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心血管病学》

    体感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脑血管病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2-07-26  浏览次数:587次

      作者:郭振华,田瑞振,张卫红,刘桂芳,齐亚超  作者单位:河北省人民医院神经二科,河北 石家庄 050051

      【关键词】 脑血管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脑干体感诱发电位

      重症脑血管疾病(CVD)患者多处于昏迷状态,其意识障碍的程度不同,预后及转归也明显不同。因此对昏迷病人大脑皮层及脑干功能的测定,对进一步判断病人的预后,指导其抢救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Glasgow昏迷评分(GCS)和脑干反射等临床检查对昏迷患者脑功能的判断有一定价值,江红〔1〕等报道,脑出血的预后与出血量及早期GCS评分密切相关,GCS是预测早期病死率的主要因素。但这些指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与神经电生理检查和脑血流的评价相比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2〕,体感诱发电位(SEP)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查安全、可靠、无创,重复性好〔3〕,本文应用SEP和BAEP对32例CVD病人进行监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急性脑血管病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55~82(平均69.54±8.39)岁,其中脑出血12例,脑梗死20例,均符合1996年中华神经科学会和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4〕,经头颅CT(或)头颅MRI检查明确诊断。

      1.2 方法

      入院后立即进行评估(发病3 d内)包括GC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32例CVD分为重症组,GCS<8分;非重症组,GCS≥8分。重症组14例,男8例,女6例,其中脑梗死8例,脑出血6例,NIHSS评分17~30分,GCS 3~7分。非重症组18例,男11例,女7例,脑梗死12例,脑出血6例,NIHSS评分6~14分,GCS 9~16分,入院当日,发病1 w内记录BAEP和SEP,采用Cant〔5〕等制定的标准进行BAEP和短潜伏期SEP(SLSEP)分级判定,其分级标准见表1。表1 脑功能损伤BAEP、SLSEP分级标准(略)

      1.3 预后的判断

      ①良好:完全恢复正常,无后遗症,生活完全自理;②好转:恢复较好,遗留部分后遗症;③植物状态;④死亡。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AS6.12软件包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例数、百分数进行描述,组间等级资料比较采用Ridit分析,等级资料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

      2 结 果

      2.1 两组预后比较

      重症组患者死亡率明显高于非重症组(P<0.05),重症组好转率和良好率明显低于非重症组(P<0.05)。重症组预后明显差于非重症组,SEP、BAEP重症组以Ⅲ级为主,非重症组以Ⅰ级为主,见表2。表2 重症、非重症组与预后SEP、BAEP分级的关系〔n(略)〕

      2.2 SEP、BAEP表现为Ⅲ级者,死亡率增高,预后不良,而SEP、BAEP表现为Ⅰ级者,预后相对较好,随着SEP、BAEP级别的增高,其预后也越来越差,见表3。表3 SEP、BAEP与预后的关系〔n(略)〕

      3 讨 论

      BAEP评价听神经至脑干、大脑皮层的听觉传导通路,而SEP评价皮层下躯体感觉传导通路,P14代表延髓水平,P14N20间期代表桥脑、中脑、间脑、丘脑皮层水平,N20代表顶叶。诱发电位出现不仅依靠结构的完整,而还要由传导通路连接,因此SEP不仅评价脑干和皮层感觉通路,而间接评价周围神经,感觉根和脊髓。BAEP结合SEP是评价脑干功能的有力工具〔5〕。

      SEP可作为预测预后的重要依据,但还应动态观察,持续为SEPⅠ级者,N20保存,则预示脑功能恢复的可能性很大,通过积极主动地治疗可使意识恢复,预后良好〔6〕,但也有不同报道〔7〕。持续为SEPⅢ级者往往提示预后不良,多数死亡。

      SEP、BAEP对CVD的评估是与临床评价一致的,可对病情轻重做出客观的评价,并能判断患者的预后,指导NICU病房患者抢救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江红,张苏明,史庭慧,等.原发性脑出血的早期预后研究〔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04;10(4):20911.

      2 Chen R,Bolton CF,Young B.Prediction of outcome in patients with anoxic coma:a clinical and electrophysiologic study〔J〕.Crit Care Med,1996;24(4)6728.

      3 Bernáth I,Bernát I,Pongrácz E,et al.Effects of blood hyperviscosity on functional integrity in the brain stem:a brain stem evoked auditory potential study〔J〕.Clin Hemorheol Microcirc,2004;31(2)1238.

      4 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80.

      5 Cant BR,Hume AL,Judsen JA,et al.The assessment of severe head injury by shortlatency somatosensory and 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s〔J〕.Electroencephalogr Clin Neurophysiol,1986;65:18895.

      6 Austin EJ,Wilkus RJ,Longstreth Jr WT.Etiology and prognosis of alpha coma〔J〕.Neurology,1988;38(5)7737.

      7 宿英英,张艳,赵红,等.重症脑功能损伤的评价〔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3;36(6):4615.

    ↑上一篇:颈心综合征37例诊治体会
    ↓下一篇:老年人深部静脉血栓形成24例临床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