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心血管病学》

    高血压急症的院前处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2-07-25  浏览次数:602次

      作者:张曼清,林朝胜  作者单位:武警沈阳边防检查站 卫生所 ,辽宁 沈阳 110169;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辽宁 沈阳 110016

      【关键词】 高血压 院前处理

      血压急性升高,如不能及时正确处理往往会引起严重后果,因此掌握高血压急症的院前处理,对卫生所等基层医生十分重要。现将我们对高血压急症的院前处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对象为笔者接诊的65例高血压急症患者[收缩压突然升高40 mmHg(1 mmHg=0.133 kPa)以上,或突然升高达180 mmHg 以上]。其中男性63例,女性2例,年龄65~84岁,平均72.7岁。原发性高血压史3~38年,平均(16.5±6.7)年。

      1.2 临床表现 除血压升高外,其中心衰加重18例,心绞痛12例,急性心肌梗死2例,严重心率失常12例,新发生脑梗死3例,一过性脑缺血发作13例,急性肾衰3例,眼底出血3例。伴有两种以上表现者10例。原发性高血压分级:1级9例,2级31例,3级25例。发病到第一处置时间5~20 min,平均10.8 min。

      1.3 院前处理 (1)一般处理:平卧,吸氧,应用镇静药,(地西泮肌注);(2)应用扩血管药等:静滴硝普钠12例,静滴硝酸甘油18例,含服硝酸甘油35例,口服硝酸异山梨酯38例,口服硝苯地平43例,口服卡托普利32例,口服维拉帕米10例,口服美托洛尔12例,口服阿替洛尔28例,口服氟桂利嗪12例,肌注罂粟碱1例,静注呋塞米16例。伍用抗凝药24例,溶栓药12例,应用抗心率失常药12例。(3)监测血压、心率、心律、心电图变化及全身情况。

      2 结果

      2.1 治疗后血压与心率 由治疗前的(178.8±11.5)/(88.5±12.6)mmHg 和(83.5±15.8)次/min下降到(148.6±9.5)/(80.5±8.6)mmHg 和(72.5±13.2)次/min,治疗前后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治疗后血压达到理想范围后送入院者46例,占70.8%;血压未达到理想范围,病情允许后送入院者14例,占21.5%;共占92.35%;缓解者从发病到入院的时间1~16 h 不等,平均8.6 h;入院的患者住院诊断与门诊诊断符合率95%。因本次发病住院的好转出院率为100%。5例病人未住院,缓解后在本诊所观察治疗,结果病情均好转。

      2 讨论

      本结果提示正确及时的院前处理,对挽救高血压急症患者的生命,改善其预后,有重要意义。我们体会高血压急症院前处理中应注意以下事项:(1)要重视病人就诊时的血压值,但还应了解病人的基础血压、血压升高速度等。例如一些血压升高不明显的老年病人,当血压到160/90 mmHg 时,就出现明显的脑缺血或心肌缺血表现,这时也必须按照急诊进行降压处理。(2)应用降压药要根据病人的年龄、血压升高值、器官受损害情况,选择不同的降压药。如伴冠心病者,选用硝酸酯类药;伴急性左心衰时,选用硝普钠或乌拉地尔;伴脑血管病变者,选用西比林、尼莫地平;肾功衰竭者用呋塞米。同时要注意避免应用利血平、哌唑嗪等易引起低血压反应的药。(3)老年人动脉弹性差,各器官对局部灌注压和血流压流量的调节能力降低,降压必须缓慢适度,一旦降压过急,可引起器官缺血加重。我们的原则是:收缩压>200 mmHg者,降压10 mmHg/h;收缩压160~200 mmHg 者,降压5 mmHg/h。一般降至150~160 mmHg 或比平时基础血压高10 mmHg 为理想降压标准。理想的降压速率和血压范围有利于保护心脑肾等重要器官,既能减少高血压诱发血管痉挛、破裂和器官功能衰竭的危险,又能保证器官有效灌注。

    ↑上一篇:冠状动脉复杂多支病变的治疗(附1例报告)
    ↓下一篇:急性心肌梗死106例血糖改变的临床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