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肿瘤学》

    奈达铂联合替加氟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0-03-10  浏览次数:510次

    作者:熊良庚    作者单位:635000 四川达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科; 2.陕西省岚皋县人民医院内科       【摘要】  目的 探讨奈达铂(NDP)+替加氟(FT207)方案治疗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 观察组为NDP/FT207,方案:NDP 80~100mg/m2,静滴,第1天,FT207 500~600mg/m2,静滴,第1~5天,每28天为1个周期,2~3周期为1个疗程,对照组为DDP/5Fu,方案:DDP 80~100mg/m2,静滴,第1天,5Fu 500~750mg/m2,静滴,第1~5天,每28天为1周期,2~3周期为1个疗程。结果 全部病例均可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其中NDP/FT207方案治疗42例,有效率为57.1%,DDP/5Fu方案治疗36例,有效率为50%,两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消化道反应及骨髓抑制等毒副反应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减轻(P<0.05)。结论 奈达铂联合替加氟治疗晚期食管癌近期疗效与DDP/5Fu方案相近,但毒副作用明显减轻。

          【关键词】  食管癌 奈达铂 替加 化疗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我国所有恶性肿瘤总数的10%左右,总的5年生存率低于20%,晚期食管癌预后差,中位生存期仅4~8个月,随着化疗药物的发展,以铂类为基础的全身化疗在晚期食管癌的治疗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常见化疗方案为顺铂联合5氟尿嘧啶,总有效率25%~50%,但由于其对肝肾功能和骨髓损害及消化道反应较大而限制了其应用。奈达铂(NDP)是第二代铂类抗肿瘤药物,文献报道其抗瘤谱广,溶解度高,与顺铂之间仅部分交叉耐药[1],替加氟为氟尿嘧啶的衍生物,作用机制与5Fu相同,抗瘤谱相似,但具有与肿瘤细胞作用时间长,毒副反应较轻的优点,我科自2004年4月~2006年12月应用奈达铂联合替加氟治疗晚期食管癌42例,同期采用顺铂/氟尿嘧啶治疗食管癌36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78例晚期食管癌均经病理学和影像学证实,为手术无法切除或术后复发、转移的患者。所有患者化疗前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均正常,近1个月以内未作任何放化疗,Karnofsky 评分≥60,均有可测量临床和X线观察指标,预计生存期超过3个月。男60例,女18例,年龄38~76岁,中位年龄59岁。病理类型鳞癌72例,腺癌6例;其中肝转移30例,肺转移26例,腹腔、纵隔及锁骨上淋巴结转移20例,脑转移2例;初治70例,复治8例。

          1.2  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对照组36例。

          (1)观察组:NDP  80~100mg/m2,静滴,d1 FT207  500~600mg/m2,静滴,d1~5,每28d为1个周期,2~3个周期为1个疗程。

           (2)对照组:DDP  80~100mg/m2,静滴,d1,5Fu  500~750mg/m2,静滴,d1~5,每28d为1个周期,2~3个周期为1个疗程,两组化疗前均常规给予5HT3受体阻断剂格拉斯琼止吐。

          1.3  评价标准  所有患者均化疗2~3个周期后4周进行疗效评价,近期疗效评价参照WHO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和进展(PD),以CR+PR为有效(RR),不良反应按WHO抗癌药物毒性标准分为0~Ⅳ度。

          1.4  统计学方法  有效率及毒性反应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疗效  78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其中观察组有效率为57.1%(24/42),而对照组有效率为50%(18/36),两者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2.2  毒副反应  两组患者在化疗期间,观察组Ⅲ度以上恶心呕吐较对照组明显减轻(P<0.05),对血小板的影响也较对照组小(P<0.05),而脱发及周围神经症状两者无明显差异,两组均未见明显肝肾功能损害,无治疗相关性死亡,见表2。

          3  讨论

          食管癌对化疗较其他消化道肿瘤敏感性相对要高,目前其化疗的标准方案为DDP+5Fu,由于毒副反应较大而限制了其应用,因此,探寻高效低毒的化疗方案是食管癌药物治疗的关键。

          奈达铂即顺一甘醇酸二氨合铂,是日本盐野义制药公司开发的第二代铂类抗癌药物,国产商品名为捷佰舒,其抗癌机制与DDP相同,主要与核苷生成核苷铂结合物,与DNA结合,破坏DNA结构和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功能,抑制DNA复制[2],Inaba等[3]认为单药NDP比顺铂治疗食管癌更有效,且消化道及肾脏不良反应明显小于DDP[4]。

          替加氟是氟尿嘧啶的衍生物,在体内通过肝脏活化转换为氟尿嘧啶而发挥抗癌活性,主要作用于S期,干扰DNA和RNA合成,其半衰期是5氟尿嘧啶的10倍以上,毒性仅为氟尿嘧啶的1/4~1/7,Ajani JA等[5]研究发现替加氟联合顺铂对食管癌的有效率为51%,生存期及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毒副反应轻微,以NDP/5Fu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报道较多,Shibata等[6]报道用NDP/5Fu治疗晚期食管癌16例,有效率为56.3%。Yoshioka等[7]报道317例转移,复发或大面积侵袭性不能进行手术的晚期食管癌患者,采用NDP和5Fu联合化疗,有效率占可评价病例和总体病例分别为60%和52.9%,淋巴结,肝转移灶以及原发灶均对该治疗有效,分别为54.5%,100%和58.4%,但国内外对奈达铂联合替加氟治疗食管性的临床报道不多,我们采用NDP联合FT207治疗晚期食管癌患者42例,总有效率

          为57.1%(24/42),而DDP/5Fu组有效率为50%(18/36),前者疗效稍高,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DP/FT207组化疗病例中不良反应较轻,主要为骨髓抑制,其中Ⅲ~Ⅳ度白细胞减少14.3%,血小板减少9.5%,与DDP/5Fu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化道反应明显减轻,NDP/FT207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仅为7.1%,而DDP/5Fu组高达27.7%(P<0.05),两组肝肾功能均无明显损害,脱发及肢端麻木等毒副反应少见。

          综上所述,奈达铂联合替加氟是治疗晚期食管癌的有效方案,较顺铂+5氟尿嘧啶方案有一定优势。主要表现在患者耐受性较好,严重骨髓抑制较轻,消化道反应低,使用方便,不需水化等,患者的生活质量大为改善,尤其对耐受性较差的老年患者优势较明显,对顺铂耐药的患者也可选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Heike Y, Takahashi M, Ohira T, et al. In vivo screening models of cisplatin – resistant human lung cancer cell lines using SCID mice[J]. Cancer Chemother Phamacol, 1995, 35(3):200204.

    [2] Desoize B, Madoulet C. Particular aspects of platinum compounds used at present in cancer treatment[J]. Crit Rev Oncol Hematol, 2002, 42(3): 317325.

    [3] Inaba H, Tsuda T, Miyazaki A, et al. Clinical study of the combination of small amout of nedaplatin (CDGP)/5Fu with radiation for the treatmend of esophageacancer[J]. Nippon Shokakibyo Gakkai Zasshi, 2002, 99(10): 11911196.

    [4] Kawai Y, Taniuchi S, Okahara S, 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cisplatin or nedaplatin – induced nephrotoxicity and renal accumulation[J]. Gan To Kagaku Ryoho, 2003, 35(6):803807.

    [5] Aiani JA, Lee FC, Singh DA. Multicenter phase I trial of S1 plus cisplatin in patients with untreated advanced gastnic or gastroesophageal junction adenocarcinoma[J]. J Clin Oncol, 2005, 24(4), 663667.

    [6] Shibata S, Kawasaki H, Nakai M. Chemoradiotherapy using platinum analogs/5Fu for advanced esophageal cancer[J]. Gan To Kagaku Ryoho, 2002, 29(12): 22092212.

    [7] Yoskioka T, Gamoh M, Shineha R, et al. A new combination chemotherapy with cisdiammineglycolatinum (Nedaplatin) and 5Fu for advanced esophageal cancers[J]. Inter Med, 1999, 38(11):844848.

    ↑上一篇: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诊断方法的研究
    ↓下一篇:DDIT3在甲状腺滤泡型良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