[3]。显然,机体通过CD4+T淋巴细胞来达到调节细胞免疫功能的目的。恶性肿瘤患者CD4+T细胞亚群的改变情况报道不一,但多数研究CD4+T细胞亚群在恶性肿瘤患者中减少[4,5]。本研究虽然中晚期食管癌患者CD4+T细胞明显降低,但在早期,CD4+T细胞的改变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已知淋巴细胞的数量不是由淋巴干细胞生产的多少来决定的,而是通过成熟淋巴细胞自我稳定性的增殖进行调控[6,7]。早期,机体自稳定机制尚可以发挥作用,当CD4+T细胞减少时,即很快出现CD4+T细胞增殖从而保持相对的稳定。由于早期没有明显的免疫功能变化,提示肿瘤细胞能够逃脱免疫破坏而得以发生、发展。本研究显示:CD8+T细胞在患者体内明显高于对照组。由于目前国内多数单位开展的T细胞亚群检测只是检测各亚群的比例而不是绝对值,因此,可能存在两种原因:一是由于CD4+T淋巴细胞比例减少,相应地导致CD8+T淋巴细胞比例增加;二是CD8+T淋巴细胞绝对值增加。对于第一种可能性,进一步开展T细胞亚群绝对数量的测定可以明确;对于第二种可能,有学者认为CD8+T淋巴细胞可以根据功能进一步分为抑制性T淋巴细胞(TS)和细胞毒T淋巴细胞(TC),晚期肿瘤患者存在抑制性T淋巴细胞(TS)的增加。由于目前区分TS和TC尚有一定困难,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机体肿瘤免疫是抗肿瘤细胞免疫和肿瘤免疫抑制、免疫逃避之间的平衡。CD4+T细胞所占比例的下降必然导致CD8+T细胞比例的增加,从而形成CD4+/CD8+比值的下降。Dick等[8]认为:CD4+/CD8+的比值可以反映机体的抗肿瘤免疫状态,大致反映上述两者之间的平衡关系。晚期肿瘤患者外周血中CD4+/CD8+比值下降,甚至比值倒置,说明患者免疫处于抑制状态。本研究显示:食管癌、贲门癌患者CD4+/CD8+虽然有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在Dick研究对象多为远处转移的晚期患者,本文研究对象均为外科待术的病人,145名患者中只有4例Ⅳ期病人,这种研究对象构成的差异导致了不同的结果。

       NK细胞对肿瘤具有非特异性的杀伤作用,被认为是机体抗肿瘤免疫的第一道防线。不需要致敏即可发挥对肿瘤细胞的攻击作用。近年来研究表明:NK细胞不仅在非特异性抗肿瘤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具有激活和增强树突状细胞的功能,因此,NK细胞起到连接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作用[9]。但是,由于NK细胞在细胞毒淋巴细胞中所占比例很小[10],并且在外周血淋巴细胞中只占15%[11],所以目前认为其在抗肿瘤的细胞免疫中的作用没有T淋巴细胞突出。本研究显示:食管癌、贲门癌患者的NK细胞和健康对照组没有明显差异。

    【参考文献】  [1] Hung K, Hayashi R, LafondWalker A, et al. The central role of CD4+ T cells in the antitumor immune response[J]. J Exp Med, 1998,188(12):23572368.

    [2] Goedegebuure, P., T. Eberlein. The role of CD4+ 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s in human solid tumors. Immunol[J]. Res, 1995,14(2):119131.

    [3] Rosenberg S A, Yang J C, Schwartzentruber D J, et al. Immunologic and therapeutic evaluation of a synthetic peptide vacc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melanoma[J]. Nat Med, 1998,4(3): 321327.

    [4] Saito T, Shimoda K, Kinoshita, T, et al. Prediction of operative mortality based on impairment of host defense systems in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cancer[J]. J Surg Oncol, 1993,52(1):18.

    [5] Mitropoulos D, Alamanis C, Deliveliotis C, et al. Tlymphocyte subsets in the peripheral blood of patients with renal cell carcinoma[J]. Acta Urol Belg,1995,63(3):2125.

    [6] Khaled AR, Durum SK. The role of cytokines in lymphocyte homeostasis. Biotechniques, 2002,Suppl: 4045.

    [7] Surh CD, Sprent J. Regulation of naive and memory Tcell homeostasis[J]. Microbes Infect, 2002,4(1): 5156.

    [8] Dick H M. Monoclonal antibody in clinical medicine[J].Br Med J, 1985,291(6498):762764.

    [9] DegliEsposti MA.& Smyth, M.J. Close encounters of different kinds: dentritic cells and NK cells take center stage[J]. Nature Rev Immunol,2005,5(2):112124.

    [10]Pross H F, Lotzova E. Role of natural killer cells in cancer[J]. Nat Immun, 1993,12(45):279292.

    [11]Cooper M A, Fehniger T A, Caligiuri M A. The biology of human natural killercell subsets[J]. Trends Immunol, 2001,22(11):633640.

    ↑上一篇:紫杉醇和吉西他滨对鼻咽癌HNE2细胞系 协同放射增敏的作用
    ↓下一篇:大黄、芒硝外敷预防妇癌术后盆腔淋巴囊肿疗效的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