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肿瘤学》

    DDIT3在甲状腺滤泡型良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发表时间:2010-03-10  浏览次数:585次

    作者:徐丽丽    作者单位:832002 新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病理教研室, 2.生理教研室     【摘要】  目的 探讨DDIT3在甲状腺良恶性滤泡型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24例滤泡性腺瘤、44例滤泡癌中DDIT3的表达情况。 结果 DDIT3在甲状腺滤泡性腺瘤、滤泡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20.8%和93.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同时观察10例甲状腺滤泡癌癌旁组织,DDIT3不表达或表达甚少。 结论 DDIT3可作为鉴别甲状腺滤泡癌和滤泡性腺瘤的一个较有价值的指标。

        【关键词】  DDIT3 滤泡癌 腺瘤 甲状腺

        甲状腺滤泡型肿瘤的诊断一直是困扰临床病理工作者的难题,近来,国外有学者将DNA损伤诱导转录因子3(DNA damageinducible transcript 3,DDIT3)用于甲状腺肿瘤的良恶性鉴别诊断,而国内尚未见文献报道。为此,我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DDIT3在甲状腺滤泡型肿瘤中的表达情况,了解其对滤泡癌和滤泡性腺瘤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意义,以期寻找新的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指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本研究收集1983年~2007年甲状腺石蜡标本共68例,其中24例滤泡性腺瘤,44例滤泡癌,同时观察10例滤泡癌癌旁组织。标本分别来自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和乌鲁木齐自治区人民医院。以上病例均经HE染色切片并由两位专家证实。

        1.2  方法

        所有标本均经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常规组织处理,石蜡包埋,3μm厚连续切片,常规HE染色。采用Envision二步法进行DDIT3染色,DAB显色,苏木素复染。用已知阳性切片作阳性对照,以PBS代替一抗作阴性对照。DDIT3兔抗人多克隆抗体购于美国Santa Cruz公司,工作浓度为1∶200;Envision二抗为丹麦Dako公司产品,为即用型工作液。

        1.3  结果判断

        采用双盲法根据阳性细胞染色强度和阳性细胞百分比进行半定量综合判断[1]。阳性细胞百分比:阴性为0分;阳性细胞1%~10 %为1分;11 %

        甲状腺滤泡癌DDIT3阳性表达(a~c),滤泡性腺瘤DDIT3阴性(d)。图b箭头处甲状腺滤泡癌包膜浸润区DDIT3阳性表达(Envision法,原放大倍数×400)

        图1  DDIT3在甲状腺滤泡癌和滤泡性腺瘤中的表达

        ~50 %为2分;51 %~75 %为3分;76%~100%为4分。染色强度:胞浆无着色0分;胞浆淡黄色1分;胞浆黄色2分;胞浆棕黄色3分。阳性细胞百分比与染色强度的乘积 > 3分判定为免疫反应阳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0软件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44例甲状腺滤泡癌中DDIT3阳性表达阳性率为93.2%(41/44)。DDIT3表达在肿瘤性滤泡呈弥漫性分布,见图1a~c,10例癌旁甲状腺组织DDIT3不表达或表达甚少。24例滤泡性腺瘤,5例阳性表达,阳性者1例为非典型腺瘤,4例为胎儿性腺瘤,余均为阴性,见图1d。DDIT3在滤泡癌中表达与滤泡性腺瘤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1。表1  DDIT3在甲状腺滤泡型肿瘤中的表达

        3  讨论

        DDIT3为DNA损伤诱导转录因子3,也称GADD153(growth arrest and DNA damageinducible 153 gene),是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转录因子家族的一个成员,在细胞增殖和分化中起着重要作用[2]。正常生理情况下DDIT3几乎不表达[3,4],但在各种DNA损伤、组织缺氧和细胞应激等DNA损伤因素的诱导下,DDIT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迅速增加[5,6]。DDIT3的诱导可产生不同的生物学效应,如生长刺激、分化、侵袭和转移[7]。近来,美国学者Cerutti等[7,8]研究报道DDIT3蛋白在85.2%(23/27)的FTC和仅9.4%(3/32)的FTA中表达,对FTA和FTC的鉴别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据我们检索到的资料,国内尚未见此方面文献报道。为此,我们对甲状腺滤泡癌和滤泡性腺瘤进行了DDIT3的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DDIT3在滤泡癌中的阳性表达率(93.2%)显著高于滤泡性腺瘤(20.8%),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同时观察的10例滤泡癌癌旁组织,DDIT3不表达或表达甚少。以上这些提示,DDIT3表达增高可能与甲状腺滤泡癌的发生存在一定的关系,DDIT3高表达是疾病活跃的标志,其在甲状腺滤泡型肿瘤恶变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检测DDIT3有助于甲状腺滤泡癌的诊断,DDIT3可作为鉴别甲状腺滤泡癌和滤泡性腺瘤的一个较有价值的指标。

        【参考文献】[1] 田桂红, 马金龙, 王家耀, 等. p14ARF基因变异及其产物表达与甲状腺肿瘤的关系[J].山东医药,2005,45(13):1516.

    [2] Pereira RC, Delany AM, Canalis E. CCAAT/enhancer binding protein homologous protein(DDIT3) induces osteoblastic cell differentiation[J]. Endocrinology, 2004,145(4):19521960.

    [3] Oyadomari S, Mori M. Roles of CHOP/GADD153 in 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J]. Cell Death Differ, 2004,11(4):381389.

    [4] Friedman AD.gadd153/CHOP, a DNA damageinducible protein, reduced CAAT/enhancer binding protein activities and increased apoptosis in 32D c13 myeloid cells[J]. Cancer Res,1996,56(14):32503256.

    [5] OhHashi K, Maehara K, Isobe K. Hydrogen peroxide induces GADD153 in Jurkat cells through the protein kinase Cdependent pathway[J]. Redox Rep,2004,9(3):173178.

    [6] Luethy JD, Holbrook NJ. Activation of the gadd153 promoter by genotoxic agents: a rapid and specific response to DNA damage[J]. Cancer Res,1992,52(1):510.

    [7] Cerutti JM, Delcelo R, Amadei MJ,et al. A preoperative diagnostic test that distinguishes benign from malignant thyroid carcinoma based on gene expression[J]. J Clin Invest,2004,113(8): 12341242.

    [8] Cerutti JM, Latini FR, Nakabashi C,et al. Diagnosis of Suspicious Thyroid Nodules Using Four Protein Biomarkers[J]. Clin Cancer Res, 2006,12(11):33113318.

     

    ↑上一篇:奈达铂联合替加氟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观察
    ↓下一篇:环磷酰胺联合卡介苗对Lewis肺癌小鼠CD4+CD25+Treg细胞及效应细胞功能的影响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