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心血管病学》

    微创治疗126例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2-09-05  浏览次数:608次

      作者:蔡学良  作者单位:咸宁市咸安区人民医院,湖北 咸宁

      【关键词】 高血压

      我院1998年7月至2006年7月采用微创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2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72例,女54例,年龄45~80岁,平均66岁。入院时最高血压215/140mmHg(1mmHg=0.1333kPa)。意识清醒28例,嗜睡42例,浅昏迷35例,中度昏迷21例。

      1.2 出血部位

      术前均经头颅CT扫描明确诊断,基底节出血92例,丘脑出血12例,皮质下出血15例,脑室出血5例,小脑出血2例。出血量25~90ml,平均60ml。

      1.3 手术方法

      采用YL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以血肿最大层面中心为靶点,选择合适的针钻一体化钻头,避开重要血管及大脑主要功能区的体表标志,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在电钻驱动下将一直径3mm的YL1型穿刺一体化钻头钻透硬脑膜,将插入钝头针芯的三道体平缓推入至血肿边缘,拔出钻头针芯,将密封环放置在三通针体上端平面内,将无孔盖帽与三通针体拧紧,取引流管一头与三通针体侧引流口接连,一头与注射器连接,边抽吸边将三通体缓推入血肿中心。首次抽吸量一般不超过总血量的1/3,血肿腔内注入含尿激酶1~2万U的生理盐水3~5ml液化血肿,保留2h复查头颅CT,了解针位及残余血肿量,残余量较大可用针型血肿粉碎器粉碎血肿,并注入尿激酶1~2万U留置,4~6h后放开引流管,每日1~2次。

      2 结 果

      术后3~5天复查CT,大部分血肿清除干净,对残留血肿少于10ml的患者,拔出引流管待其自行吸收。术后随访3~6月,按ADL(Activity Daily Living)标准:Ⅰ级,完全恢复日常生活50例;Ⅱ级,恢复部分生活自理,可独立生活32例;Ⅲ级,需人帮助,可扶拐行走者20例;Ⅳ级,清醒,卧床不起6例;Ⅴ级,植物生存3例;死亡15例。

      3 讨 论

      目前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意见不尽一致,内科治疗仅限于血肿量在30ml以下,病情平稳的病人,对出血量大的脑出血效果差。传统的开颅手术需在全麻下进行,对病人的创伤大,危险性高,术后并发症多,适应证局限。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使用的YL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采用针、钻一体化,可直接用于穿刺,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患者只受到一次3mm直径点状穿刺损伤。采用硬通道技术,不切割神经,使用颅骨自锁技术,不需缝合头皮即可将穿刺针长期固定在血肿靶点,空刺途中即使损伤小血管,在拔除针前已形成血栓,不易再出血。术中抽出血一般在1/2~2/3之间,残余血肿本身对出血点是一个压迫作用,可以防止再出血。此外,该技术采用正压连续冲刷液化的方法,可保持颅内压平稳,减少再出血的机会。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简单易行,适用于桥脑、延髓以外大脑、小脑半球浅表或深部血肿,对肝肾功能不全及全身状况欠佳的老年患者更为实用。对手术条件要求简单,可在病房、急诊室开展,甚至CT室内进行。熟练操作30min内可建立一个清除血肿的工作通道,从而及时阻断脑出血后神经恶化,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上一篇: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
    ↓下一篇:替米沙坦对高血压病脉压和CRP、TNF-α、IL-6的影响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